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雷军,他毕竟也只是一个人啊
独立思考 2025-05-14 15:17

1、大概一年前,我认为雷军是企业家IP最成功的案例。现在这个结论依然有效,但是不得不说成功的含金量下降了。


2、这一个多月以来,曾经一路高歌猛进、顺风顺水的小米汽车连续陷入了三场风波之中——三个女孩车祸失去了生命、新版OTA限制马力问题、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问题。


3、三件事的根源都在于产品宣传这个点上:车祸事件引发的是全行业把辅助驾驶误导宣传成智能驾驶或者自动驾驶的问题;新版OTA限制马力直接把小米SU7 Ultra的核心宣传卖点1548匹马力给抹掉了;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更是直接涉嫌虚假宣传了。


4、或是误导或是不当或是虚假宣传,折射出的问题都是产品和传播之间的协同性问题。我们不是小米的内部人员,很难知晓他们产品和传播部门之间讨论策略制定卖点和文案的决策过程,也不知道为了销售是内部高度共识还是一方屈从另一方,能确定的就是小米汽车为了短期销售利益“自找苦吃”了。


5、辅助变智驾问题就不说了,这是之前的“行业共识”,都是枉顾车主安危的不负责任的宣传话术。OTA限制马力的问题,首先是不顾车主安危把高动力作为宣传卖点,然后又因为安全问题产品端不得不推翻了宣传端的策略,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这种把没的说成有的、把皮儿说成瓤儿的和虚假宣传这种标签是很难割裂了。


6、三件事,层层叠加,最终形成了如今数百名车主要求退款的重大危机,品牌的信任是一步步丧失的。这就不得不说到雷军本人了,正如我之前写的“雷军实现了个人品牌形象和企业品牌形象和业务的完美协同。公众会因为雷军考虑购买小米的产品,但不会把雷军当做一个网红看待”。现在小米汽车接连出事了,小米汽车的销售遇到问题了,小米汽车的品牌受到挑战了,雷军的个人品牌也必然受到损害了。


7、如果一个企业创始人和企业品牌、产品是深度绑定的,那么有好事往前冲,遇坏事也没办法往后退。雷军在这三件事上的应对目前为止肯定得不了高分。


8、车祸事件,雷军发了一个还算诚恳的微博,他不回避的态度很好,但是迄今事情已经过去了快50天了,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简单的车祸还没有调查结果呢?后续这两件事,雷军的微博则根本采取了回避的处理方式。

图片


9、这一个多月,雷军微博最引人关注的就是上图这条疑似上演苦情戏博同情的微博了,也算是对舆论对粉丝态度的一个试探,看看公众反应。显然,这条微博并不适合此时此刻。问题有三:其一、回避企业的具体问题;其二、错误的用“最艰难”把自己摆在弱势位置,花钱买车的人才是真的弱势群体啊,问题其实都是小米自己造成的;其三、这种微博带不来增量的新粉丝,言之无物的只会让存量粉丝流失。今天又发现关注100天以上才能评论了,显然雷军的微博评论区塌方了。

图片


10、遇到负面舆情或者危机事件,企业通行的应对方式都是尽可能冷处理用时间淡化,但是这并不适用于当下的小米汽车和雷军本人。原因有三:其一、事情本身接二连三,愈演愈烈,冷处理无可能;其二、车企这个行业“黑公关”为数众多,你今天不自己处理干净了,日后人家需要的时候就会隔三差五的给你拎出来让公众恢复记忆;其三、因为雷军个人形象和小米的深度绑定,个人形象一旦受损恢复难度会更大周期会更长。


11、现在能拯救小米品牌和雷军个人品牌的不是小米公司的道歉信,而只能是雷军自己。所以雷军自己必须站出来直面当下这三件事,当然必须携带着足够的“诚意”,因为雷军本就在粉丝中是一个真诚的人。我猜想,雷军最终自己会站出来的,现在大概率是等待和要求退车用户们协商的结果吧。雷军的个人IP本就是长期打造的结果,相信他也不是一个短视的人,现在无非是牺牲短视利益换得长期利益的问题,再不行动可能就长短期利益皆无了,因为小米的品牌和销售未来不可能失去雷军个人形象这个灵魂。


12、之前小米汽车的高光时刻,雷军也被舆论和粉丝捧成了神一样的,现在小米汽车遇到了问题,也没必要把他打落尘埃。雷军依然是企业家个人IP最成功的之一,只不过我们会发现雷军其实不是神,毕竟他也只是一个人啊,是人就都会犯错,是人就都会不完美。我现在倒是很好奇之前那些蹭雷军流量鼓吹打造企业家IP卖课割韭菜的大师们,咋都不教教雷军和自己的老板学员们现在该咋办啊?(转载自独立思考)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