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晚,阿里巴巴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本季度,阿里营收2478亿元,同比增长5%,假如不考虑高鑫零售、银泰这些已经卖掉的业务的影响,同比增长率为15%。
营收增长可圈可点,但利润层面很不乐观。本季度,阿里经营利润暴跌85%至54亿元,同比少赚近300亿;经调整净利润为104亿元,同比下降72%。主要原因,自然是外卖业务太过烧钱。
截至发稿,阿里巴巴港股股价报157.8港元,今年以来上涨94.7%,市值3万亿港元,市盈率18.82倍。
上个季度,阿里调整了业务部门的划分,目前主要由4个板块构成:中国电商、国际电商、云智能、所有其他(包括盒马、菜鸟、阿里健康、虎鲸文娱、高德、智能信息、钉钉等业务)。淘宝闪购+饿了么,被称为即时零售,放在中国电商下面。
分业务来看,中国电商业务本季度营收1326亿元,同比增长16%;国际电商业务营收348亿元,同比增长10%;云智能业务营收398亿元,同比增长34%;所有其他业务营收630亿元,同比降低25%。可以说,AI+云已经成为阿里新动能。
一面是即时零售的重金投入,一面是云智能的高增托底,外卖和AI成为阿里三季度的两个关键词:
三季度,即时零售业务实现收入229亿元,同比增长60%,环比增长55%,线下门店加速融合即时零售平台,目前约3500个天猫品牌线下门店接入即时零售,推动淘宝APP月活提升,同时带动客户管理收入的增长;云智能业务营收398亿元,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19%。这一业务的增长主要由公共云业务收入增长所驱动,AI相关产品收入保持强劲势头。
聊一聊外卖三巨头。

从二季度到三季度,这场外卖大战格局已经出现分化,阿里市值3万亿港元,年内股价涨94.7%,资本市场为其 “外卖+AI” 新故事买单;而美团、京东市值分别为6005亿港元、3583亿港元,年内股价均为下跌。
利润侧,本季度阿里经调整净利润104亿元,同期京东为58亿元,而美团二季度仅为15亿元,阿里暂时成为赢家。(转载自定焦One)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