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首席人物观
这个月的工资 只能拿出我个人存款去垫付了 陈一良 短视频领域公司创始人 我是个老板 需要更宏观地去看待问题 万苏 广告公司创始人 说真的,我看了西贝的新闻,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餐饮以及很多传统线下行业现在面临着巨大危机,说实话,我们公司还好。本来平时工作也有一部分是远程线上办公,所以只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短期内不会有太大问题。 年底之前,我已经按照规划敲定了2020年全年的主要客户业务和合作,所以我们不愁项目短缺的问题。 只是碍于疫情,眼前甚至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快闪活动、概念店、发布会等需要线下物料的推广得全部取消,我们需要突破的是,如何把线下的推广策划有效地转移到线上,策划出新型的线上推广模式。 线上办公期间,我没给员工制定硬性工作标准,毕竟创意型工作属于结果导向类,需要一定的灵活度。但我也确实明显感觉到,全员全天线上办公的不便。 比如生产文案时,在办公室我们可以做6次头脑风暴会,现在只能减免到2次。此外就是信息传递,还是很容易产生丢失和误解的情况,这也降低了沟通效率。 区别于普通员工,我是个老板,需要更宏观地去看待问题,解决危机。总的来说,在疫情特殊时期,我们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我也有信心,能为客户继续提供好的服务。 仪式感,这很重要! 飞凡 平面设计师 疫情爆发之后,原定的正月十一开工,变成了在家办公,开工时间也提前了。 我自然很开心。设计师的工作受办公场所影响不大,在家办公还能省去往返三个小时穿越大半个北京的通勤时间。我以为,自己就此过上了向往中一人一笔记本电脑、仗剑走天涯的自由设计师之路。 然而事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缺少户外活动,我的体重直线上升,已经不敢轻易上秤,我无比渴望在蓝天下自由撒欢; 因为不能回公司拷贝资料,设计工作也增添了很多麻烦。很多需要修改的设计内容只能重新创作; 因为在家办公,所以下班概念很模糊,似乎全天24小时都在待命的紧张中。工作群里,总有人时不时在深夜跳出来刷一下存在感,发表意见。即便我选择无视,但内心仍然烦躁。 我们公司以前以线下活动业务为主,现在传统设计业务暂停,但新媒体传播需求暴增,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在家办公这一周,我找到了年底冲刺的感觉。 整体来说,在家办公的人,需要做好自我调整,基本分为三步,首先要把房门反锁,把那个安静不下来的小捣蛋鬼挡在门外;其次打造一个相对舒适的工作角,让工作变得愉快一些;最后仪式感很重要,要明确上下班的边界——这是对下班起码的尊重! 线上办公效率低? 同事申请加班增产出 叶海洋 软件工程开发师 在家办公的这一周,我的工作量比平时大约减少了30%。 而且开工前两天,就遇到了难题:测试机在公司,家里不具备公司的测试环境,我和很多同事根本连接不到VPN、上不去内网,直到周五才成功上新新任务。 我们考勤制度也变了:一方面线上app考勤,早上集体签到;另一方面工作每天日报汇总,量化工作量。另外,早晚还有两场微信视频会议,6、7人同时开视频,经常会有卡顿,再加上中间还要无数次跨部门沟通,整体的工作完成率也有所降低。 不过听说,公司其他部门有程序员主动申请周末加班,来弥补线上办公的不足。所幸,我们组目前还没有这种工作需求。 大批的成团预定订单都取消了 Janet 旅行社职员 线上办公这一周,领导几乎没有给我派什么实际的工作任务。 我的本职工作是设计旅游线路和处理日常询价,但受疫情影响,大批的成团预定订单都取消了。 我们旅行社主要是做印度、以色列等国家的入境旅游,往常的四五月本是旺季,照现在看,今年的情况并不乐观,公司资金损失不小,同行的旅行社、对接社、酒店也都受到了波及。 公司倒是没给我们施压,线上办公期间,安排我们小组自修业务相关知识和价位信息。然而实际情况就是各种划水,我每天打卡以后睡个回笼觉,每日工作内容汇报和计划也简单写两句就上交。 同事做的一首打油诗深得我心—— 在家办公 简洁高效 无需洗脸 不用打扮 睡衣一穿 开机上线 挺起胸膛 迎难而上 上司一吼 方案我有 远程办公 一丝不苟 省略午休 不用下楼 眼看假期 越过越久 当然,即便如此,我也并不享受在家办公的日子。我家在郑州郊县,没有暖气,手每天冻得难受,而且我在家总爱偷懒,还是坐班更好。 诉讼案件延期 是目前工作的最大难点 成以诺 法务 这一周,线上办公的工作量大概也就是以往的四分之一。 因为公司业绩下滑,很多项目对接都没有走到签约的阶段,我们法务就少了很多合同审核的工作。 有个企业民事纠纷案件原定13、4号左右开庭审理,但法院也在休假,开庭只能延期,具体到哪一天还未定。 这次案件由我和法务部的另一个同事一起负责,但因为是线上办公,收集公司内部相关证据材料比较困难。除了电子版材料,我们还需要线下收集一些纸质证据。 终归来说,线上办公不是我理想的工作状态,极大影响了我的工作进度和工作效率。 新媒体运营也划不了水 孙达莉 大厂新媒体运营 对于我们这个职业来说,在家办公划水是不太可能的。 特别是这段时间。