12月15日,2017 WeMedia第四届中国自媒体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本次大会以“X”为主题,意见领袖、行业精英、国内知名媒体、自媒体大咖大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趋势,共同展望未来互联网风云变幻。
参会的企业领袖覆盖新零售、新消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商业时代的潮流领域,既有成功转型的老牌巨头,更有乘势而上的新生力量,各行业精英共同描绘出未来的蓝图。
互联网行业老兵、六间房创始人兼CEO刘岩出席了这场大会,并做主题演讲。刘岩总结,此前外界过度解读互联网,中国互联网一直都在流量生意,并不神秘。现在,UGC的年代已经过去了;2018年,大家应该多关注IP的价值。
互联网不神秘,只是流量生意而已
刘岩指出,过去两年人们过度解读互联网,其实互联网没那么大价值,也并不神秘,只是个流量生意、空气生意而已。
刘岩将所有的互联网生意归结为两类:一类是做流量买流量,最典型的是网络媒体,通过广告赚钱;第二类是组织流量套现,电商、游戏都是如此。
刘岩认为,现在不具备流量组织能力、或没有流量母体的存在,任何创新都没有意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近期在视频行业表现强劲的产品——抖音,便来自流量母体今日头条。
不过,刘岩也指出了这其中的一些特例——“今年让我兴奋的是摩拜和ofo”,他们不依赖互联网流量,但仍然成功了。
互联网内容渠道二元论升级,IP成为第三元
制造流量与流量变现,催生了互联网行业另一个新的难题——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刘岩认为,这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并没有给出最终答案。但刘岩认为,2017年一个新的现象出现,内容与渠道之间的二元竞争开始演化为三元竞争,IP出来了。
刘岩以其在网络视频行业多年经验举例。近年来,网络视频行业者常常抱怨,他们的内容版权投入越来越大,在2016年,各大视频网站的版权采买费用达到了每家100亿的水平;2017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50亿。
这些钱到哪里去了?答案很简单——影视艺人。刘岩表示,现在的艺人即是IP。有了强势IP,内容与渠道都不重要。
刘岩判断,2018年将会成为IP大年,互联网创业要考虑能否占到IP红利。此外,刘岩同时指出了IP目前存在的问题——成本过高。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UGC的时代即将过去,2018年将会成为PGC的年代。
我是UGC的鼓吹者,但是我在今年没办法,我也是坚定的跨入到PGC的阵容里面。
以下为刘岩演讲全文:
大家下午好,年底很多会,都是在讲总结讲预期这些东西,“窒息2017”,不是贾跃亭的为梦想而窒息,而是真实的窒息。
我在行业里面很少出来开会,今天是一个特例。原因是什么?我没到站到这个台上的时候,无论视频还是直播很多模式的开拓是我在做的,包括秀场之前。
2007年我写了百度百科里面的粉丝经济,先定义了这个行业的逻辑,之后才做的产品。我们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在这里面没有收获最大那桶金,站在这个台上还差那么一点,我不太愿意出来讲。
过去十年我一直是这样的状态,尤其最近两三年,自己们头做自己的很多产品很多事情。除了一个项目以外,大概有20款产品,19个产品不会出来,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窒息,不是我本人的窒息,是全行业的窒息。
360产品线不复杂,但是有几千人,做一个一个新产品,但是没有听到360发布什么新的产品,有什么好的东西出来,都没有。在过去2017年,几乎所有的出来的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APP有一个共性,都有一个流量的母体。
最近比较火的抖音是今日头条的,没有流量母体的APP都出不来。我们直播行业更是这样,所有大的直播网站都有流量问题,YY不用讲了。今天不具备流量组织能力或者没有流量母体的话,任何创新都没有意义。
