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被囚700天,华为孟晚舟案再开庭,“递刀子的人”却在忙着撇清
2020-09-29 21:05

微信图片_20200929205516.png


1883年的晚清富商胡雪岩,和2020年的华为孟晚舟,正被同一把刀刺伤——

 

一个革职抄家,一个前途未卜。

 

从美国对华为的禁令曝光开始,围绕华为的一切就让世界瞩目,并牵动国人神经。

 

9月28日,旷日持久的孟晚舟案再次在加拿大温哥华开庭。


1.jpg


本次法庭辩论的重心仍围绕一份16页的名为《信任、合规与合作》PPT展开。

 

这是孟晚舟“涉嫌金融欺诈”的关键证据。

 

而美方之所以能拿到这份PPT,汇丰银行可谓“居功甚伟”。

 

此前曾有消息称,汇丰银行是为了避开美国司法部门核查,才把火引向了华为。

 

华为孟晚舟案件始末

 

孟晚舟是华为公司创办人任正非的女儿,也是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

 

2018年12月,加拿大应美国当局要求,在她从温哥华转机时将其逮捕。

 

美国要求加拿大把孟晚舟引渡到美国接受金融欺诈的指控。

 

今年5月27日,孟晚舟被逮捕544天后,引渡案迎来首次裁决,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最终认定孟晚舟“双重犯罪”成立。

 

意味着她必须留在加拿大参加后期的相关听证,并等待新的审判结果。

 

长达近2年的指控中,唯一的关键材料(PPT)由汇丰银行提供。


2.jpg    

路透社截图

 

早在6月15日听证会上,孟晚舟的辩护律师就提出,美方对这份材料的总结遗漏了重大信息,甚至存在故意误导的行为。

 

7月24日,加拿大法院公开的案件庭审证据材料(PPT),直接指向美国一手操纵案件,汇丰银行参与构陷。

 

同月,孟晚舟的律师提交了关于以“程序滥用”为由的申诉材料,即美国提交的《案件记录》和《案件补充记录》中存在误导性、遗漏和虚假陈述内容,是对美加引渡程序的滥用。

 

以上内容包括汇丰银行提供的那份关键材料(PPT)。

 

法庭将在今天开庭之后要就是否接受这个说法作出裁决,这也是9月28日开庭的第一个议题。

 

明年2月还要举行第二次庭审。

 

然后法官将据此作出裁决,看是否需要终止这个引渡程序。

 

裁决将决定这场漫长的司法之战的走向。

 

9月29日早间,加拿大华为公司对外声明称:引渡程序应该终止,美国提供虚假证据。


3.png

加拿大华为公司声明

 

他们相信,“孟晚舟女士是无辜的,并相信加拿大司法系统能够作出同样的结论。华为公司将继续支持孟女士寻求自由与公正。”

 

孟晚舟的立场是,引渡程序侵犯了她的宪章权利,也是对加拿大司法程序的滥用,因此应该终止。

 

是一把刀子,也是一份“投名状”

 

作为一家建立155年的老牌金融企业,如果不是华为,汇丰银行还是中国人最信赖的银行之一。

 

可是一切,都被汇丰银行的“递刀”举动所打破。

 

在孟晚舟案上,根据美方的说法,孟晚舟在2013年8月与汇丰银行的会议上使用的那份PPT,掩盖了华为与其子公司天通(Skycom)的真实关系。  

 

误导汇丰银行为华为公司向伊朗出售美国设备提供金融支持,犯了金融欺诈罪,并违反了美国对伊朗进行制裁的禁令。

 

汇丰银行则要承担受到美国指控和罚款的风险。  

 

据路透社报道,昨天庭审上,孟晚舟的律师指出,美方仅仅向加拿大有关当局提供了孟晚舟向汇丰银行展示的16张PPT中的4张。

 

遗漏了有关键信息的两页(6、7页),这些信息表明华为并没有隐瞒其与Skycom的真实关系。


4.png


第6页,孟晚舟向Alan Thomas解释了华为与Skycom的关系,承认自己曾是这家企业的董事。


5.png

图源《财经》

 

第7页中强调了华为已将股权转让,孟晚舟也退出了董事会。

 

也就是说,汇丰银行在评估给华为贷款风险的时候得到了必须的信息。

 

华为对汇丰的开诚布公,成了汇丰递向美方的“投名状”。

 

