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罗永浩大战西贝96小时,撕开了老板们最该补的课
金错刀 2025-09-16 15:55

昨晚,罗永浩决定放弃追究西贝。

 

“预制菜知情权”风波爆发整整四天96小时,这场交锋经历无数次停战再开打,开打再停战。


昨天下午,西贝官方发布了致歉信。


承诺将儿童餐、烤羊肉串、手撕椒麻鸡等多款核心菜品,从中央厨房的预加工改为门店现场制作,写道:“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


图片


性情,是贾国龙创业近40年以来的鲜明标签,但这次本是一场可以低调处理的消费者吐槽,因为创始人真性情的带头冲锋而在热搜久久徘徊。


贾国龙难道不爱惜自己的品牌吗?


一定不是,在商业世界创建品牌如生子,这也能解释为贾老板为什么如此“愤怒反击”,甚至不惜生意不做,也一定要辨明是非。


罗永浩大战西贝120小时,撕开了老板们最该补的课:


爱上“黑粉”,是所有老板的必修课。


会挨骂的老板

让“黑粉们”天塌了


“黑粉”常被定义为“恶意攻击者”——他们挑刺、谩骂、煽动对立,仿佛天生与品牌为敌。但撕开这个标签,会发现一个被忽视的真相:


“黑粉”的本质,是未被满足的用户期待。

 

上周五,罗永浩的一条63个字的微博,意外地将西北菜头部品牌西贝推至风口浪尖。


很快,贾国龙亲身下阵,在门店里举着罗永浩就餐当天的小票,态度很强硬地回应这件事,十分肯定地说西贝没有预制菜。

图片


于是交锋正式打响。这一天,微博账号罗永浩的十字路口共发表33条西贝事件相关微博。他开启了高强度输出模式,连发数十条微博应战。

 

先是转发送iPhone 17,求助网友提供专业设备和方法检测食物烹制时间;紧接着又豪砸10万悬赏,公开征集西贝预制菜的证据。

 

到晚上20:30,双方第三回合对战的开始,是罗永浩在抖音、微博、B站、百度百家号等11个平台,以不反对预制菜,推动预制菜透明化、维护消费者知情权为主题同时开启直播。


图片


关心则乱,用户与品牌的关系,本质上是一场期待博弈。


首先,一款产品被真实用户怼过之后,才算真正长大

 

米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早期小米虽然性价比高圈粉,但也品控不稳定被骂“组装厂”。

 

雷军自己说,“过去10年间,一旦小米出现纰漏,改进慢下来,马上就会被用户骂,而且是越忠诚的用户骂得越凶。”

 

但挨骂不要紧,行动是第一位的。

 

小米的逻辑是:“黑粉”的批评,本质是用户希望品牌变得更好。与其把他们挡在外面,不如请进来一起造手机。

 

图片


雷军从创立小米开始,就建立了米粉论坛,每天和100个铁杆粉丝互动,听取他们的需求和建议。

 

为了让用户“吐槽”更爽更直接,小米搞了个庞大的用户社区MIUI论坛,用户可以在此提交问题报告、功能建议,小米也会积极回应和采纳有价值的反馈。


在小米第一款汽车小米SU7上市后,有用户质疑,“Pro车型可选装电动尾翼,为什么不能选装物理按键?”


很快,小米发出了回答网友13问,明确表示会做出产品调整,且首批交付即可兑现。


图片


这种“听劝”的性格,让年轻人愿意跟着小米走。


有用户试驾时也气的一顿痛骂小米,因为小米亦庄超级工厂店试驾后,发现才刚刚下午两点钟,结果找不到摆渡车,直接群里吐槽“这种服务细节很伤人。”


雷军的做法是亲自道歉,然后承认错误,并表示马上安排改进


一次舆论危机,瞬间化解,并且冲上热搜。


图片

更关键的是,会挨骂的老板,才会翻盘。

 

小米刚造车时,所有人都记得小米汽车交付仪式上,雷军给首批交付的小米SU7车主弯腰开门。


但很多人可能忘了,小米发了这样一段话,小米SU7是心血之作,如果觉得好,请大家点赞。如果觉得不好,请直接告诉我们。

 

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图片


今年三月小米因为事故陷入的舆论危机,比起事故本身,各路看客似乎更关心围绕雷军的态度。


雷军说,“我们受到了狂风暴雨般的质疑、批评和指责,我和同事们一样,一下子都懵了……”

 

在雷军的微博评论区,有人支持、相信和鼓励,而“黑粉”则斥责甚至辱骂雷军和小米汽车,这时雷军没有采取“删帖”“封号” 等被动手段,这种做法反而可能激化矛盾。


从此,雷军的个人账号不再更新个人动态,断更了持续的健身打卡,取消了原定的欧洲出差,缺席了上海车展。但很快,小米召开“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上,小米搬出了王炸,首款自研旗舰手机SoC芯片玄戒O1”

 

图片


因为“玄戒O1”的问世,小米也成为继苹果、高通、联发科后,全球第四家发布自主研发设计3nm制程手机处理器芯片的企业。


态度在前,产品说话。


“爱上黑粉”的企业,

到底做对了什么?