这是2017年给自己定义的关键词,窒息,做什么都出不来,做多好的东西出不来。过去讲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在今天结束了,酒再香,巷子太深了,还是出不来。
我有一些思考跟大家分享一下,首先简单回顾一下这些历史的行业。我在96年做跟互联网相关的事情,早期做投资,早期的新浪、亚信投融资是我参与的,98年做了第一家视频公司,02年和王志东做点击科技,一直到06年做六间房。
这些年我经历了互联网每一年的高潮,在互联网每一年都有起起伏伏的潮汐,资本追逐热点,用户追逐热点,创业者依然追逐热点。
我06年做视频网站的时候竞争对手是土豆、酷6、优酷,我和古永锵,李善友现在做混沌也做得非常好,当年都是一起混战的兄弟,现在经常一起见面聊天。除了我以外,他们大部分在追逐潮汐,并不是对视频有什么使命。
我跟下一拨的团购者讲,应该感谢我们,我们不做视频的话,所有人会沉淀到团购里面,古永锵不做视频做优酷肯定做团购,带着当时所有的资本资源进入到团购里面。你们觉得百团大战已经厮杀够惨烈,没有视频这拨人去帮你们拦住第一波资本第一波尖端创业者,那百团大战会更惨烈。
不管媒体还是资本还是我们的创业者每年都要去追逐热点,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2017年的热点不用讲了,没有太大的让人兴奋的地方,短期像今日头条、快手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通过内容的筛选,有其它的方式套现,这是唯一看到有收益的。当然电商不用讲了,电商人工智能间接在变现。
今年比较兴奋的是摩拜、ofo这些东西,不依赖互联网流量。我为什么窒息?空气窒息。我做那么多的创新,今天拿来无法跟大家分享,压在我的箱底,没有流量,酒再香也出不了这太巷子,这是我内心压抑的地方。ofo、摩拜不依赖线上流量,没有空气做得再好也出不来,所以我感到窒息。
2018年做什么?互联网里面什么是窒息,什么是流量,什么是互联网的生意?互联网思维前两年大热,人们过度解读互联网,互联网没那么大价值,也不神秘。20年里面我都在这个行业里面,互联网就是一个做流量的生意,就是做空气的生意。
互联网所有的公司都可以归结为两类,一类是做流量卖流量,所有做媒体做广告的人员,我组织流量然后再去卖流量。第二,组织流量套现,电商也好,游戏也好,就这两类。
如果你是一个互联网从业者,你缺乏流量,在这个行业里面没法生存,流量像我们的空气一样。我在思考之后,现在有一个个人结论跟大家分享,也可能讲完这一页,后面没什么太大意义去聊。
我们一直在过去的20年里面或者10面里面挣扎的问题,鸡生蛋和蛋生鸡,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尤其今天在座的自媒体大V,你们是渠道也是内容,你们出生的时候混淆过内容和渠道的关系。
总体来讲,过去所有互联网的创业都是围绕着今年是渠道厉害那我们就去铺渠道,比如在社交当道的时候,你会看到陌陌出来挑战腾讯或者我们看到早期的YY也是在挑战腾讯,都是在抢渠道。
当你占有渠道的时候会发现,什么内容好拿什么内容,我就是第一。不管你哪款游戏好,不管什么内容好,你离开我的渠道推都不是最尖端的内容。
同样在电视里面也是这样的,电视一直讲,反正上星台就那么几个,大家去选台,内容给台带来价值还是台烘托出内容来,这是永恒不变的话题,一直在争论。随着潮汐,每年的热点不一样。
2017年一个巨大的变化,我们发现其实二元的竞争变成三元了。鸡和蛋是两元,鸡生蛋还是蛋生鸡,渠道造就内容还是内容烘托渠道,这是两元的故事,今年开始有一个巨大的变化,出现三元模式,IP出来了。
不是所有的同仁都有感受,我给大家讲一个两星期前我有一个比们会议。每年在成都有一个中国视频互联网大会,在这个会上所有的视频老大都在,我今年参加是第七年,有一个惯例广电总局的田部长请视频行业的CEO吃顿饭,开个闭门会。
这个会一般十个人,从七年前第一次会有我、古永锵、李善友这些数的出来的人,后来爱奇艺的龚宇进来,还有张朝阳进来,谁做视频谁进来,有些老人出去了,去年开始最老的古永锵也走了,今年就剩我了。
在这个会上非常有意思,人们都在抱怨,这个会每年都是创业者向政府抱怨的会,去年抱怨版权成本太高,三家腾讯、阿里、百度三家,虽然前台的名字叫爱奇艺、优酷。2016年买片的成本每一家100亿人民币,听起来有点荒谬,更可怕的是100亿人民币背后每家赔50亿人民币,不是买了服务器搁在这儿明年可以继续折旧摊销用,明年再来50亿人民币。