据悉,当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汇丰正深陷美国司法部的调查漩涡。

 

2012年7月,美国参议院发布调查报告,认定汇丰涉嫌帮墨西哥毒贩洗钱,协助转移可疑资金。

 

当年12月,汇丰银行向美国政府支付19.2亿美元的罚金,并与美国司法部达成为期五年的《延期起诉协议》,美国向汇丰派驻了200到400位监控人员。

 

汇丰为了得到“赦免”,才不惜将孟晚舟的PPT交给美方。(路透社报道)

 

成为后者刺向华为和孟晚舟的“一把刀子”。

 

2019年6月,任正非也怒揭真相:

 

汇丰银行一开始就清楚华为和Skycom间的关系;

 

而华为和汇丰之间的邮件也可以证明,这其中还有汇丰银行的LOGO;

 

所有的证据都在,所以并不存在孟晚舟“欺诈”汇丰银行的行为,这是他们赖不掉的。


6.png


在孟晚舟案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让更多中国人认识了这家“百年大行”的B面。

 

起底汇丰,辉煌的一个半世纪

 

汇丰银行的底色并不那么干净。

 

随着孟晚舟案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汇丰银行的黑历史也被曝光。

 

据今融道整理,汇丰银行成立于鸦片战争后期,是由十家英商筹集500万建立的,为的就是贷款给清政府,赔钱给英国。

 

而他们手持的500万资金,本身就是英商在中国卖鸦片赚来的。

 

就这样,靠着贷款给清政府,以及一系列的霸道手段,汇丰成为晚清第一大行。

 

那时候就有了类似孟晚舟案的操作雏形——

 

1883年,汇丰银行帮助李鸿章暗算了当时的中国富商,政敌左宗棠的“钱袋子”,也是汇丰银行的大客户——胡雪岩,直接导致胡雪岩生意崩溃,还被革职抄家。

 

扳倒政敌后,李鸿章在修建天津唐山铁路,又指定汇丰为收款银行;战争借款甚至政府的税收存管,也交由汇丰操办。

 

至此,清政府交出了自己金融的一切筹码,发钞权、关税权和盐税权。

 

在这最鼎盛的半个世纪里,汇丰死死捏住了中国经济命脉。

 

大清发行国债、割地赔款,必须汇丰来主持;

 

大清王公大臣的亿万家产,交给汇丰来打理;

 

中国自己的海关、盐关、汇率主权,统统掌握在汇丰手里;

 

中国的纺织、煤矿、电气、造船、烟草等等实业部门,几乎被汇丰控制的外资公司垄断。

 

甚至它的买办都能官至二品,与王公大臣平起平坐。

 

1903年,发生过一件有意思的事:当时庆亲王在汇丰存款120万两黄金,御史上奏折举报,汇丰拒不配合调查,反倒是御史被撸掉了官帽。

 

于是有了“一等洋人二等官”的说法。

 

民国时期,汇丰又设法拿到了中国盐税主权和货币主权。

 

但在当时,汇丰有一个原则,绝对不扶持中国本土工业。

 

不过只要你是英国人的企业,那一切都好说话。

 

据统计,当时英国在华最重要的48家企业都和汇丰银行有牵连。

 

新中国后,汇丰上海分行在大陆的一切特权都被废除了,只保留外汇、进出口贸易的功能。

 

汇丰在大陆沉寂没落。

 

但在英国殖民期的香港,它过得风生水起。享有发币特权。

 

时任汇丰银行总经理,英国人沈弼,在香港被称为“大班王”。

 

香港还有句俗语:“谁认识汇丰大班,就高攀了财神爷。”

 

沈弼在当时香港金融业拥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1982年,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就香港主权问题进行谈判,时任汇丰银行主席沈弼提出:“英国必须保留管治权,交出主权纯粹是摆摆门面而已。”

 

汇丰墙头草的调性,早有传承。

 

在香港回归祖国前,沈弼曾经教育自己的下属:“两条船,一条是同胞的,一条是外族人的。无论是谁的,我们肯定在那条更安全的船继续行驶。”

 

政权交割后,政府对汇丰银行采取“宽松大量,既往不咎”的措施。

 

保留其在香港拥有发行港币的权力。

 

目前,汇丰75%的业务和90%的利润来自中国。

 

仅2019年,香港为汇丰贡献了120.49亿美元的税前利润,占汇丰全年利润的90.27%;

 

