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去试驾小米YU7,我被拒了
唐韧 2025-06-30 08:40
我朋友圈里不断有人下定小米 YU7,这就让我十分好奇,在没有任何试驾试乘的前提下,大家下单就这么果断么?


我前后买过两辆车,确认购买前都不止试驾过一次。有了真实体感后,才做的最终决定。

显然,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大家考虑的不是试驾体验怎么样,而是更关心自己能不能抢得到。数据显示,发布后 18 小时锁单 24 万台。

如果你现在开始下单,那提车至少要等 50 周左右,也就是再等一年。

也难怪,官方允许买了小米 SU7 但没提车的用户修改订单为购买 YU7,真是等等党的胜利了。

我估计,这次 YU7 订单里有一部分就来自 SU7 准车主的转单。

火归火,但我还是好奇这车开起来到底怎么样?

于是,早上吃完饭我就直奔小米在长沙的门店,9 点多到店后已经有不少人在看了。

店门口摆了五六台不同颜色的 YU7,店内展示也放了两台,迎接我们的销售还是很耐心介绍了车的配置和功能。

图片

现场看车的好处是能直观感受到车辆大小、车内空间、内饰质感,这是看图片看视频无法体验到的。

可当我提出想试驾一下时,销售先是请示了一下领导,然后问我是否有购买意向。

我也很诚实地说现在只是想体验了解一下,没确定最终购买。

销售说,因为现在预约试驾的人比较多,所以门店优先安排已经下定以及有购买意向的客户试驾。

如果我有购买意向的话,他可以安排插个队让我先试驾。

我看了一眼门外的试驾车,至少有五六台都是停在那里的,说明当时没有人试驾。

当然,我也没有坚持一定要试,因为确实没有购买意向,只是想体验这车到底怎么样。

本着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初衷,我说那好吧,我就先看看。

图片

很可惜,这次没能试驾,所以也无法跟你们分享第一视角的驾驶感受。

不过,还是可以说几点现场看车的感受。

首先,这车的内部空间在我看来其实一般,尤其是后排腿部空间,跟我的理想 L7 比小了不少。

小米 YU7 的车长 5 米,而理想 L7 的车长也是 5 米多 5 公分,内部空间感差距还是不小,可能跟小米的车身造型有关。

前机盖很长,车身低矮,所以给到车内的空间就相对有限一些。

其次,展厅车辆都是配的 21 寸大轮毂,但是你们购买时标配的都是 19 寸。

如果选装 20 寸或者 21 寸轮毂都是要加钱的,价格从 6000 到 12000 不等。

图片
要是用 19 寸标配轮毂的话,我觉得配在这个车上会非常丑,不仅轮毂尺寸小,而且从后面看轮胎宽度也很窄。

在官方宣传图和广告里看到的都是 21 寸轮毂,视觉感受会明显好很多。

如果你们要买的,我是强烈建议选 21 寸的,要不然本着颜值去的人在提车后会大失所望。

另外就是车身颜色,我看很多人都选了那个钛金属色,也就是看起来像银色的那款。

图片

然后我也看了实车,说实话跟图片里的色差比较大,实车看起来并没有那么好看。

选了这个色还没锁单的读者,建议你们还是看看实车,别到时候失望。

这次免费颜色除了这个钛金属色之外,还有宝石绿和熔岩橙,都是比较亮的颜色。

其他颜色,都需要加钱选配,除了丹霞紫 9000 外,其他都是 7000 选配费。

有意思的是,连白色都需要加钱选,按理说白色是普通色,像保时捷的选配里白色就是免费的。

可能小米是想让更多人选免费的亮色去当移动广告牌,开在路上的显眼成分更高。

最后,你们可能在网上看到了很多车评人的测评,但我想说,在你真正试驾开上之前,他们说的话都不要信。

车这东西,每个人的感受都有差别,更何况他们是厂家邀请的媒体,你懂的。

原本我是打算有了试驾体验后跟你们分享一手经验,没想到还被拒了。

这倒是让我想到了买理想的经历,其实我最早试驾理想是几年前理想 one 那个阶段,后来理想 L9 上市后我也试驾了。

直到去年,最终我买了理想 L7。

所以,用户对品牌和产品的认可是一个积累过程,几年前我对理想也没有购买意愿。(转载自唐韧)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