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牛士 9月10日消息,9月9日,喜马拉雅公告称,公司已正式授权签字人代表签署撤回美股IPO计划请求。
企查查显示,喜马拉雅于今年8月23日在香港注册喜马拉雅控股公司。此举或意味着,喜马拉雅放弃赴美上市,可能转道香港。
喜马拉雅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喜马拉雅营收分别为14.76亿元、26.77亿元、40.5亿元。净亏损分别为7.72亿元、7.6亿元、5.95亿元。2021年一季度营收为11.55亿元,同比增长65%。净亏损2.56亿元。
喜马拉雅在招股书中指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的约30%将用于提升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能力;约25%将用于增加内容供给并赋予创作者更多权益;约25%将用于扩大用户数和增加品牌影响力;约20%则将用于潜在的战略投资与并购、营运资金以及一般企业用途。
喜马拉雅在今年4月30日同日递交招股书,在其招股书的风险因素中,喜马拉雅提到了内容审核,抑或用户数据和隐私泄漏方面潜在的影响,同时IPO存在需要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近期在美股交表的中国企业IPO调整上市策略。除了喜马拉雅之外,本地出行平台哈啰出行等公司均已暂缓其境外上市计划。PaaS供应商七牛云也未有进展。而匿名社交软件Soul也宣布暂停美股IPO进程。
滴滴出行于6月30日在纽交所低调挂牌,但上市仅三天后,7月2日被相关部门审查。期间“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户注册。两天后,网信办通报下架“滴滴出行”App,原因是其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