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00后陈禹恒、李昕泽倒在2019年:创业像过家家,官腔十足,产品短命
2019-12-30 16:26


文 · 志平

有诗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互联网江湖从来不缺少标签和故事,而年龄在这几年迅速成为互联网创业圈最为惹眼的标签,从90后到95后再到00后,似乎每一批新生代都有很多“明星创业者”出现。他们像极了舞台上各色标签鲜明的角色,被叫好,被臭骂,被唏嘘,最终大部分泯然众人。



有人会说,为什么之前没有人追捧80后、70后?因为正是他们构建了当今的互联网江湖,并制定了规矩。曾经,90后、95后创业者被看做是挑战格局的存在,但很多死在了路上,或本就是一出闹剧。


如今,要看00后的了……


一样的套路,一样的“狂妄”

 ◆

鞭  牛  士

◆ 


不知你是否听过陈禹恒、陈禹容两兄弟,以及他们自研的00后社交产品H3Y!?没听过没关系,胡润百富在9月底公布的《2019胡润Under30s创业领袖》榜单中,陈禹恒的名字就在其中,而胡润百富给给出的说明是:首位上榜的00后创业者,年仅15岁。



按理说,被胡润百富一类的权威媒体收录进旗下榜单,应该值得夸赞一番,但实际情况是,陈禹恒也没有逃过过分强调年龄标签的创业者的通病——雷声大雨点小。


两兄弟的其社交产品第一次被大众知道是源于湖北卫视的一档创业向综艺节目《你就是奇迹》,当时,两兄弟面对多位投资人给出了300万人民币的融资目标,出售30%的股份。


胃口不小,但当时在场的投资人似乎并没有那么看好。尤其是黄舒骏,直言“如果这么小的年龄就能做成一款产品,管理好一个公司,那他们将会是新的人类物种”,而后,乐嘉将其翻译成了更直白的话:你们能成功,母猪能上树。


最终,黄舒骏不幸言中。


天眼查的公开信息显示,H3Y!的运营主体“上海禹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李瑜、陈曜二人,而在公司不长的变更记录中也从来没有出现过陈姓两兄弟的身影。此外,无论搜索陈禹容或是陈禹恒都无法搜索到相关的工商信息,即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与二人有关系。


有一个情况需要说明,《公司法》对法人年龄虽然没有特别明确限制,一般情况下需要年满18岁。但这并不妨碍00后的陈氏两兄弟成为公司的股东,目前的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从法律角度上来说,禹容网络从一开始就和他们没有关系。



那么,李瑜、陈曜又是何人?


公开资料显示,李瑜原为盛大游戏CEO,被业内称为“游戏女王”。盛大游戏成功上市之后功成身退,与丈夫一起创立禹容网络,旗下包括她的主要创业项目——专注母婴的优谈网络。公司创立伊始,李瑜就担任公司CEO,丈夫陈曜担任董事长。


而陈曜也非等闲之人,曾先后在微软、快钱、诺亚舟等公司高层任职,后创立上海和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更重要的是,两人共同生育了两个孩子。


此外,网上还有陈氏两兄弟在“BAT俱乐部精英峰会”上演讲的照片和报道,一本正经有模有样。不过,千万不要被这个主办方的名字吓到。虽然带有BAT,可他们貌似和三家巨头没有太大关系,其官方微博注明,他们是一家创业服务机构。而且,微博早在2017年就停更了。



据他们二人在节目上的介绍,H3Y!这款产品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吸引了80万的用户。按理说,论用户量和目标用户、创意来说完全可以在一个垂直领域活下去,甚至能活得的相当滋润。


可结果却不如人意,如今,H3Y!的官网虽然可以打开,可以通过二维码下载产品,但无法在APP上登录或注册,打开几秒就会闪退,无法正常使用。


此外,这其中还存在一些数据上问题。根据七麦数据的统计,H3Y!在安卓市场和苹果市场(预估)的累计下载量分别为20981和3328(从2016年1月开始),距离80万还有很大很大很大的差距。数据造假,可是上一批创业者玩剩下的伎俩。



而H3Y!的官方微博也早已在2018年停更,最后一条微博下面,同样有评论在反应无法注册的问题。此外,他们的官方QQ群也一并消失,官网给出的QQ群目前只有一人,而且看起来和产品或陈氏兄弟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就此认定H3Y!已经消失,或许你会没有什么感觉,但如果告诉你,这款产品曾号称获得了KTB、阿里巴巴的千万美元投资,你是不是会觉得稍微有些可惜?只是,在KTB官网所列的被投企业或产品名单中并没有H3Y!的身影,倒是有李瑜的优谈网络。