真正愤怒的用户,其实是对产品还有期待的人。

 

因为爱的反义词不是恨,是默然。


面对“黑粉”,爱上“黑粉”,也是创始人的一种格局。

 

比如于东来,就非常擅长用用服务细节转化恶意。


胖东来面对客诉,每一次处理,整改都付诸行动,打到每一寸骨头上。


在2024年6月,胖东来遭到举报“擀面皮操作台环境问题”,胖东来花费2天时间,发布了长达数页的调查报告,并给予该顾客10万元现金奖励。


图片


并对所有在新乡胖东来两店餐饮部购买擀面皮、香辣面的顾客办理退款,给予1000元补偿,大手笔的补偿了顾客总共883万;


于东来在采访时也不避讳的谈到,“社会这么认可你,这对胖东来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情!


图片


黑粉的刺头,往往是未被善待过的用户。用超出预期的真诚对待他们,反而能把对立转化为认同。


就像一块石头,你扔它,它会反弹;你垫在脚下,它会托你更高。


“讨好型人格”海底捞,因为太想呈现一个完美的正面形象,也犯过错。


今年年初,两个17岁的男孩,在海底捞上海外滩店聚餐,醉酒后站上餐桌,向火锅内小便。


一开始,海底捞采取了原谅的态度,表示要给他们一个接受教训与成长的机会,为了显示自己的“气度”,海底捞不仅没有回应公众情绪,还直接站在了公众情绪的对立面。


在意识到错误后,海底捞紧急撤回了之前的“原谅”——发布说明称要起诉涉案两男子,坚决依法追究其相关责任。


针对4109单顾客,将全额退还当日餐费,并额外提供订单付款10倍金额的现金补偿。


图片


根据海底捞的客单价,赔偿总金额或在千万级别,海底捞补偿金额超千万元一度登上热搜第一位,也给了所有痛骂海底捞的人一个交代。

 

他不是因为无感才骂你,而是觉得“本来你应该做得更好”。


这是海底捞花1000万买到的教训。


罗永浩大战西贝

撕开了老板最该补的课


其实在互联网上,造神和毁神成了某种真人游戏。


梁宁在《真需求》一书中提到,慕强是人类的本能,但毁神也会激发人类最大的快感。

 

每掀起一次舆情,都会引发一次毁神行动,人们会在网络上对大企业、大人物群起而攻之,就像游戏里打BOSS的快感。

 

图片


过去,很多老板把用户当“流量”:好评是广告,差评就是噪音。


但在今天,用户早已变成“参与者”——他们不仅消费产品,还参与品牌的口碑塑造、产品改进,甚至价值定义。

 

在这次风波之前,西贝已多次公开提及上市目标。据央广网报道,董事长贾国龙在2023年初的公开信中明确表示:到2026年,西贝要完成高质量IPO,成为市值超千亿的上市公司。


越是这个节骨眼,越要正视用户的差评。


图片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做“共情效应”:当一个人感到被理解,即使问题未解决,也会减少负面情绪。

 

老板们的真诚回应,本质上是在说:“你的声音被听见了,你的不满被重视了。”

 

小米从被骂组装厂”到如今欧洲市场排名第二,海底捞从“卫生翻车”到“服务标杆”,胖东来从“区域超市”到“零售业天花板”——它们的共同点是:每一次黑粉危机,最后都成为品牌升级的跳板。


于东来曾经承认,胖东来也做过很多错事,踩过很多坑,但最好的营销就是真诚。


图片


黑粉的存在,迫使品牌跳出舒适区:小米加强了品控,海底捞透明化了管理,胖东来优化了服务细节。这些改进,不仅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更让品牌具备了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西贝和罗永浩大战之后,也得出一个明显的道理:消费者的声音是最直白、最真实的镜子。企业不该害怕这面镜子,而应该勇敢地照一照自己。

 

在这个用户主权时代,黑粉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品牌的真诚指标。


优秀的公司赚取利润,只有伟大的公司才能赢得人心。(转载自金错刀)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