我们也在关注疫情,还碰上个不太正常的领导。整个春节假期我们都没怎么休息,现在线上办公又要求24小时待命,信息秒回,但他自己老不在线,回复也不及时,挺耽误事儿的。 内容选题上,组长时常抱怨我们选题深度不够,让我们增加选题能力,但新型肺炎这事儿不能乱报,他自己找过的新闻素材都被辟谣了…… 虽然是线上办公,我们这段时间的工作量不减反增,要不间断地紧盯新闻,及时发布信息。可以说,虽然在家,加班是常态,只是往常通勤的时间都用来工作了,下班后领导也随时发任务。 现在,唯一能缓解我疲惫的身心,是妈妈每天备好的三餐,我可以直接吃,在公司很难正经吃饭,被投食还是蛮舒服的。 线上办公也就赚个房租钱 辛芯 广告媒介 我们公司规定,在线办公期间,外地返京待岗隔离人员只能按照北京市工资最低标准的70%拿工资,我就是其中一员。所以说,这段期间也就挣个房租费。 钱拿得少,工作量却暴增,是往常的三倍多。从1月23日疫情开始爆发起,我们就开始加班,到现在几乎没有休息过。昨晚我就忙到了11点。 很多大企业都在疫情期间捐赠,我们要做品牌的公关包装和推广。可惜,由于地方民政部门和防疫机构严格管控,捐赠没有对接成功,有个项目的单品线也因此取消了。 线上办公期间,我们的加班时长不会计入工时统计,公司规定的调休也只能在2月份之后开始用。 虽然个人体验不太好,但我也能理解。线上办公确实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效果。比如这周,我们在线上讨论一个品牌公关方案,以往一天内方案能完全搞定,但现在有效的一对一沟通很难实现,客户、媒体也没上班,合作链条断开,所以这个方案连续一周也没解决。 好在,公司很多项目在年前就进入到对接阶段,新业务增量和资金流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当然,个人生存压力之下,我还是希望正常上班那天可以快点到来。 一天要催个五六遍 文富 短视频部门总监 这一周我的工作就是:催。 每定下一个拍摄方案,就要轮着催演员、编导、后期抓紧执行,给出反馈,一天要催个五六遍。 我们的视频号原本聚焦生活知识分享,但居家办公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拍摄取材,服装、道具、灯光、场景调度、包括演员演技等,都无法得到保障。 所以我们暂时调整了拍摄方向,瞄向春节热点段子和幽默轻松向的话题,比如今天我们就做了一个在家办公的恶搞视频,这种内容对演员来说操作难度也小很多。 但于整体而言,隔离状态对团队创作是有很大伤害的。原本一天3-4条的创作量现在只能完成一半。因为只能用手机拍摄和后期处理,上传的视频在清晰度上也不如以往。 优质生产不能保证,播放量和粉丝增长率也在下降,这一周我们不仅没有超过10万播放量的短视频出现,日常播放量也低于平均水平。 好在短视频不是我们公司的主要盈利部门,相应的资金压力小一些,公司整体却肯定避免不了损失。 我惦念着复工,但目前途径佳木斯的线路被封,我能否顺利返京还不知道,唉。 我没有设定硬性要求去监管员工 Adai 在线教育领域公司创始人 我工作地点不固定,居家和在公共环境办公是常态,所以这段期间的工作内容也没有太大变化:做推广类、融资类ppt,联系客户,设计产品新功能等等。 疫情会对传统行业带来致命的打击,相反,在线教育这个行业可能会迎来短暂的风口。一些媒体已经作出了类似判断和报道,我也如此相信。 从公司业务数据判断,这段时间的用户规模有相当可观的增量。当然,目前我还是比较理性的,毕竟这是学生和家长们在短期内的刚需。 我的重点并非放在如何趁机盈利,而是在于如何让在线教育工具为社会带来更多便利。 包括我们公司在内的很多同行都决定,在疫情期间为所有学生免费提供新学期的课程教学。目前我们处于教师备课阶段,碍于居家办公,很多老师拿不到手写板和专业的录播设备,但我们也在想办法确保,整体的授课质量不会因此而降低。 在线教育被附着或多或少的偏见,疫情也百弊而无一利,但特殊时期在线教育行业有了得以展示自己的机会,它若能为师生、教育信息化甚至整个社会做出一些贡献,也是不错的结果。 线上办公的第二天 我不得不赶去成都的蔬菜仓库 卖猪肉的 电商运营 因为我们是一个做生鲜的创业团队,春节期间电商行业本就是流量低谷期,现在又遇上疫情,流量回暖较往年更晚。 线上工作的第一天,我平稳度过。但这段期间,突然多了很多顾客和平台询问“有没有蔬菜供应”,我们原本的主营业务是售卖水果,蔬菜虽然也做,但品类不多。特殊时期,大家备菜需求激增,各大电商平台上蔬菜也一抢而光,我们公司的订单也急速增加。 公司及时调整了策略,我和另一个同事要赶去成都监督仓库蔬菜的备货、发货情况。前期对接十分顺利,但成都开始戒严,不排除接下来几天会出现城市彻底戒严,封锁出货路线的可能。一旦快递停掉,那不仅蔬菜,我们的水果发货渠道也会被一同切断。 我们已经做好了应对这一最坏结果的心理准备,就算物流停掉,线上工作也不会停,我会向下安排好前期推广、数据维护的任务,自己这一块的产品计划、统筹和客户对接也会通过线上办公来完成。 这次的疫情虽然打乱了公司原本的计划,但我们也在尽力推进中。去年上半年,公司因为品类问题而经历了一段空白期,好在最终死里逃生;今年,疫情是挑战,但无论如何,我们也不会停,因为电商的节奏很紧密,一刻都不能落下。 (注: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受访者皆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