既然存在如此多的疑点,既然产品已经不可用,为什么胡润百富还将陈禹恒列入榜单之中?其中原因或不为外人所知,但有一个类似的例子:所有权数次易主的《福布斯》旗下的《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这几年经常有一些奇怪的人上榜,其中包括波厂孙宇晨和红芯浏览器创始人高婧。


陈姓两兄弟的套路其实并不算高明,而且也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效应。相比之下,同为00后的喻言可就要知名的多。


喻言的出名源自其参与的综艺节目(芒果TV《放学你别走》)以及她那句“把马云和马化腾放在一起搅拌就成了诺亚大陆”“当我拿着几十、上百万投资的时候,很多成年人还在玩《王者荣耀》,过着十年如一日的生活”。


在《放学你别走》之前,喻言还上过《合伙中国人》,在台上也曾遭到多位投资人的质疑,但最终还是李国庆伸出橄榄枝,称要投资100万,占股8%。


喻父在之后的释疑中曾表示,之所以喻言实际控制的广州诺亚科技的股东名单中,当当网认缴只有4.2万,是因为公司注册资本为104.2万,4万多做股本才能达到4%的股权占比。而当当的投资款项分两批到账,第二批50万要等到平台上线运营。




不过,这4%的占比和当初约定的还是相差一半,如此看来,平台启动运营才会到账的50万貌似石沉大海了。但是,诺亚大陆的电商平台其实早就上线了,只是……销量接近于零。



从鞭牛士的观察来看,诺亚大陆的官网依然可登陆,所谓的共享商城也在其官方微信企业服务号的菜单中。只是,浏览一遍商城上的热门商品,评论几乎全部为零,有一两个评论的,看起来也像是请来的“水军”。




更让人意外的是,官方微信企业服务号的更新只截止到2018年,且总共只推送了八篇文章,官方客服微信也无人回复。官方渠道尚且这样,更不要说喻言她本人的微博了。


此外,喻父之前在采访中表示,喻言在后期曾将诺亚大陆的品类缩小到民宿,还曾取得一些不错的成绩。如今,喻父所说的民宿无论是小猪还是携程上都无法搜索到或正常下单入驻。




或许,诺亚大陆真的已经花完了那150万的创业资金(100万投资和50万奖金),就像喻父说的那样,“花完这些不成功就停止创业,做早期投资的VC也理解其中的风险”。估值1250万的诺亚大陆,或将就此戛然而止。


平心而论,如果放下一些成见,陈氏两兄弟和喻言也算是做出过产品的创业者,他们有产品,知道融资,会去宣传产品包装自己。虽然某些言语狂妄了一些,简单粗暴了一些,但依旧在创业者的范畴之内,而号称“首位00后CEO”的李昕泽倒更像是在玩创业过家家。


和上面两位00后相比,李昕泽倒是没有上过什么像样的创业类综艺,也没有机会说出要拿百万、千万投资的机会,而是通过梨视频曝光,并依靠一句“三四十岁的老一辈人不了解互联网”引出雷军抖三抖而成为当时的热点人物。


热点归热点,李昕泽倒是泰然处之,而且你无论怎么查,都不会像前面两位00后创业者那样,发现其背后有相关的行业资源做推动。


可对于李昕泽来说,没有资源可以自己创造啊。


当年李昕泽刚刚被外界熟知的时候,他被外界定义为超级QQ群管理员(通过300人的QQ群沟通公司事务)、抄袭者(拳头产品涉嫌抄袭)。这一两年却很少有人会提起他,也可能压根就没人再想起过,可李昕泽和崇才科技却没有像上面两位那样无声无息的消失,而是依然坚挺、活跃。


所谓的活跃是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推送企业PR稿,所谓坚挺是他们依然在不断的推出各种不同领域的产品。


在李昕泽还是明星人物的时候,崇才的PR稿风格就被吐槽过,当然,前提是那真的算的上是一篇PR稿。如今,他们依旧延续这那种风格,在微博,在媒体平台(自媒体账号)都留下了崇才略显滑稽的文稿。相应的,这些稿件都来自于李昕泽的一些“活动”,比如“视察”幼儿园,比如“考察”天津等城市,比如入选《法制周末》70年70人等等。


放一些感受下。




官腔十足也就罢了,崇才内部也不走寻常路,其职位并不是按照传统公司体制来命名,而是以XX主席、XX部长自称,而且部门类别全部是类似环保、经济之类,不了解情况的可能会惊掉下巴。


此外,为了宣传,李昕泽这两年可没少下功夫,曾自称受邀参加“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甚至还把自己都放到了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上。



时代广场大屏这事有必要说明一下:如果你是同行或者企业的管理人员,并且手里面有至少一两个来自X鸥网或者类似网站、平台的人,基本每年都会在固定的一段时间内收到邀请贵司领导登上时代广场大屏的广告,费用在几千块左右。


