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你「0元购」了吗?美团「突袭」背后的骑手和商家
IT时报 2025-07-07 20:32

“恭喜获得美团0元喝奶茶咖啡兑换券*1”“您刚下单的外卖订单,免单金额已转回您饿了么钱包余额。”在这炎炎夏日,“外卖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7月5日,“美团崩了”话题冲上热搜,海量用户涌入平台下单。“幕后推手”是美团突然发放的大额红包和免单券,尤其针对奶茶、咖啡等茶饮商品。美团随即宣布,其单日即时零售订单量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量超1亿单。


淘宝闪购也“不甘示弱”,当晚也发放“满25减20”“满15减10”等多张外卖券。7月7日,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合宣布,目前淘宝闪购日订单数已超8000万单,其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单,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超2亿。


相比之下,京东暂时没有大动作,但据6月27日“京东黑板报”透露,京东外卖日订单突破2500万单。


以“0元购”为诱惑、优惠券为武器的大战,并非简单的销售数据之争,更是美团、淘宝闪购、京东等平台,对未来“即时零售+外卖”的入口主导权之争。不过,外卖小哥和商家,却成了这场狂欢里的“承压者”。

图片

“沉默”许久

美团“爆发”

“再喝血糖都要飙升了”“喝不完,根本喝不完”“美团请客,不喝白不喝”……刚刚过去的周末,许多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晒出满满一冰箱的奶茶照片,甚至还发布领取大额红包或免单的攻略。


7月5日,《IT时报》记者打开美团App,弹出界面的不仅有18.8元大额红包,还送了一张沪上阿姨免费兑换券;7月6日,记者再次打开美团,又得到一张华莱士0元汉堡券和益和堂0元奶茶券。在使用时,若选择外卖需要多点5~10元,才能达到起送标准,而选择自提才能真正享受“0元购”。

图片

美团启动“烧钱”战略的背后,有着不得不打的理由。一方面,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表示,夏季高温、暴雨、暑假等因素,推动即时零售进入旺季,平台之间竞争加剧。另一方面,或许来自淘宝闪购和京东外卖接连不断的优惠补贴,给美团造成了“强压”。


7月2日,淘宝闪购将手伸向即时零售行业,宣布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将在12个月内发放大额红包、免单卡、官方补贴一口价商品等方式,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京东则持续百亿补贴战略,价格直降、官方补贴、天天低价等步步紧逼。此外,京东还借助其物流优势,在6月25日推出“秒送仓”仓配一体服务,以“共享前置仓+自营配送”模式,降低商家入局即时零售门槛。

图片

此前美团虽有动作,但仅是战略和业务方面的调整。如上线“美团闪购”作为即时零售品牌;通过加码小象超市,扩张美团闪购全品类商品,美团优选战略转型等方式,拓展即时零售业务。相比之下,让消费者切身感受优惠的外卖红包、补贴等,美团的吸引力明显不足。


不过,对于不同平台而言,补贴策略的目的也不相同。美团要“坚守阵地”,京东则要“开疆扩土”。美团创始人王兴在电话会议上表示,美团已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加大投入巩固消费者心智份额。

图片

骑手全员出动

奶茶店“爆单”

平台赚足了流量,消费者捡了实惠,唯独外卖小哥和商家,车轱辘转得更快,摇奶茶的手晃得更剧烈,成了这场狂欢里的“承压者”。


“晚高峰必须全员上线,不分白班和夜班,哪怕是夜宵骑手,也要全员出勤。”小星今天打开美团外卖站点工作群,就看到负责人通知所有外卖员,作为夜宵骑手,他此刻也被裹挟在加班的洪流里。“我并不喜欢平台的补贴活动,站点还要求跑满40单。”小星告诉《IT时报》记者,40单标准是站点配合外卖订单量增加而设定的当日工作量,要求必须完成,若多次不完成就会有被开除风险。

图片

然而,活儿多了,困难也多了。小星所在站点仍旧按照配送距离近的3元~5元一单,五公里以上约8元一单的标准进行结算。单量虽然多了,商家却因为爆单迟迟没法处理,这也成为“卡住”小星配送的核心问题,除了平台会扣钱,还可能被顾客投诉,一个投诉扣500元,单量再多也白跑。


社交媒体上,河北的蜜雪冰城销售员晓晨(化名)晒出7月6日店铺爆单情况。桌上已经堆满做好的奶茶;他的手腕摇得发酸,摇杯也在手中晃出残影;而接单机还在源源不断吐出新的订单。“五个人,三分钟硬是做了120杯,但还有上百张订单没做,很绝望。”晓晨表示,爆单后,系统还在自动接单,商家即使无法按时出餐也没法拒绝,只能硬着头皮做。


另一家参与“0元购”的沪上阿姨店员也向媒体吐槽,平台突然开启活动,并未事先与商家沟通,很多订单都是系统自动接单,而且免单的部分金额商家也要承担一部分,甚至很多时候做一单还要赔2~3元。即使一天的营业额有一万多元,但去除配合的补贴,就只能赚六千多元,再去除饮品成本、人工、店铺租金等,平均一杯奶茶赚的利润甚至不到1元。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表示,对商家来说,中小商家在补贴内卷中被迫承担更高成本,而连锁品牌凭借资金优势抢占份额,行业生态逐渐向头部倾斜,中小商家生存压力加剧。


对消费者而言,短期内享受到超低价商品,高频消费场景被激活,但长期可能形成价格依赖,一旦补贴退潮,订单量可能骤减,甚至因低价诱导过度消费导致浪费。


对平台而言,短期订单量激增,但需承担巨额补贴成本和系统崩溃风险。(转载自IT时报)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