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汽车媒体arenaev近日发布了关于小米YU7和特斯拉Model Y对比的文章,并称YU7在12个方面超越了Model Y。以下为全文:
小米YU7的亮相如同风暴般来去匆匆,但尘埃仍未落定。我们对这款中国革命性SUV的了解越深入,发现的也就越多。尽管它比特斯拉Model Y更大,但毫无疑问,小米选择特斯拉的SUV作为主要竞争对手。而这款新车显然已做好了准备,带来了许多广受欢迎的Model Y所不具备的创新和舒适配置。
小米YU7与其轿车兄弟SU7共享平台,进入了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但其突出的特色在于对技术集成的专注。对于一家以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设备为帝国基石的公司来说,这种技术至上的理念或许并不令人意外。以下是与全球最受欢迎电动汽车的新款车型相比,它的主要升级之处。
1、充电速度更快
在性能方面,YU7 全系车型均采用更先进的 800V 电气架构。与 Model Y 的 400V 系统相比,这使得充电速度更快。
小米声称,YU7 仅需 15 分钟即可将续航里程提升至 510 公里,轻松超越其竞争对手特斯拉的充电速度。96.3 kWh 磷酸铁锂电池组从 10% 充电至 80% 仅需 21 分钟,而 101.7 kWh Max 电池组仅需 12 分钟。性能最强的特斯拉 Model Y 支持 250kW 充电,其 75kWh 电池组从 10% 充电至 80% 仅需 27 分钟。
2、更长的续航
既然谈到电池,我们先来看看它的理论续航里程。小米目前还没有提供 WLTP 或 EPA 评级,但我们将使用中国 CLTC 的数据。YU7 提供两种电池组:96.3 kWh LFP 和 101.7 kWh NMC 电池组。较小的电池组适用于标准版和专业版车型,CLTC 额定续航里程分别为 835 公里和 770 公里。较大的电池组仅适用于 Max 车型,续航里程为 760 公里。特斯拉 Model Y 上周在中国悄然升级了续航里程(巧合吗?),长续航 AWD 车型现在充满电后可行驶 750 公里,比小米的任何版本都要短。
3、额外性能
接下来,我们来仔细看看性能数据。特斯拉上周匆忙升级了Model Y的全驱版本,现在其性能数据与YU7 Pro相当。两款车的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均为4.3秒,但特斯拉的最高时速为201公里/小时,而YU7则为240公里/小时。目前,YU7 Max尚无对手。凭借690马力和866牛·米的扭矩,YU7 Max的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为3.23秒。老款Model Y Performance的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为3.7秒,我们确信特斯拉正在努力在新版本中超越这一成绩。
4、主屏幕的硬件控制
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在于车内。虽然YU7的 16.1 英寸 3K 中央触摸屏并不罕见,但巧妙的选配配件才是其独特之处。磁条固定在屏幕底部,并引入了物理按钮和旋钮,用于控制大多数常用功能。相比之下,特斯拉 Model Y 配备了一块 15 英寸的中央屏幕,用户可以通过它来控制所有功能——这种设计因某些功能难以操作而广受诟病。
5、额外的驾驶员显示屏
接下来是另一块横跨YU7仪表盘整个宽度的显示屏。它恰好位于挡风玻璃和仪表盘顶部之间,由三块迷你OLED显示屏组成。这是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解决了抬头显示器的主要问题——在明亮阳光下的可视性。Model Y没有任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甚至连标准的HUD都没有。
6、迷你冰箱
或许最受关注的功能之一就是 YU7 的集成冰箱。这个小冰箱巧妙地藏在前排座椅之间,足够容纳几杯饮料,并且可以保持冰镇或保温——这体现了 Model Y 简朴内饰所缺乏的实用性和舒适性。
7、香薰机
另一个独特的创意是车载香薰扩散器。通过选择不同的香薰盒,车主可以个性化定制爱车的香氛。
8、小米的生态系统
根据你拥有的其他小米设备数量,这或许是最大的升级,也或许完全无关紧要,但YU7的设计旨在与小米庞大的生态系统无缝集成,生态系统涵盖了超过1000款智能家居设备。这种“人 x 车 x 家”的连接方式,让你可以通过汽车控制家用电器,反之亦然,从而打造一种超越汽车本身的互联生活方式。特斯拉没有生产此类产品,因此它实际上并没有提供合适的替代方案。
9、磁性附着点
小米在配件方面远超以往。我们最初在SU7 轿车上看到的磁吸式连接点又回来了。它们可以用来连接手机、相机和其他各种配件,但最重要的是现在它们可以供电了——再也不需要丑陋的支架挂在仪表盘上碍事了。巧妙的小设计是一个完全可编程的按钮,你可以把它放在车内的任何位置——按下它就可以点亮灯光、同时关闭或打开所有车窗、移动前排座椅、将空调设定到特定温度、播放你最喜欢的歌曲——它的功能似乎没有限制。
10、优质玻璃车顶
特斯拉 Model Y 和小米 YU7 均配备全玻璃车顶,但小米花费了更多时间,才将其打造成为行业标杆。特斯拉的车顶反射热量的能力非常出色,而 YU7 的车顶则可以完全调暗。与许多只需按一下按钮即可完全遮挡阳光的玻璃车顶不同,小米独辟蹊径,将 YU7 的车顶完全调暗,隔绝所有阳光,为乘客提供 100% 的私密空间。
11、更多空间
SU7 的车身尺寸也比 Model Y 更大。它长 4,999 毫米,宽 1,996 毫米,高 1,608 毫米,轴距为 3,000 毫米。特斯拉 Model Y 更紧凑,长 4,790 毫米,宽 1,982 毫米,高 1,624 毫米,轴距为 2,890 毫米。更大的车身尺寸使 SU7 拥有更强大的气场和更大的内部空间。
12、零重力座椅
YU7 也充分利用了这些额外的空间——两个前排座椅均提供“零重力”倾斜选项,后排座椅也支持倾斜。小米还设法扩大了 YU7 的前备箱空间——141 升,而特斯拉的后备箱空间为 117 升。相反,特斯拉的后备箱空间比 YU7 大得多——正好是 184 升。
小米YU7或许是新车,但它无疑准备充分。毫不意外,该公司已获得近30万份确认订单,并启动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招聘活动。完成这些订单需要一些时间,你可以打赌,特斯拉会利用这段时间优化Model Y,希望能抢走一些小米的客户。但这并非易事。(转载自电车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