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2日,Meta证实计划对旗下人工智能部门裁减约600名员工,旨在通过减少管理层级、精简组织架构,以实现更灵活、更迅速的运营。
此次裁员被Meta内部视为一次“战略重组”,主要目的是解决其AI部门被认为过于“臃肿”的问题 ,并提升效率 。Meta AI部门的负责人、首席AI官汪滔(Alexandr Wang)在裁员备忘录中阐明了调整的逻辑:“通过缩小团队规模,我们能减少决策所需的沟通环节,使每位成员承担更大责任并获得更广的施展空间” 。
01
裁员范围与员工补偿
Meta AI部门的负责人、首席AI官汪滔(Alexandr Wang)
此次裁员主要集中在Meta所谓的“超智能实验室”(Superintelligence Labs,MSL),受影响的员工分布在AI基础设施部门、基础人工智能研究部门(FAIR)以及其他产品相关职位。受影响的员工被鼓励申请Meta内部的职位,据报道通告期一直延续到2025年11月下旬。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裁员并未波及Meta在今年夏天新招募的顶尖AI人才,特别是TBD实验室的员工,该团队致力于构建“超智能”并管理大语言模型。这些新人才由汪滔负责管理,在裁员中得以幸免,凸显了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对这些“高价新招募人才”的重视程度已胜过原有员工。
本轮裁员被视为Meta试图持续精简部门,并进一步巩固汪滔在公司AI战略中主导地位的举措。裁员后,Meta超智能实验室的员工总数将降至3000人以下。
在被裁员工的安置和赔偿方面,Meta采取了过渡性安排:公司已通知部分员工,他们的正式终止日期定于11月21日。在此日期之前,员工将进入“非工作通知期”。在此期间,尽管员工的内部访问权限将被移除,且无需继续履行任何工作职责,但公司允许他们利用这段时间在Meta内部寻找其他职位。
为了协助这一过程,Meta正在努力帮助其中大部分受影响的员工在公司内部重新匹配岗位,并组建了一支专门的“招聘突击队”(tiger team of recruiters),以通过加速招聘流程来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职位 。在经济补偿方面,公司承诺向被裁员工提供16周的基础遣散费,外加每完整服务一年额外支付两周工资的补偿,但该总额会“减去裁员通知期”。
02
资深研究员离职:田渊栋证实被裁
在公司内部,此次战略性裁员也波及了资深核心员工。Meta研究员田渊栋(Yuandong Tian)在社交媒体X发帖证实:“我和我的部分团队成员今天受到裁员影响。欢迎联系。”田渊栋曾任Meta FAIR团队负责人,是MSL的重要科研支柱之一。他的离职标志着Meta最具学术影响力的AI科学家之一正式离开公司。

他的同事、Meta研究员朱泽园(Zeyuan Allen-Zhu)随后转发了这一消息,并引用唐诗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惋惜之情。这被视为Meta内部AI研究群体一次“意外的离散”。

澎湃新闻向田渊栋证实了离职。他透露此前已经在寻找外部机会,Meta这次裁员赔偿了他八个月的薪资。
Meta首席AI科学家杨立昆(Yann LeCun)在裁员发生的同一天秀出与吴恩达合照,同时发帖与之前广受诟病的Llama 4项目切割,他表示,除了间接参与Llama-1的开源推广,自2023年初以来,Llama2、3和4一直由TBD实验室负责。他本人仍在FAIR工作,致力于研究超越大语言模型的下一代AI系统。

看起来有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味。
03
被裁员工已遭竞争对手疯抢
行业观察人士普遍认为,Meta此次AI部门裁员事件,折射出当前科技行业对效率的关注度持续提升。人力资源顾问布莱恩・德里斯科尔(Bryan Driscoll)表示,此次裁员“并非依据员工绩效”,本质是“为取悦股东而推进的战略重组”。他进一步指出,这一现象也说明 “AI领域的研究正逐步让位于快速开发与落地应用”。
田纳西大学讲师亚历克斯・比恩(Alex Beene)则明确,裁员的目标群体聚焦“遗留研究团队”,背后核心原因在于行业发展趋势中“研究正让步于快速开发和实施”。伦敦商学院讲师丽贝卡・霍姆斯(Rebecca Homkes)则给出不同解读,她认为此次调整更偏向“结构性转变”,是企业在AI领域初期探索后,对分散的多个业务单元进行整合或精简的正常举措,并不意味着Meta会“收缩”在AI领域的投入力度。
Meta AI部门裁员消息公布后,其超智能实验室(MSL)的受影响员工迅速成为行业竞争对手及初创企业的“争抢目标”,多位行业人士及企业相关人员纷纷主动抛出工作邀约。

其中,英伟达高级AI研究科学家范麟熙(Jim Fan)公开发帖称,其所在团队正开展招聘工作,岗位覆盖视觉领域、大语言模型/视觉语言模型(LLM/VLM)、扩散模型、强化学习(RL)及软件工程师岗位,还特别提及“在这样的‘寒冬’里,我们实验室已为大家准备好‘热乎乎’的高性能GPU(图形处理器)”,暗指英伟达拥有充足的算力资源,以此吸引被裁人才加入。
在田渊栋宣布离职的帖子之后,OpenAI、XAI、Anthropic等等都在喊“Join us”。

04
战略调整与巨额投入背景
此次裁员发生在Meta积极调整其AI策略、并急于追赶OpenAI和谷歌等竞争对手的背景之下。此前,扎克伯格对Llama 4模型发布后的市场反应感到“沮丧” 。
为重启AI进程,Meta在今年夏天进行了大笔投资,包括对Scale AI投资143亿美元,并引进汪滔担任首席AI官。随后,公司成立了新部门——Meta超智能实验室,该团队由汪滔和前GitHub首席执行官纳特·弗里德曼(Nat Friedman)共同领导 。
在Meta内部,各团队一直在争夺GPU使用权,组织的部分部门被视为臃肿,因此高层正在围绕更小、更密集的人才团队进行整合。直白地说,像FAIR这样做广泛研究的团队会失去人员,而那些专注于小模型、拥有GPU并负责交付产品的小团队则会获得更多话语权。
尽管进行了裁员,Meta仍在向基础设施项目和人才招聘投入数十亿美元。该公司预计2025年的总支出将在1140亿美元至1180亿美元之间,提高了此前预期的下限 。Meta表示,其AI计划将导致“2026年的支出同比增长率高于2025年的支出增长”,预计支出数字将持续增加 。
附录:
首席AI官汪滔备忘录全文:
今天早些时候,我们对MSL进行了调整,目的是让团队成为业内最敏捷、人才密度最高的组织 。通过缩小团队规模,我们能减少决策所需的沟通环节,使每位成员承担更大责任并获得更广的施展空间 。
做出告别同事的决定从来都不容易。这些被影响的员工才华出众、工作勤奋,为我们的AI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北美地区受影响员工已收到通知,欧洲和中东部分成员正在磋商中。
我们正在协助大部分受影响的员工在公司内部重新匹配岗位,并组建了一支专门的招聘小组,帮助他们通过快速流程进入新的角色。
此次调整绝不意味着削减投资。相反,我们将继续招募行业顶尖、AI原生背景的人才。我们的目标是让MSL行动更快。我们对正在训练的模型、雄心勃勃的算力规划以及在建产品充满信心,并坚信我们通往超级智能的道路。(转载自腾讯新闻)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