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以来,苹果在中国区App Store下架了数万款 App,其中不乏腾讯《天天酷跑》与凤凰新闻等大厂产品。这一行为引发了外界的大量关注。
数据分析平台ASO100的监控数据显示,仅6月15日一天,中国区App Store就有22233款App被苹果下架。这其中包括11153个游戏App,占比一半。
按惯例,苹果并不会对外公布一款应用被下架的具体原因。一般情况下,App Store上的应用被下架大多与版权问题有关。但由于苹果近期针对国内App常用的热更新与打赏体系加大了审查力度,这些App被下架也被部分人士认为与苹果新政有关。
今年4月,北京一家名为达晓的律师事务所对外宣布,召集遭苹果App Store下架的App开发者,通过法律手段发起针对App Store的涉嫌违法和侵权行为的集体行动。
这样的行为也在业界引发了炒作的质疑,在今年4月的公开召集声明发出后,达晓律师事务所于8月7日再度召开发布会,向外界透露了对苹果发起维权行动的原因与诉求。
负责这一行动的达晓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林蔚律师在发布会现场表示,苹果公司运营的App Store应当被定义为「iOS系统下的智能终端应用程序销售平台」,其利润相当于整个手机行业总利润(包括硬件和软件)的15.51%。在这一相关市场,App Store具有绝对的市场支配地位。
针对苹果App Store下架应用的行为,林蔚律师表示,苹果公司单方面认定开发者违规,不提供救济措施,并不合理。此外,针对版权类的投诉,苹果对中国与美国的权利人的态度完全不同:中国权利人需要用英语向苹果公司发出申请,并提交复杂的材料;而美国权利人投诉的流程则十分简单,甚至无需向苹果公司自证清白。
而对于目前颇受争议的「苹果税」问题,林蔚律师认为,用户直接实施的打赏行为应当被视为赠与,苹果不应抽成。此外,苹果从未公布过如何界定无需抽成的实物产品与需要抽成的数字产品的具体区别,也并未对30%的抽成比例做出解释。苹果打赏抽成的合理性存疑。
综上,林蔚律师认为,苹果公司运营的App Store存在以下滥用行为:拒绝交易,无正当理由下架App可视为苹果拒绝App开发者与用户进行直接交易;差别待遇,对中美两国权利人差异化对待。此外,苹果App Store还存在搭售(无第三方支付渠道,强制推广自己的系统)与定价过高(30%的抽成标准无合理依据,无磋商程序)的问题。
最终,该律师事务所得出结论,苹果应向第三方手机开放iOS系统,除非苹果公司有切实的证据证明某个应用程序销售平台存在安全隐患。此外,iOS系统应向第三方支付系统开放,并对下架App等行为明示理由并提供申诉等救济措施。
针对外界广泛关注的打赏抽成问题,达晓律师事务所认为,苹果应纠正对于打赏的定性,取消抽成,并对30%的抽成比例说明理由,并建立协商议价机制。
据悉,达晓律师事务所将于8月8日正式对外发布调查报告,并正式向门国家工商总局与国家发改委递交举报函,发起对苹果的投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