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WeMedia集团CEO李岩:内容行业成为“爸爸”与“儿子”的舞台,未来信息流将进化为“心智流”
Bianews 2017-12-17 00:05

12月15日,2017 WeMedia第四届中国自媒体年会,在北京盛大开幕。本次大会以“X”为主题,意见领袖、行业精英、国内知名媒体、自媒体大咖大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趋势,共同展望未来互联网风云变幻。

WeMedia集团CEO李岩:内容行业成为“爸爸”与“儿子”的舞台

参会的企业领袖覆盖新零售、新消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商业时代的潮流领域,既有成功转型的老牌巨头,更有乘势而上的新生力量,各行业精英共同描绘出未来的蓝图。

作为全场活动的主办方,WeMedia新媒体集团CEO李岩在会场致开幕主题演讲。在演讲中,李岩详细阐述了目前内容行业生态链中各个环节所处的位置与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时代内容分发的新场景。

WeMedia集团CEO李岩:内容行业成为“爸爸”与“儿子”的舞台

内容行业现状:“爸爸”与“儿子”,内容与流量

对于内容平台与内容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李岩将其描述为“爸爸”与“儿子”:拥有流量分发能力的平台已经成为“爸爸”——体量极大但数量很少;而在这些平台上的内容生产者们则成为了“儿子”——“五花八门、天赋异禀、八仙过海、数量极大”。

WeMedia集团CEO李岩:内容行业成为“爸爸”与“儿子”的舞台

那些“当不了爸爸又不甘心做儿子”的中小App会成为什么?李岩认为,这是内容行业目前最大的变数。

WeMedia集团CEO李岩:内容行业成为“爸爸”与“儿子”的舞台

“儿子”也可以通过孵化“孙子”成为“爸爸”,一个例子是:腾讯“爸爸”投资了“儿子”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孵化了“孙子”得到App,得到App又成为了内容创作者们新的“爸爸”。

WeMedia集团CEO李岩:内容行业成为“爸爸”与“儿子”的舞台

对于内容生产者们,李岩认为,目前的内容生产者可以被简单地分类为两类:

第一类流量大号,“内容即流量,流量即眼球,眼球即广告”。对于这类账号,最好的商业模式就是广告。

第二类则是付费大号,“内容有人格,人各有品质,品质有定价”。

WeMedia集团CEO李岩:内容行业成为“爸爸”与“儿子”的舞台

在PC时代,内容生产者可以通过SEO的方式获得更多的曝光量,那时内容迎合的是搜索引擎的算法。现在,算法演进为面向信息流优化,内容生产者应该主动迎合信息流。

未来信息流将进化为“心智流”

在今年的自媒体年会上,李岩提出了“心智流”的概念,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将发生新的改变。

在2016年的第三届中国自媒体年会上,李岩认为,用户获取内容信息的方式已经由最初的导航浏览,变为了下拉刷新的信息流模式。在未来,信息流将进化为“心智流”。

WeMedia集团CEO李岩:内容行业成为“爸爸”与“儿子”的舞台

何为“心智流”?李岩认为,“心智流”是一种基于用户心智的信息流模式:

当大家都变成信息流之后,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让用户在某个需求、某个使用场景下打开、使用自己。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心智流。基于心智流举两个小例子,讲安全套第一个想到杜蕾斯,讲自媒体第一个想到的是WeMedia,这就是用户心智。在未来,信息流将进化为“心智流”。

“个体让渡选择权,算法决定信息食谱”。李岩认为,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自己掌握的行为算法来根据用户的需求给大家推送相关的信息。

WeMedia集团CEO李岩:内容行业成为“爸爸”与“儿子”的舞台

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每个人都不用再纠结每天吃什么、穿什么、做什么,会有越来越高级的算法生成用户每天需要的信息食谱——“未来所有的事情都不需要做,所有的事情都是算法自动完成好了。”

以下为李岩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李岩。站在这里有两个比较大的感触,时间过得很快,今天刚刚讲完下去又上来了。第二个比较大的感触,时间过的很快,尤其最近受网络影响,个人感觉这一代人的身体构造上也好,精神认知上也好,大家都感觉自己的中年危机开始到来了。我们这一代人大家可以做到享受当下看未来,下面我希望跟大家讲一下我们所看到的未来。

去年的演讲“西部世界”,留下一个问题,人工智能的出现到底是为了增强人类还是替代人类?

