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后,7月22日,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对三家平台企业开展行政约谈,通报近期外卖平台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求平台企业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维护公平有序的网络市场经营秩序。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主要内容是规范促销,理性竞争;郑州市场监管局把商户“无证”、“套证”资质问题放到了首位,最后当然也禁止“内卷式”竞争。
7月21日,抚顺市市场监管局对饿了么、美团和京东三家平台进行约谈。抚顺市市场监管局强调,各平台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停止价格战、补贴战等恶性竞争行为,要将精力放在提升服务质量、优化用户体验、保障食品安全上,通过正当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
7月23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约谈外卖平台,相关平台已执行三项整改,包括全面下线“零元购”类促销活动等内容。但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则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只是向有关平台同步了解具体情况,并未进行约谈。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网站最新回复称,有关平台承诺成立专项工作组加强活动监测、价格管控及骑手权益保障,并强化社会监督与信息透明度建设。
可见各地方态度和力度不一,有的只是了解情况,有的进行约谈,约谈重点也不同。
经初步统计,过去一周内,已有湖北省、陕西省、福建省以及北京、青岛、大连、大同、郑州、深圳、东莞等超10个省市的餐饮行业协会陆续发布相关倡议书,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竞争。
重庆、深圳市餐饮行业协会在倡议书中指出,当前外卖平台以“百亿补贴”“满减”“免单”“0元购”等过度补贴和超低价促销策略引发的“内卷式”竞争,已严重违背国家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良性竞争的政策导向。
约谈+倡议呼吁的号角频频,外卖大战咋样了?
周六到了,超角度打开3家平台看了看,按字母先后顺序,情况如下:
打开京东app,迎面扑来“百亿大额券已到账!”。

优惠券额度是:满60减30,满40减20,满30减15,大概就是5折,但限部分商家使用。上周六是满20减20,满15减10,满10减7,看起来起步价高了。
总体看来,外卖大战依旧热闹。
为什么停不下来?
按兵不动+供应链端新竞争
在没有强制命令下来之前,各家都明白,补贴确实管用;也都明白,谁停了补贴,谁的日单量就相对下滑。谁都不想做第一个停掉的人。
在约谈后,平台可能表面上调整策略,但深层竞争逻辑未变——低价促销仍是抢占用户的核心手段。同时,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高,平台若减少优惠可能流失用户,形成“囚徒困境”效应。
同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用户对价格敏感的特性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我只要吃得便宜,不拉肚子,管它是不是预制菜、是不是明厨亮灶。
长远来看,平台商家在食品安全等方面必然会越来越规范,用户对价格敏感和选择品质之间,会有一个普遍选择后者的质变点,那个点在什么时候,说不好。也许是一次大事件引发用户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也许是“品质外卖也低价”的心智被确立。
低价虽得打,品质还是得布局。
所以美团推出“百万亮厨”计划,向顾客直播真实的后厨环境;京东则是推出了自营外卖门店“七鲜小厨”,你说补贴让商家亏损,好,我自己做,在供应链上,从菜品配方的研发、食材的采购、运输到配送,每个环节把成本压缩到极致,再用实惠的价格卖给用户,试图以此将幽灵外卖彻底出局,但这需要时间。
美团也在做线下的浣熊食堂,但策略不同,不自营,提供基础设施和流量扶持,让商家入驻。
两家的战火从线上燃到了线下,品质外卖之战,相信会起效。未来竞争将从「烧钱竞速」转向「技术深耕」,各平台需在合规框架内构建差异化优势:从生态协同、供应链能力、流量整合等,让用户有分别选择各平台的理由,不单单通过外卖来提升日活。
今天的热搜有彩蛋
打开今天的微博热搜,有一条“周六的快乐是淘宝闪购188给的”。
下面接着一条热搜是“每天1杯奶茶后3个月的外貌变化”。
进入话题后是各种博主在说喝奶茶的坏处。
顿时,让人对喝奶茶、抢奶茶券,产生一丢丢抗拒。。。(转载自:超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