虽然花得钱不多,但面子挣足了。


当然,李昕泽也并不只是忙着写写新闻联播、任命几个部长来过家家,实事也有在办。比如,支持洛阳政府举办的华服旅游周、推出自制访谈节目以及智能果皮箱。


猫桌面曾经被看做是崇才的主力产品,版权纠纷之后该产品渐渐消失。另一款产品“萌狼输入法”也在后来被曝是盗用的汉飞滑动输入法的内核。而崇才课程表、TinyEye都有抄袭的嫌疑。如今,智能果皮箱成了他们又一个“拳头产品”,此外,还有一款模拟软件。


据知乎用户的爆料,这款模拟软件原是崇才科技前身“崇才工作室”“中州工作室”“凌海工作室”的主要产品——一款德国开发者制作的巴士模拟游戏开发模组。


总之,李昕泽表面功夫越做越足(虽然质量不怎么样),但任何一款产品拿出来都经不住推敲。能不能翻身,就要看智能果皮箱了。




不过,和此前的软件产品一样,所谓“崇才科技的智能果皮箱”,实际另有所属。


根据大河报的报道,8月份洛阳街面上出现的约300个智能果皮箱全部出自25岁的杨鹏程之手,成本约20多万,这笔款项出自其名下的文创公司。


通过查询工商信息,洛阳市确实存在法人为杨鹏程的文创公司,但已被注销,目前他是洛阳某科技公司的法人及执行董事和总经理。




剽窃、剽窃还是剽窃,即便包装得再好也无法掩盖李昕泽枉为创业者的事实。


作为新生代的后辈,一些被广泛关注的00后创业者竟然都存在数据虚报、产品剽窃等失信行为。连基本底线都无法遵守,又何谈成为同龄人的创业代表,更不要说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


相比之下,口出狂言倒显得没那么让人不适了。


不过,李昕泽的被关注度要比陈氏兄弟、喻言低几个量级,虽然他和崇才科技依然在微博、媒体平台上踊跃发文,但真正驻足人的不到十之一二,不要说留言了,连点赞都没有。如此这般,配上官腔十足的文稿,倒真像是在认真的过家家。


年龄标签从来都不是核心要素

鞭  牛  士

◆ 


从90后创业者开始,年龄标签似乎成为创业者身上最被关注的地方之一,这种现象始于双创时期,也是第一批90后创业者“口出狂言”被推到台前的时期。时至今日,年龄标签对于外界依然有很强的吸引力。


不过,在一些投资者看来,年龄标签从来都不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维度。


凯泰资本高级投资经理言振羽对鞭牛士表示,创业者年龄标签只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因素,并不会影响投资方对项目及团队的评定。不过,年龄、背景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团队适合做什么,能够理解哪些用户群。做投资,尤其是早期投资,项目、团队的软性价值对投资人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年龄。


有类似想法的不止一家,另外一家投资方也对鞭牛士表示,年龄是客观存在的,无法回避。但这并不是核心的判断因素,经验和心智成熟度才是标准之一。当然,也要看项目所处的行业。


无论怎么样,当下的00后都不应该被当做一个成熟的创业者来看待。尚未成年,心智未熟,独立运营一个项目尚且困难,更不要说运营一个企业以及具备必要的融资、抗压能力。之所以这些经不起推敲的创业者被推到台前,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幕后,或是至亲,或是资本。


长江后浪推前浪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并不表示所有的后来者都是优秀且值得肯定的,李昕泽、陈氏兄弟、喻言等所谓的00后创业者有的属于投机取巧,有的属于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吸引外界关注的,是年龄与收入、经历、言论之间巨大的差异感。


从这些00后创业者身上不难看出,通过综艺等公众性节目曝光,并说出一些惊人话语是他们的一贯“套路”。如今,面向低龄群体的这类节目依旧在不断的向外界输送着极具“看点”的00后“标杆性”人物,比如《少年听你说》。


曾经在《奇葩说》亮相并自称月入十万的公众号运营者木汁,来到《少年听你说》之后,月收入变成了二十万,中间仅时隔一年左右;白帽子张锦沛翀,自称月入千万,盗过QQ号,修复过ATM机的漏洞,协助公安处理过网络诈骗、传销等,但有网友在评论中表示他收钱不办事;还有张昕泽,曾在这个节目上自称公司已实现盈利,且在青少年群体中“他们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不知从何时开始,这些尚未成熟的祖国花朵成了大众消费品,过于张扬的文案台本让这些人成了节目收视率的保证。而对于这些00后来说,一次次曝光并被催熟,并不见得是一次有多少积极影响的人生阅历。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