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牛士报道 区块链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虚拟货币交易市场的发展。自比特币开始,更多的区块链技术先行者与爱好者们保持着对这项技术的好奇,从区块链1.0不断地研发拓展到当前的区块链2.0时代,区块链技术以其不可预知的潜能上限而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
作为区块链技术最初也是最成熟的应用,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具有各种用途和可能性,在许多国家和各种支付场景使用。同时,技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本身不具备分辨善恶的能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各种新兴技术达到犯罪目的。
近些年来,虚拟货币的便利性已经被恶意利用,非常有代表性的有间谍行动,各国应对此保持警惕和关注。
识别利用虚拟货币的间谍行为面临难题
点对点的虚拟货币交易行为可以有效规避传统金融体系的审查,从国家安全层面考虑,这可能将造成国家安全部门在非国家成员(如恐怖组织和叛乱集团)融资和犯罪活动,以及国际间谍活动等方面的监察漏洞。
2018年10月,美国政府表示,7名俄罗斯间谍对世界反兴奋剂联盟和FIFA(国际足球联盟)进行了黑客攻击,美国政府对其进行了起诉。这7人作为GRU(俄罗斯联邦军事参谋部情报局)委员会成员,同时也属于被称为“fancy bear”的黑客集团,其主要的犯罪行为是电脑的黑客入侵和洗钱。
有意思的是,这7名俄罗斯间谍进行黑客活动后,利用匿名性的虚拟货币成功隐瞒了身份和资金来源。
运用虚拟货币进行全球范围内的跨国资产转移操作十分简单,个别虚拟货币甚至还可以对其个人身份提供绝对的匿名并提供信息加密,因此虚拟货币在国际间谍活动中可能具有奇效。
随着公众对虚拟货币的认识和信任的提高,虚拟货币全球交易市场为更多的资本和用户所认可,而当虚拟货币转账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交易模式时,未来利用虚拟货币进行犯罪活动的门槛也将大大降低——这必然将严重危害到国家安全。
据统计,2019年数字资产犯罪案件中,美国占比为28%为全球最多,欧洲占24%,其后为中国占比18%。通过数据统计,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旬,全球约发生超万次数字资产黑客事件,中国发生的与数字资产相关刑事案件多达2000件。
当前,相比于推行虚拟货币禁令,大多数国家更倾向于顺应这种趋势并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比如通过相关法案与颁布牌照,引导虚拟货币交易市场在监管之下合规发展,通过掌控链上追踪技术以及在虚拟货币交易场所配合下,弱化这些行为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美国FinCEN在2013年规定虚拟货币(Virtual Currency)交易所及其管理者必须遵守《银行保密法(BSA)》在FinCEN注册为MSB,取得货币服务商(MSB)牌照,这一措施将逐渐对美国本土的虚拟货币交易所进行合规化引导。
中心化交易所的链上追踪可能性
此前,根据斯诺登提供的保密文件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很早便在针对世界各地的比特币用户进行追踪,并且NSA至少已经拥有一个神秘的消息来源可“追查比特币的发出者与接收者”,该数据源似乎还利用到NSA收集并分析全球原始互联网流量的能力以及一款声称为用户“提供匿名性保障”的软件程序。
国际间谍利用虚拟货币进行经济活动(如军火购买、行贿等)必然涉及到间谍经费的转移与黑钱的清洗。如果这些经费是以虚拟货币的形式从一个地址转移到另外一个地址,那么通过链上追踪一般都能锁定到其最初的地址源。但如果要确定该地址归属人的真实身份,其难度非常之大。
不过,目前中心化交易所都具有较为完备的KYC(Know-your-customer)系统,这对于国家安全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效并且实用的工具。在全球前几大交易所中, Coinbase、火币、Kraken皆属于这类交易所。
2020年11月6日,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C)便通过寻求法律修正案,强制要求国内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上报其客户的姓名。该法案将VASP定义为“从事购买和出售虚拟资产,在虚拟资产之间交易的业务实体”,以及保管人、数字钱包服务提供商和经纪人。这一变化将意味着VASP在与客户进行金融交易时双方必须使用实名账户。
而在当前,中心化交易所都会要求涉及到超过一定额度的虚拟货币充提或与法币资产相关的交易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即KYC)。在KYC流程中,用户被要求填写包括但不限于:1)姓名及证件号;2)用户证件照正反面;3)本人手持证件/特殊动作姿势照片验证;4)本人手持证件视频;5)人脸验证;6)第三方数据/客户审核验证。在用户通过真实的手机或邮箱在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进行账号注册的同时,平台通常还会对其设备、手机号及邮箱进行校验,查看是否在历史黑名单库中。
借助KYC系统,中心化交易能够将链上部分地址与用户的真实身份进行一一对应,同时还能通过研究该地址的子地址追溯到其过往的交易记录等。现阶段,全球主要交易所通过设置用户审核及风险控制的第一道关卡,在KYC工作中积累了极具价值的用户数据库,这为各个国家安全部门的相关工作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数据参考。
比如,成立于2013年的火币是目前亚洲最大的OTC交易市场,其自主研发了对链上资产流向监控追踪的“占星系统”, 实现了链上资产流向主动追踪监控和事件关联分析功能,为反诈骗、反洗钱、反恐怖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同样,成立于2015年的Coinbase通过对用户执行严格的KYC要求,积累了全球大量虚拟货币交易用户的身份信息;火币也拥有亚洲排名第一的黑地址库,这些都可以有效协助国家安全机关准确识别出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这就是中心化交易所的作用。
在监管方面,如果能够建立监管体系或颁发合法牌照,如美国的Coinbase那样获得本国的合法牌照,那么在监管之下,相关部门便可以对微观主体的行为信息进行有效把握。第三方主体对信息的采集工作,也可以大大缓解监管精准聚焦的压力。
所以,中心化的虚拟货币交易所作为可直接触达微观主体的第三方,具备成为国家安全部门监察全球的媒介和窗口的可能性,对国家安全方面有辅助和补充作用,值得我们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