同年,汇丰在中国内地获得了98亿美元的利润,并在中国内地开设了近200个分行。

 

但汇丰并没有因此心存感激,“洗黑钱”的事也一直存在。

 

据今融道报道,乱港废青黎智英等人的海外资金,就是通过汇丰银行的黑金账户层层洗白来的。

 

国安法出台后,汇丰一直装聋作哑,让前香港特首都忍不住发文怒怼它——

 

“这家自称英资的银行万万不能一边赚中国的钱,一边跟着西方国家做损害中国主权、尊严和民族感情的事。”

 

可以说,汇丰从中国敛获财富,却在自身利益面前毫不犹豫的倒戈。

 

据外媒报道,汇丰在墨西哥帮助毒贩洗钱,被美国司法部盯了五年,进行了100多次访谈,审查了超过292000封电子邮件。

 

但是在汇丰提交了针对华为的报告之后,美国司法部主动撤销了对汇丰的洗钱指控。

 

汇丰的首席执行官弗林特表示:“在美国司法部于2017年要求提供与华为关系的信息后,汇丰除了调查合作外别无选择。”

 

黑料远不止于此。

 

2007年,汇丰银行因帮助墨西哥黑手党及毒枭洗钱,被墨西哥政府罚款3000万美元;

 

2010年,汇丰银行近8万名客户的个人资料被泄露;

 

2013年,汇丰银行涉嫌操控外汇交易被处天价罚金;

 

2014年,汇丰银行被比利时指控“严重和有组织的税务欺诈,伪造和伪造记录,洗钱和非法使用金融中介”。

 

据国际调查记者同盟(ICIJ)的分析显示,在2013年至2017年期间,汇丰发现行内账户的可疑交易超过15亿美元,其中约9亿美元与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关。


7.png

国际调查记者同盟(ICIJ)报道截图

 

搜索“汇丰银行、操控外汇、罚金”等关键词,报道比比皆是。

 

“递刀者”等待“审判”

 

从鸦片战争到新经济时代,前后历经150年历史,汇丰银行被媒体称为“列强时代的活化石”。

 

一直活跃在世界金融舞台上。

 

如果不是华为孟晚舟案的曝光,或许大多数国人还将其视为可信赖的国际银行。

 

但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

 

汇丰正在为此付出代价。

 

华为事发后,中国内地不少客户已经开始与汇丰断绝合作。

 

在中国“失信实体名单”系统发布后,不断地有网友呼吁将汇丰纳入其中,彻底锁死其与中国企业的合作通路。

 

显然中国民众对汇丰的信任感已经降至冰点。

 

不过相信就算不在“失信实体名单”中,多数企业也会对其避而远之。

 

受一系列不利事件影响,现在的汇丰无论是业绩还是高管层,都处于持续动荡中。

 

2019年8月,汇丰首席执行官和首席执行官相继辞职。

 

自2020年以来,汇丰控股股价更是下跌超过50%,创下25年来的新低。


8.png

BBC截图

 

汇丰市值较年初蒸发超过6700亿港元,较2018年巅峰期的市值16000亿港币,腰斩一半以上。

 

这足以使汇丰的金融帝国走向崩塌。

 

年中,汇丰银行通过“汇丰中国”发布澄清说明,强调了两件事情——

 

一是表明自己没有背刺伙伴没有出卖华为;

 

二是说自己在中国150多年以来为中国和中华人民做的“贡献”。


9.png


事实面前,诡辩者不会被谅解。

 

今年6月,汇丰重启一系列重组计划,宣布在全球裁员3.5万人,裁员比例将近15%。

 

裁员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受疫情影响,业绩严重下滑。

 

但事实真如此吗?

 

汇丰银行遭遇的连环劫难,与疫情有关,但说到底,疫情不过是一块遮羞布。这一切都是他们自作自受造成的局面。

 

保护客户隐私及财产安全,应该是银行的第一准则。

 

但在华为孟晚舟案上,汇丰银行却递上了一把刀子。

 

参考文章:

《汇丰银行往事》,饭统戴老板;

《孟晚舟案再次开庭 汇丰银行知情与否或有新证据》,科技生活快讯;

《坑了华为的汇丰,要裁员3.5万,报应已经在路上》,樱桃小才女;

《重压之下,汇丰银行忙表态 》,一见财经;

《为什么梁振英紧盯汇丰不放?》,牛弹琴。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