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驿站
很多我们一直觉得“不可能”或者说看上去很遥远的事情,一下子都成为现实。
比如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之间“老死不想往来”的竞争格局,随着工信部的一纸“行政指导”,平台之间的数据开始互通,阿里旗下的多款APP近期还接入了微信支付;比如快递涨价,以前一有个什么风吹草动,要么被对手直接挖墙角,要么就被相关部门给喝茶,而现在真的开始理性回归,部分地区还得到明显提升。
再比如:头部快递玩家之间的“合并”。
曾几何时,不管是亲自操盘的快递大佬,还是隔岸观火的投资人,都认为几大头部快递企业(尤其是以电商件为主的几大玩家)之间不可能发生类似重组或者并购的事情,唯一的出清手段,只有竞争、竞争、再竞争。
这种认知也在被打破。
老鬼给大家翻译一下,核心要义是:
J&T极兔速递和百世集团共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极兔速递将以约68亿人民币(合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百世集团中国快递业务。
如果不出意外,百世快递将整体并入到极兔版图。
老鬼更愿意将这次合作称之为“联姻”,而非并购。因为它不是大鱼吃小鱼,亦非蛇吞象,而是基于双方的诉求和意愿,共同做出的双赢式选择。
时代在变,风向在变,影响市场格局和行业运行的底层逻辑也在改变甚至重构。站在这个角度,我们有必要需要探讨两个可行性:一是百世出售快递业务的可行性;二是极兔接盘百世快递的可行性。
百世为什么会寻求出售快递业务?最现实的原因恐怕就是不可承受之重——作为一家全网型快递,一方面要保证足够的产能,以中通和圆通为例,去年在转运中心、车辆、信息化等方面的资本开支均达到数十亿元;另一方面要有足够的现金流应对市场竞争,即价格战。价格战的过程就是烧钱的过程,加盟商基本已经被掏空,现在比拼的就是总部钱袋子的厚度和深度。
一直处在亏损状态的百世快递,显然心有余而不足。因为即便是上市公司,百世的融资能力和渠道也已捉襟见肘。直接体现就是资产负债率:
根据百世集团的年报,2017年(这一年百世正式登陆纽交所,完成上市)其总负债为6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9.62%。四年后,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这一数据攀升至175亿元,资产负债率已达95.21%。
对比一下他的竞争对手,同时期内的资产负债率:中通为19.75%;顺丰为57.04%;圆通为36.2%;韵达为51.91%;申通为54.5%。
百世之“负”,可想而知。
百世一直以多元化战略见长,除快递外,还涵盖了快运、供应链、国际、店加(便利店)、优货、金融等多个板块。这也造成了百世的战略投入一直居高不下。实际上,早在2019年,百世快递和百世快运就已经实现扭亏。
战线拉得太长,周韶宁必须要做出决断和取舍。2020年11月,百世正式公告关闭店加业务,同时对各业务线进行调整,聚焦快递、快运和国际等主业。
砍掉亏损最严重的店加,整体有所好转,但偏偏又遇到了快递市场前所未有的价格战。百世再次面临一个两难:不打,随时有可能“掉队”;跟打,可能再次陷入巨亏的泥潭。
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接盘,就成了最好的选择。一来可以“减负”,立竿见影;二来能够快速回笼一批可观的现金流,纾困解难。
风物长宜放眼量。毕竟,百世除了快递这张网,还有全国排名稳居头部的快运网,以及积累颇深的供应链体系。
很多人都有同一个疑问:百世出售快递业务可以理解,毕竟求生压力摆在眼前。可接盘的是极兔,就有些让人费解了。为什么是极兔?或者说,极兔看中了百世了什么?
在老鬼看来,极兔的算盘并不复杂,一直走“轻”的百世在资产方面(比如转运中心、运能建设等)虽然给极兔带不来多大提升,但“联姻”百世至少可以满足三大战略诉求——
1.人才诉求
极兔从2020年3月正式起网到现在,不足两年时间,日均业务量就达到千万级且稳住了局面,堪称奇迹。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如何精细化的运营快递网络,达成极兔内部追求的“降本增效”?
答案是人才、人才还是人才。
百世快递在中国快递行业深耕超过10年,储备的人才库足可以弥补极兔作为中国快递新军的专业不足,也为其国际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2.网络诉求
百世快递在资产上虽然很“轻”,但网络中的加盟商资源却是实实在在的。其中不乏一大批战斗力强、能力和财力都过硬的优秀网点。
对现在的极兔来讲,这才是最大的财富。
通过“联姻”百世快递,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网络的广度、深度和密度,尤其在末端的触达能力上,如果整合到位,极兔的网络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提升。更重要的,这些优秀网点的加入,自身也会为极兔的发展和成长注入很多新鲜血液,这种资源聚合效应,是强大的,也是蕴藏着无限潜力的。
3.增量诉求
极兔目前的业务来源主要是拼多多,从份额上来看,已经接近“天花板”,未来如果想再上一个台阶,增量哪里来?