2017年是150亿,三家加起来将近500亿人民币买片。在艺人领域,有好多负面,艺人去自杀、吸毒,其实艺人分两类,一类音乐的艺人,一类是影视艺人。自杀的吸毒的都是音乐艺人,影视艺人都不自杀,因为他们生活太好了,这几百亿就在养这些影视艺人。
多少流到影视艺人去?50%以上,头部内容里面很可能达到70%—80%。看跑男或者大的综艺或者电影,这里面头部艺人身上花的钱占到整个片子投资成本的70%—80%。
这些艺人是什么?这些艺人就是我要讲的IP,当大佬们抱怨艺人成本太高的时候,这个痛是行业的痛,背后也是机会。这背后有行业的变化在里面,这个变化就是大家不适应的地方。
我过去掌握渠道,我是爱奇艺我有渠道,你有好片子必须找我才能发行成。现在不是这样了,他自己要做内容,他觉得内容为王,我自己自制内容做好就好。
自制内容明明我掌握渠道,但是我还要买大的IP找明星进来,把大部分钱给明星,这些钱我是赔钱的,赔那么多钱。二元的渠道和内容,我们在里面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IP因素,而它实实在在扎痛从业里面的每个人。
另外一个变化,头部的变化,很多年互联网讲长尾,这两年开始讲头部、腰部。2017年买股票买小股票、创新性股票都不挣钱,不如买阿里,不如买腾讯,恐怕2018年还是这样。
投资里面今年2017年投资整体市场融资量非常大,但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非常困难,创新型的项目几乎融不到钱,这些钱都流到行业头部里面去。2018年除了IP为王,还有一个很大的确定性的现实就是头部会越来越头部,头部包括了头部公司、头部IP、头部内容。
回到鸡生蛋、蛋生鸡,什么是头部的鸡蛋?我有一个好朋友秦勇,黑豹乐队的主创,他在顺义有一个小庄园,他们家养了很多鸡,说我这个鸡蛋好,你拿回家吃。有什么不同?全是受精卵。50只鸡里面有5只公鸡,欺负这些母鸡,鸡蛋是受精卵,营养价值高。我拿这个受精的鸡蛋跟大家讲,受精的鸡蛋就是我们讲的头部内容。
在鸡生蛋、蛋生鸡里面忽略了精子的价值,精子就是IP,有头部IP的内容影响力,头部IP原来我们认为视频网站买了《甄嬛传》就是当年的流量第一,内容为王。也有一个时段,只要这个片子去湖南卫视发,什么烂片子都是收视第一。
今天不对了,这个片子里面有没有头部的明星,有没有鹿晗,不是一般的明星,有没有偶像级的明星,这个鸡蛋是不是一个受精的鸡蛋,现在变成了2018年可以确定性的事实。诸位如果在这个行业里面创业的话,要去感受一下这个行业的变化,如果还踩在过去的逻辑里面很可能踩空。
我自己的判断,2018年会是IP大年,做的所有事情所有的创业,写的文章,跟互联网相关的说有事情一定要考虑你们是不是占到头部IP的红利,如果没有的话,未来不用去做了。
当然头部IP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成本巨高,长尾的半场过去了,UGC的时代也过去了,2018年是PGC的年份。我本人是做视频分享出身的,我是UGC的鼓吹者,但是我在今年没办法,我也是坚定的跨入到PGC的阵容里面。
2018年还没开始,我在最近一两个月里面做的事情,把我过去几年跟IP无关的创新项目停掉了,在这样一个时代这样做没有意义,我做的所有事情跟IP相关。
2018年我会多出来站台,不像过去这两年出来的少,会为我的新项目站台,我在做虚拟偶像。偶像经济里面分了几个层次,网红这个行当是我们缔造的,我很熟悉网红这个行当,网红、明星、偶像是不同的层次。
偶像才是艺人领域的头部IP,但是在艺人行当看到鹿晗挣那么多钱,背后有很多小鹿晗没有出来,看到的是个别明星,实际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在里面。真人偶像产业我觉得今天有太多的历史瑕疵导致我们很难踏入,随着年轻人的崛起,大家对偶像的需求在虚拟偶像领域。
2018年是不是元年不知道,我经历过很多元年,2016年出来做视频网站,大家说视频元年。2016年直播火起来,大家讲直播元年。我不知道是不是还会经历更多的元年,明年是IP大年,但是不能讲是元年,针对虚拟偶像是不是元年我不知道。
可能诸位对虚拟偶像不是那么熟悉,但是你们一定会在2018年通过各种渠道这个词汇再次扎进你们的耳朵,我会重仓全力推这样的事情,这个市场到来了,背后有我刚才说的这套逻辑。
时间有限不太多交流,最后重复一下,希望大家能够记住我今天讲到的头部IP和IP的三元变化,明年如果有机会我还能来这里的时候,我来跟各位验证一下我的判断。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