过去的一年发现所有人都在讨论人工智能,前些年我去乌镇开会,所有的大佬都在讨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出现代表了什么?我们找了一些例子,代表过去一年走过来之后的一些想法。

第一个例子亨利福特曾经讲过,我只需要一双手,但他却给我送来一个人。再一个高度分工的流水作业上,一个人的作用只是一双手,当时没有可替代的东西,用人完成了这个工作。

第二,《人类简史》里面有一句话,未来人类个体将逐渐失去军事和经济的功用。到今天如果再次发生战争,不会发现有人扛着大刀上去厮杀了,甚至不需要飞机大炮,可能一场无声无息的信息战就解决了所有的事情。

第三,索非亚是第一个获得公民证书的机器人,这是沙特发给它的。这里面有一个故事,特斯拉的CEO马斯克在公共场合呼吁禁止机器人,再不呼吁成为人类大患,而索非亚回怼“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未来它想去毁灭人类,这是索非亚的原话。

能被复制存在方差可被量化的行业,都在逐步被人工智能替代,而充满创造性的暂时不用担心。索非亚的创造者汉森说,希望索非亚下一步拥有自己的情感和创造性,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在逐步替代人类。

沿袭去年讲的东西,给明年的年会留下两个未来我们看到的观点:第一,信息流到“心智流”。去年讲的时候获取信息的方式从最早导航浏览变成了下拉刷新的信息流模式。

在当大家都变成信息流之后,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让用户在某个需求、某个使用场景下打开、使用自己。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心智流。基于心智流举两个小例子,讲安全套第一个想到杜蕾斯,讲自媒体第一个想到的是WeMedia,这就是用户心智。在未来,信息流将进化为“心智流”。

“个体让渡选择权,算法决定信息食谱”。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自己掌握的行为算法来根据用户的需求给大家推送相关的信息,未来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每个用户都不用再纠结自己每天吃什么、穿什么甚至做什么的问题,会有越来越高级的算法,每天为你自动生成你所需要的信息食谱。

也就是说在这个地方你会发现自己方便的同时发现你的作用又少了一点,未来所有的事情都不需要做,所有的事情都是算法自动帮你去完成就好了。

我们希望在我们所处的行业也是给今天到来的大多数人提出一些我们对内容的看法。希望所有的内容创业者思考的问题,你的内容你的信息到底给用户塑造了何种心智。过去一年自媒体疯狂地在打破媒体边界,创造了一个人人都是自媒体,内容百花齐放,但内容同质化严重的时代。

在这种时候,如何让用户记住你阅读你,是我们重新思考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用户心智。比如今天来的有同道大叔,大家讲星座的时候是否第一对应的是同道大叔,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在PC时代大家想让自己的内容让更多人看到,其实去选择做一些SEO有好了,那时候主要为了迎合Google推的Pagerank的算法,随着用户的改变,算法越来越多变成对信息流算法的友好。我们提出两个问题希望大家思考“你的信息如何变的算法友好”,明年我们年会再做回答。

针对去年提出的一些讨论,举一个爸爸与儿子的故事,我们认为爸爸是拥有流量分发能力的平台,它会稳定呆在山顶,只有体量极大但数量很少,这里面有一个词“稳定”。儿子叫内容生产者,也是稳定的呆在山脚,后面是五花八门、天赋异禀、八仙过海、数量极大。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一个山顶和山脚都是极其稳定的,但是山坡的位置极其容易出现不稳定的东西,我们认为在山坡上那些所谓的当不了爸爸又不甘心做儿子的中小APP会做什么?他们会死亡吗?

我们不会选择与他们做持续化的生意,希望建议所有的内容生产者去思考,选择一个好的平台是多么得重要。最早WeMedia切入选择不是微信而是其它平台,可能我们走不到今天。

这两年有新爸爸产生吗?最早我跟团队讨论,本来有一个案例,大家不让讲,说是打广告。从这里面帮大家筛选了一些行业,我们认为有可能会产生爸爸的行业。音频、文学、直播、音乐、动漫、短视频这是未来一年内容生产者最容易找到爸爸,找到养你的爸爸的行业。

儿子们如何分野?分野就是分地盘。过去一年我们尝试对所有的内容生产者分了两类,第一类流量大号,内容即流量,流量即眼球,眼球即广告。针对流量大号最适合的商业模式就是广告。第二类,付费大号,内容有人格,人各有品质,品质有定价。

儿子还有机会通过孵化孙子成为爸爸吗?我就不深讲了,给大家找了一个例子,腾讯爸爸生了一个叫罗辑思维的儿子,罗辑思维有了得到之后又孵化了一堆内容生产者在上面赚钱,成为新的爸爸。

大家通过新媒体,通过一个爸爸孵化出来东西之后是否有机会通过蛋生鸡成为新的爸爸,这些都是大家要思考的问题。包括我们台下做的十点读书最早只是一个公众号,现在有一个课堂之后,突然发现可以孵化更多的内容生产者,给内容生产者服务,成为新的爸爸。

去年所有的平台都在尝试跟内容生产者直接联系,但突然发现跟生活中妈妈和老婆之间需要一个你一样,永远无法沟通。今年年初MCN大热,尤其前些天腾讯推出三个100亿计划,微博推出30亿MCN基金,今日头条推出20亿补贴。

通过我们跟他们的合作发现,这里面跟很多貌似很熟其实不熟的朋友一样,经常跟你说的一句话,改天请你吃饭。但我要告诉你的是,如果你不主动一点,他们一定不会请你吃饭的。

从这里面来讲,平台是一个大的个体,作为内容生产者要想的东西会更多一些,需要更主动去和平台互动,创造很多新的形态、新的广告模式、新的商业化形式。

谢谢大家!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