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百度被指监听用户遭消保委起诉,回应:没有能力, 也从不会监听
Bianews 2018-01-08 09:47

近日,百度旗下产品“手机百度”“百度浏览器”因涉嫌违法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被江苏省消保委对百度公司提起公益诉讼,目前法院已立案。据江苏省消保委的消息,这两款手机APP在安装前,未告知其所获取的各种权限及目的,在未取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获取诸如“监听电话、定位、读取短彩信、读取联系人、修改系统设置”等各种权限。

作为搜索及浏览器类应用,上述权限并非提供正常服务所必须,已超出合理的范围。

据悉,在去年8月,江苏省消保委曾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要求各企业“认真对照,主动整改并及时反馈整改方案”。

但江苏省消保委方面表示,调查函发出后,百度方面书面对问题做了简单说明,但未派员接受约谈。在“多次催促、公开监督”下,百度公司直到2017年11月,才派员接受约谈。

而百度公司最终提交的整改方案,对“手机百度”、“百度浏览器”中“监听电话”、“读取短彩信”、“读取联系人”等涉及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相关权限,并未进行整改,也未明确提示消费者软件申请获取权限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供消费者选择。

因此,江苏省消保委就百度公司涉嫌违法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一事,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

百度方面也对此事作出回应称,旗下手机应用“没有能力,也从来不会”监听用户,将继续与江苏省消保委保持沟通。

百度表示,百度相关应用获取地理位置、获取短信、通讯录等授权,都是在合理使用范围内,且都是用户在获取天气信息、登录验证、社交等场景下,首先弹窗提示用户是否授权使用该权限以获得相应服务。

如果用户不授权则百度不会使用该权限,而用户授权使用之后也随时可以自主选择关闭相应权限。

不过Bianews搜索发现,有不少网友都曾反映过疑似被百度监听的情况。

不止百度,大量手机APP都存在未经用户选择,自动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的情况。

用户在下载手机应用时,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认准知名应用商店,安装应用后查看应用开放的权限,读取通讯录、读取短信通话记录等敏感权限尽量关闭。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