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在线教育“烧”出老大了么?
2020-08-18 20:14

微信图片_20200818201350.png

“一年之计在于暑”,这是教育行业的黄金期。


现如今已至8月下旬,火热的暑期接近尾声,尽管疫情后的这个暑假来去匆匆,但K12在线教育机构们从未停止在这个营销黄金期的明暗战。


“猿辅导”“作业帮”“学而思”“斑马AI”“网易有道”……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个暑假,你总能在公交站、电梯间等各种楼宇和户外广告牌,手机APP开屏、插位,甚至综艺节目和电视剧上看到它们的身影,可谓是刷足了存在感。


无处不在的宣传广告争抢用户心智,背后是在线教育机构们投入成本的急速攀升,这个暑假,仅猿辅导、学而思、作业帮、跟谁学四家投入总额就有45亿之多,远超去年。可见大机构疯狂烧钱的节奏并未减缓。


此外,综合7-8月份,新东方、好未来、网易有道分别发布的2020财年、2021财年Q1季度和2020年Q2季度财报来看,短期内行业烧钱趋势难有改善。


另一方面,K12细分领域仍是关注重点。该学段是网易有道Q2季度主要增长引擎,也是新东方目前六成营收来源,还是跟谁学、VIPKID、51Talk等机构核心业务线,市场潜力巨大。


近五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有关。有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达到3.09亿人,K12用户将达到3765.6万人。


机构的规模化投入,让K12行业渗透率加速提升。腾讯广告发布的《疫情影响下的K12在线教育新市场洞察》则显示,疫情下,K12在线教育目标人群触达渗透率从37.5%上升到到56.7%,还有20%的有待激活的高意愿潜客。


庞大的学生基数及刚性应试需求下的高付费意愿,让K12课外辅导备受关注。下一个阶段,在线教育机构们又会如何布局?是持续“烧钱”还是另有谋划?


头部机构亏损加剧,短期内难有改善

——鞭牛士——


在线教育的火爆让企业线上扩张的成本增加,亏损已成为行业内常态。


要说烧钱节奏最为疯狂的企业,一定有跟谁学一席之地。跟谁学财报曾提及,为了扩大用户规模及提高品牌知名度,企业多次增加了市场推广费以及销售和营销人员的投入。


2018-2019财年,跟谁学营业费用从近2.4亿元增至13.6亿元,销售费用则从1.2亿元增至10.4亿元,增幅高达756%。2020年Q1营业费用则达到9.2亿元,是同期6.5倍之多。


而因疫转型仅1年不到的新东方,在烧钱方面已经与跟谁学不相上下。如今新东方在线的渠道营销获客成本是线下的十倍之多。


新东方CFO杨志辉解释,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用户规模,新东方在线的确将资金大量投入市场推广、广告投放以及营销人员培养,并且增加了K12大班课程方面的投入。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总营收成本上升,2020财年中期占到51.36%。即便如此,俞敏洪仍计划投入更多资源,提供低成本的体验性优质线上课程来吸引新客户。


但烧钱模式能让线下机构重新焕发生机吗?对此,51Talk方面认为,“在线教育并不是线下课程的简单线上迁移,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必须重新设计。”这将直接关联学员的留存复购。


在51Talk看来,实体培训机构若想成功转型,必须要通过优质的教学内容、精细化的管理及高品质的运营实现。因此,实体机构转型线上,无论技术还是运营模式上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网易有道的烧钱节奏也在加速,其Q2季度总运营支出为5.65亿元,同比增长198%,其中销售和营销费用为4.45亿元,同比增长364%。


网易有道CEO周枫表示,公司今年大幅拓展付费用户规模,而第三季度是实现该目标的关键节点。网易有道将通过电视广告和社区广告投放、线上多渠道获客,以及加强用户转化招生三步扩大付费用户规模。


新的挑战在于,随着疫情减缓学校复课,大批学员回归课堂,留存成为新难题。中信建投教育行业首席分析师叶乐认为,仅从触网的学生总量来看,疫情之前接触在线教育的学生可能仅占市场总量5%左右。随着线下机构的复课,即便大部分学生都回到线下,如果有10%的学生留在线上,这个体量也是翻倍增长。


在尚未形成强留存、强复购能力之前,暑假成为各大机构弥补短板的关键节点,也变相的成为机构烧钱的理由。


据媒体报道,这个暑假,仅猿辅导、学而思、作业帮、跟谁学四家的推广预算,总额度就高达45亿,分别为15亿元、12亿元、10亿元、8亿元,远超去年。此外,还有几家新入局者的推广投入在5亿~8亿元之间。相比之下,截至去年7月,该数据仅为30-40亿元。


