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调研数据显示,从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在滴滴平台获得过收入的司机或车主,总数超过2100万人,相当于2016年全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6.2%。其中,有393.1万人是来自去产能行业的职工,178.8万人是复员、转业军人,并且有137万人来自零就业家庭。
为大量车主提供了就业机会的滴滴,同时也有了需要承担的责任,包括司机健康、医疗保障等问题引起滴滴关注。
今天,滴滴出行举行了2017全国十大车主&司机的颁奖典礼。10位来自北京、广东、江苏、四川、安徽、陕西、河南等地的车主&司机获得这一荣誉;同时,滴滴还颁发了多个单项奖,如诚信服务、仁义助人、分享大使等。
同时,滴滴还在典礼上宣布启动“小桔医保”健康保障计划,这份保障涵盖了门诊、住院和重大疾病,加入计划的车主每接一单,即进行一次小额度的投入,保障额度就会相应地增加一分,持续累加,滴滴也将在2018年先期投入2亿元,与车主&司机及其家人共担保障成本。
该计划包括为车主及其家人提供个性化、低门槛的健康升级保障,分担司机保障成本;在理赔流程、就诊服务、健康档案等方面,利用数据化技术为司机打造“绿色通道”;在预防方面,为车主、司机提供健康相关的咨询、引导,在日常中引导更健康的生活习惯。
除了个性化的定制保障,滴滴还将推出数据驱动的智能健康管理服务,以方便车主&司机通过线上快速报案,千元以下的理赔将快速得到赔付。
其实,自2016年起,滴滴就与中华救助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壹基金分别发起了针对平台司机的多项公益计划和基金。据活动现场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11月“滴滴司机互助基金”共救助滴滴车主及其家属共119人,覆盖专车、快车、代驾等业务线,总拨款超过100万元。“滴滴敢扶专项公益计划”,共授予427位滴滴司机“滴滴敢扶公益榜样”称号,并予以奖励,授奖司机覆盖全平台各业务线。
我们常听到社会上关于体谅快递员、送餐员、滴滴司机等的呼吁,但对于滴滴这样的平台方,既对司机负责,也对乘客负责,就首先应当让规则应当先于人情,这样才是给司机、顾客双方提供平等机会选择、达成契约,并且,变鼓励体谅司机为宣传、赞扬、奖励杰出的司机,并也将这样的奖励规则化,才能真正推动行业服务体验的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