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工信部就用户隐私约谈百度、支付宝、今日头条,已安排持续监测
Bianews 2018-01-12 16:38

1月12日,Bianews从工信部官网获悉,针对近期媒体报道相关手机应用软件存在侵犯用户个人隐私的问题,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约谈了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蚂蚁金服集团公司(支付宝)、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今日头条)。

工信部将对相关软件安排持续监测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指出,对照《网络安全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有关规定,三家企业均存在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规则、使用目的告知不充分的情况,要求三家企业本着充分保障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原则立即进行整改。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已组织技术部门对相关手机应用软件是否存在侵犯用户个人隐私行为进行持续监测,并将加强对互联网服务信息收集使用规则告知、账号注销等环节的监督检查。一经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严肃查处并向社会曝光。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要求各互联网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不得收集服务所必需以外的用户个人信息,不得将信息用于提供服务之外的目的,不得非法向他人出售或提供个人信息,同时进一步优化服务协议、用户隐私政策和手机权限调用说明,切实保障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维护用户合法权益。

对于工信部的约谈要求,三家企业表示,将按照监管部门要求,对相关服务进行全面排查,加强内部管理,完善产品设计,举一反三,认真整改。今后将继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行为。

三家企业均陷隐私风波  

近期,百度、支付宝、今日头条均因涉嫌侵犯用户隐私安全受到大众或监管部门的关注,一时间隐私安全问题成为舆论中心。

1月5日,江苏消保委宣布已于2017年12月11日对百度提起公益诉讼,因百度旗下产品“手机百度”“百度浏览器”涉嫌违法收集用户个人信息。

1月2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已正式立案。

1月9日,中消协发文称,对江苏省消保委就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违法获取用户信息权限及相关问题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一事表示支持,并积极呼吁全社会共同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

而百度也给出了自己的回应,称旗下手机应用“没有能力,也从来不会”监听用户,将继续与江苏省消保委保持沟通。

支付宝则因“年度账单”默认勾选遭质疑,用户协议中“全部信息进行分析并推送给合作机构”更被指有泄漏隐私嫌疑。

1月4日,芝麻信用发出致歉声明,表示默认勾选肯定是错了,初衷没错,但方式愚蠢。

1月10日,支付宝、芝麻信用的有关负责人受到网信办的约谈。网信办负责人指出,支付宝、芝麻信用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方式,不符合相关规定,应进行专项整顿,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几乎在同一时间,今日头条又被用户质疑用麦克风窃个人隐私。

1月4号,今日头条发布声明称,不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用户隐私数据。今日头条表示,使用到手机麦克风,均需要用户授权,且从技术上也远达不到通过麦克风去获取个人隐私的水平。

1月11日,今日头条召开机器学习算法的分享交流会,介绍其算法技术,这其实也是为隐私事件做澄清。

今日,今日头条再次发布声明,称经认真核查,发现今日头条旗下所有产品,都不存在未经用户许可、擅自获取用户隐私的行为。并表示,鉴于此谣言已经扩散,将向公安机关报案,申请立案查处。

是否侵犯隐私难取证  

需要政府、专业部门介入

针对淘宝、今日头条等被指存在侵犯隐私的情况,近日Bianews进行了深度调查,但并未得出确切结果。

为保证调查的客观、全面,Bianews通过“已出现案例还原”、“实测”、“专家看法”这几部分进行了调查。

但是调查结果与预想的并不尽相同,初步结果显示公众对淘宝、今日头条的质疑为巧合。但鉴于仍有大量案例在发生,Bianews将保持怀疑的态度,并对此类事件持续观察。

对于此类事件的调查,媒体或民间机构有明显的不足,专业知识欠缺以及难以深入企业内部调查,这些都可能影响判断的准确性。

鉴于是否侵犯隐私难以取证的情况,更加需要政府和专业部门的介入,以切实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维护消费者的亲身利益。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