这与头部头部企业在资金方面的储备实力有关。从融资情况来看,尽管今年教育行业投资一度遇冷,但2020年上半年仍完成了112起融资,总融资金额达到186.03亿元人民币。其中,猿辅导获得10亿美元融资,作业帮拿到7.5亿美元E轮融资。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它们大规模投入的底气。


无论财报数据还是暑期策略,种种迹象表明,行业“烧钱换用户”的逻辑仍在机构之间流行,且短期内不会产生明显变化。


唯一的不同是,其中更多“热钱”正在流向K12领域。财报显示,K12教育是网易有道Q2季度主要增长引擎,该学段正价课付费人数达到32.9万,同比增长238.9%;K12也是新东方目前最主要的营收来源,占比超过六成。此外,跟谁学2020财年Q1季度财报也显示,其核心K12业务线营收同比增长448%。


事实上,就当前形势而言,机构“烧钱”有一定必须要行,毕竟如果品牌不能持续投入,加强对用户“心智认知”的占领,就会迅速消失在友商的猛攻之中。不过烧钱也不是长久之计,掌握持续获客的能力至关重要。


教育机构席卷娱乐市场,K12“正当红”

——鞭牛士——


但机构“烧钱”的方式和路子正在悄然地改变。


营销投放方面,近两年,教育机构与影视综艺节目的结合成为行业新趋势。以作业帮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其合作的剧集综艺近15部,既包括《带着爸爸去留学》《小欢喜》这样的影视剧植入,也有《热血街舞团》《幸福三重奏》等综艺品类植入,还有《神奇的汉字》这种知识性节目,以及《斗罗大陆》等动漫类作品。它甚至还植入了《安家》《向往的生活4》等多部爆款影视剧综中。


作业帮并不是第一个下场上节目的教育机构。还有网易有道、学而思、猿辅导、作业帮、VIPKID等机构,在线上平台进行“刷屏式”投放的同时,也对《叮咚上线!老师好》《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爸爸去哪儿》《少年派》等热门综艺进行了品牌冠名,通过视频化展示快速侵占大众视线。


值得注意的是,冠名少以母公司名义,而是以高途课堂、作业帮直播课、斑马AI课、瓜瓜龙英语等k12课程冠名。机构既希望从影视综艺阵地中挖掘到新流量,还想借此形成强品牌效应,提升市场认知度。


一个例子是,过去一年,51Talk与《王牌对王牌》《中餐厅》《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综艺节目和晚会进行合作。该机构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比方说春季的开学季、秋季的开学季、寒暑假等,我们会做特别的合作,这也是我们的品牌主阵地。”


51Talk相关负责人分析,目前整个市场还处在早期培育的阶段,需要不断投入来引导用户,培育市场。而站在企业角度,目前头部机构在体量上已经非常接近了,需要主动出击,以在市场份额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大家希望在有互联网巨头真正打入到赛道之前,能够尽量巩固自己的优势。


线上渠道竞争激烈,线下渠道也不遗余力。写字楼、地铁站、公交站,甚至楼梯间等生活近场中,也经常看到教育广告的身影。某在线教育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企业去年暑期投放计划中,线上线下广告投入比例是80%+20%,而今年调整成了60%+40%。但整体投入预算同比增加了。


有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互联网巨头的进入,在现有竞争格局下,谁最终谁能胜出,还要回归教育本身。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教研能力,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有流量和科技的加持,可能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此外,在现在同质化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企业还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实现差异化的竞争和先发优势,才能有机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二是在获客模式上的新探索。这方面,51Talk有一定发言权。该机构很少在暑期投放大战中现身,“我们一直以来拒绝烧钱模式。”在他们看来,在课程、产品、师资端不断调整,通过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不断加强内功修炼等提升自己,才是有效方式。


2020年Q1季度,51Talk客户留存率将近80%,转介绍占比做到了将近65%,“转化和留存非常高,证明我们的产品和效果是过硬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强调通过高频学习的方式来提升学习效果,因此学员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即便学校复课,学员也会不断在平台上强化巩固。


学而思网校探索新的获客方法是免费同步习题课。虽然目前低价入口是K12网校获客的常规方法,但该机构则是选择跳出常规打法,通过免费课将用户纳入到自有用户池中,后期再通过精细化运营和服务做转化。


而有道精品课则主要是将9元暑期课作为获客途径的探索。周枫介绍,公司将去年的48元低价课调整为了今年的9元课。“与0元免费试听课相比,9元课既保证消费者有明确的购买意愿,又降低了用户尝试的门槛。我们今年会把9元课的转化率做到15%左右,甚至更高”。


他还表示,针对K12课程,今年下半年的重点是进一步丰富课程、智能学习硬件以及其他教育平台和服务的内容,以便更好地为在线学生群体服务。


在笔者看来,相较于纯运营投入,企业对于获客模式上的新探索,或许才是赢下这场教育持久战的决胜之法。从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上看,未来这块阵地最少能存活三家以上头部公司。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