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24年1月华为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独立为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没有人知道这个定位“开放技术平台”的零部件增量部件新势力,开始要学鸿蒙智行抢夺中国汽车市场更多的蛋糕。
鸿蒙智行是华为的智选车模式,与车企的合作品牌最初是放到华为的手机终端展示和销售,后来直接开发“鸿蒙智行”经销店。
引望主要承接华为的零部件供应模式和 HI 模式业务。前者是指向车企提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激光雷达等核心零部件;而HI 模式则是 HUAWEI Inside。它是为车企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阿维塔、北汽极狐等部分车型均采用这一模式。
引望作为华为的子公司,其核心技术资产是乾崑品牌(乾崑 ADS、乾崑车控、乾崑车载光、乾崑车云等解决方案)和鸿蒙座舱,这些技术集成方案可直接应用于整车上,本质上是 HI 多种模块研产销平台。
但是进入2025年,HI模式开始升级。引望和合作车企都不再满足于合作车型车尾贴上的表明采用了华为技术的 “HI” 标志,而是双方直接干出一个新品牌。
3月18日,广汽集团投资设立华望汽车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这家新车企将创建独立高端智能汽车新品牌,产品由华为与车企共同定义、联合开发。

当下汽车品牌要成功,含“华(为)”量是一个关键因素,而零部件模式或者HI模式还是比较隐晦,一个新的品牌更为可靠。成功的案例就是鸿蒙智行的“问界”,以及其他“界”系列品牌。
《汽车商业评论》注意到,目前,这种模式同鸿蒙智行唯一不同的是,新品牌的营销包括渠道主要由合作车企负责,引望则是提供指导。
广汽集团声称,华望汽车将在智能化、生态和品牌协同等方面深度融合广汽集团与华为各自优势,并对标华为IPD(集成产品开发)、IPMS(集成产品营销和销售)体系经验构建全新流程,贯穿产品定义、营销以及生态服务等环节。
按照广汽集团此前规划,华望品牌要到今年年底才官宣,首款车型更是要等到2026年底发布。
但是,2025年8月8日,华望汽车宣称成立不足5个月,它就启动上线城市招募计划,全国百强经销商、超100家豪华车核心渠道(含奔驰、宝马、雷克萨斯体系)集体到场,从一线到四线城市的核心商圈资源几乎全覆盖。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你死我活,《汽车商业评论》认为,华望显然正在加速,以改变广汽集团当下自主品牌略显混沌的局面。
8月初,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公开宣布广汽进入“战时状态”,而华望汽车正是其“番禺行动”改革的关键环节。
不只是广汽,《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东风公司和阿维塔这些没有采用鸿蒙智行模式的汽车公司也都已经着手采用这样的模式。
8月11日,东风集团股份突然向港交所申请停牌,理由是“待刊发内幕消息公告”。尽管市场有“岚图分拆IPO”“A+H两地上市”等猜测,但《汽车商业评论》认为,这个信号的指向是:与东风和引望打造新品牌有关。

2025年4月,在广汽集团的华望汽车成立一个月后,东风乘用车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成立。有理由相信,这家新公司将是东风与引望打造全新智能汽车品牌的载体。
东风旗下岚图、猛士两大自主品牌已深度绑定华为技术,而新成立的奕派科技更明确“携手华为打造智能精品车系列”,首款高端智能全尺寸SUV定于2026年上市。现在东风与引望的合作可以说是双方合作的再升级。
《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最初华为车BU独立为引望时,曾经期盼东风、一汽这样的央企能够入股,一同打造开放技术平台。但是,目前,只有阿维塔、赛力斯各占10%股权,华为依然持股80%之多。
华为持股80%对于引望当下的合作车企还是有较大的吸引力,因为含华量稀释不多。所以,东风不入股引望,但是愿意同引望一起打造全新汽车品牌。
现在唯一不能确定的是这些车企与引望一起打造的高端品牌究竟取什么类型名字。有人认为是“望”系列品牌,但目前看来不是。
2024年,上汽集团启动与华为合作的时候,一度也是和广汽、东风以及阿维塔一样,与引望合作。当时,上汽曾经想将“飞凡”品牌改造成“非凡”品牌,这某种程度上是向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致敬,从而获得更高的含华量。
但是,最终任正非一锤定音,打造鸿蒙智行的第五个“界”——尚界。2025年1月,上汽集团提交 “尚界” 商标申请,4月16日华为与上汽集团正式发布尚界品牌,宣布首期投入60亿元,打造超5000人尚界团队以及专属超级工厂。
对于上汽集团转投鸿蒙智行旗下,估计引望还是有深深的遗憾。这也让这些与引望合作打造新品牌的车企萌生了新的想法。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这些新品牌估计不会是“望”系列,而更有可能还是“界”系列。
由华为终端BG主导,深度参与整车定义、设计和销售的鸿蒙智行,旗下“界”系列品牌已经深深烙上“华为标签”。同引望合作的新品牌,虽然把销售、渠道的主导权交还给车企,但还是植入了华为IPD(集成产品开发)和IPMS(集成产品营销)体系,套用“界”系列,并无不妥,而且可谓四两拨千斤。
事实上,当下鸿蒙智行五个“界”已经让华为终端BG不堪重负。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曾经说过四个“界”已经足够,但是来了第五个界——尚界。而且,《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因为上汽本身底子强大,尚界的打造较为轻松。不到一年时间,上汽与华为合作的尚界第一款车型尚界H5将于9月正式上市。
平心而论,五个“界”全部由鸿蒙智行操持,长期来看,不可持续。为此,2025年1月23日,安徽智界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在芜湖成立,注册资本 10 亿元,由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00% 控股。这是鸿蒙智行旗下首个拥有独立公司的品牌,智界一体化公司实现了产销服一体化独立运作。
8月7日,华为与奇瑞签署智界品牌战略2.0合作协议,智界正式迈入品牌2.0阶段。双方计划投入超百亿元资金,组建5000人研发团队,在上海、深圳设立双设计中心,还将成立芜湖 “松山湖” 罗兰小镇研发中心,形成三地协同的研发布局。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这某种程度上是为余承东减负,但很大程度上,这也是让鸿蒙智行的“界”系列品牌和引望与车企合作打造的品牌靠拢。如果这些品牌也延用“界”字辈,那么,这个世界就热闹了。(转载自:汽车商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