最理想的“流量池”当然是淘系。
因此,极兔“联姻”百世快递,最大的战略意图就是借此来打开淘系电商的接口,规避经营层面的战略风险。极兔不想给自己贴标签,更不愿进行所谓的“站队”,他要做的是全平台生意。
老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尤其“联姻”这种事情,必须要涉事双方你情我愿。前面我们理清了极兔和百世快递“联姻”的意愿,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也就来了:
如此美事,会不会有人棒打鸳鸯?
有可能、也有资格“棒打鸳鸯”的人,主要有两个:一是快递行业的主管部门国家邮政局;二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局。
核心问题来了:快递行业主管部门风险评估的结果会如何?会引发网络风险吗?如果评估通过,两家“联姻”成真,会不会触及行业垄断?
1.能否通过风险评估?
极兔虽在国内起网不足2年,但已经跻身行业一线梯队;而百世快递作为国内6大上市民营快递企业之一,盘踞行业头部多年。假设双方牵手,在行业中就属于企业间重大并购重组案件,势必需要主管部门进行风险评估。
2020年11月5日,国家邮政局发布关于《快递企业总部重大经营管理事项风险评估和报告制度(试行)》的通知。根据解读,该项《制度》出台的主要原因是避免快递企业总部由于重组兼并等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导致快递网络不稳定,《制度》出台就是要加强对快递企业总部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的风险评估,避免引起快递网络动乱。
所以,“快递网络稳定性”是评估极兔与百世快递能否成功“联姻”的决定因素。这就要求双方在前期针对快递网点要进行大量客观友好沟通,比如:
其一,极兔与百世快递“联姻”后,双方快递网点、品牌是进行融合统一还是像以往一样保持独立运营?
其二,毕竟是两张网,双方“联姻”所涉及到的快递网点利益分配问题,怎么解决?
其三,快递网点对极兔与百世快递的品牌认知、认可度及归属感不同。双方如何安抚快递网点情绪,去接受双方“联姻”这件事?
当然,还有很多其它更多细枝末节的问题点,老鬼就不一一阐述。倘若涉及到双方快递网点稳定性的问题能够在前期做好充分的方案和预案,那通过风险评估的概率就稳了。
实际上,早在2011年,国家邮政局就发布了《关于快递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其中在明确指出,鼓励不同类型快递企业的兼并重组:
一是鼓励优势快递企业加强联合,形成品牌化、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大型快递企业集团;
二是鼓励大型快递企业与中小快递企业,以及中小快递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提升服务能力、质量和专业化水平,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三是支持优势快递企业兼并重组准备退出市场的快递企业。
不可否认,兼并重组是优化产业布局,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快递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切实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转变竞争模式,实现做强做大的有效途径。
除此之外,今年6月2号,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实施意见的通知》中,也明确表态: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市场化兼并重组,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什么叫“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这个值得深究。
前半句可能比较好理解:拿此次收购举例,百世快递积累了多年的行业经验,拥有良好的基础建设和优秀的加盟商网络资源。本次收购可以优化双方在中国市场的末端网络布局,推进网络精细化运营,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进行业的健康良性成长。
老鬼想特别分析一下后半句,提升国际竞争力。可能大家都忽视了极兔是一家具有国际化基因和本土化运营能力的跨国企业,其在东南亚七个国家有全面的网络布局,未来极兔也有能力将这种模式复制到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在此次资源整合完成之后,极兔将通过国内强大的人才储备和技术能力,进而将业务拓展到更多海外市场,从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这个新思路将为国内不断“内卷”的快递行业带来突破口,也为更多国内有实力的快递企业提供了新机遇。
2.是否触及行业垄断?
2020年1月2日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下文简称《反垄断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2020年1月31日截止。与“旧法”相比,《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首次拟将互联网新业态列入,并大幅提升处罚标准。
2020年年底,阿里、阅文集团和丰巢网络成为首批触及《反垄断法》的互联网科技公司,遭受到行政处罚。而处罚理由是,三家企业没有履行依法申报股权收购的义务,构成违法实施的经营者集中行为。
什么是垄断?垄断是一种市场结构,指一个行业里有且只有一家公司(或卖方)交易产品或者服务。一般分为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理论推断垄断者在市场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调节价格与产量。一般认为,垄断的基本原因是进入障碍。在我国这种垄断者则不被允许。
结合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垄断行为是指:排除、限制竞争以及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反垄断法》第三条“垄断行为”包括:(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根据《反垄断法》,企业间收购案需要提前申报,进行评估,为的就是“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问题来了:极兔与百世快递的合作到底会不会涉及行业垄断?
解锁问题前,我们先来看看衡量一家企业涉嫌垄断的标准是什么。通常情况下,判断一家企业是否涉及垄断,就要看它在所属行业的市场有没有≥35%。一家企业如果占据一个行业≥35%的市场份额则处于垄断地位。
华创证券的研报显示, 2021 年上半年百世的行业份额为8%。根据国家邮政局9月份全行业94.5亿件快件的数据,以极兔稳定在2000万单的日单量计算,其占据了约6%的市场份额。
由此推算,百世+极兔的市占率之和约为14%,并不会触及垄断。“联姻”后的极兔则有望进入中国快递业的第二梯队。
当然,以上分析只是老鬼依照一些行业传言、目前双方企业发展现状及快递行业发展趋势所做的一番推演。极兔与百世快递的这场“联姻”最终能否如愿?相信监管部门很快就会给出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