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共享单车正在消灭通勤市场,这家电单车厂商坐不住了
Bianews 2017-07-10 17:56

「去年下半年出现的共享单车,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变革了整个自行车产业。为此,我们制定了一个战略,公司无论如何都要加入共享单车领域。」 

 
这是云造科技CEO邱懿武在一次媒体沟通会上的演讲内容。在成立至今的四年时间里,这家来自杭州的智能出行创业公司缔造了「云马」这一智能电单车品牌,并推出了五款形态各异的电单车产品。 


 
如果没有共享单车的突然闯入,云造也许依然会将自己的业务定位于「智能短途出行工具」。根据其官方资料,在成立至今的四年时间里,云造科技一共卖出了5万辆电单车。尽管销量看似不高,但在助力电单车这个至今国内仍算冷门的行业,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业界领先水平。 

 
但2016年下半年共享单车横空出世后,云造的传统业务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云造科技CEO邱懿武回忆,当时云造科技做了一份调查,一些城市居民短途出行的需求被共享单车极大地满足,这也意味着云马电单车在通勤领域的市场空间受到了挤压。 

 
但与此同时,云造科技也开始了另一项实验。他们实验性地制造了一批电动滑板车,贴上二维码投放线下。在完全没有市场推广与引导的情况下,一些用户会自发地扫码使用这些车辆。对于路面上突然出现的新鲜产品,这些用户已经养成了寻找二维码并扫码使用的习惯。 


Image title


在这样的背景下,云造科技开始尝试转型共享出行领域。但他们并没有采用市面上共享单车企业常见的模式,研发车辆与配套系统并投入线下运营;而是选择留在幕后,开发了从共享电单车、换电桩、充电桩到运维系统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在这套解决方案中,核心产品共享电单车的设计来自云造旗下的云马电单车产品,换电桩、充电桩、电子围栏与客户端、后台管理系统则为云造科技后期开发。据云造科技CEO邱懿武介绍,这套解决方案中的绝大部分产品均由云造科技自行设计完成。 

 
其中,云造科技团队提出的基于电子线圈的电子围栏解决方案,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可以在1秒内迅速判断车辆是否在指定停车点内,且距离误差不大于5厘米。这一技术可以解决目前共享单车混乱摆放的难题,且无需为每一个停车位安装停车桩。 

 


在此之前,这种线圈电子围栏解决方案主要运用在机器人和自动物流方面。此次投入云造的智慧出行解决方案,是该技术在共享出行领域的首次运用。 

 
除此之外,云造科技还发布了与共享单车产品配套的智能化运营系统解决方案。运营人员通过大数据捷运后台的计算,可以有效指导运维人员调运车辆,实现潮汐时段的车辆供给平衡。 




据云造科技CEO邱懿武介绍,云造科技的这套共享电单车解决方案将主要面向大型智慧园区与旅游景点。针对旅游景区,云造科技可以提供整套打包服务。而在社区与智慧园区,云造科技可以通过BTO(建设-移交-运营)的方式完成建设。 

 
邱懿武认为,目前国内一线城市的共享单车市场已经饱和,但二三四线城市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共享电单车将会成为普通共享单车的一种重要补充,在未来的整个共享单车市场中占据10~20%的市场份额。 

 
「很多骑过共享电单车的人都不再愿意骑共享单车了,对于很多年轻用户,电单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共享单车领域的消费升级」邱懿武在媒体沟通会现场介绍,「我们未来会全力转型共享出行领域的To B企业,个人业务仅保留个性化定制服务。」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