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从小红书正式成为大厂,再聊互联网大厂的标准
申妈的朋友圈 2025-10-20 10:00

10月17日,小红书宣布上调员工期权价格至25美元/股,以行权价2美元/股计算,员工每股收益为23美元。

据媒体报道,小红书上一次公开融资是2021年11月(最近几次估值变化都是老股转让),淡马锡、腾讯领投,阿里巴巴、天图投资、元生资本等老股东跟投,该轮融资后,小红书的估值达到200亿美元,员工每股期权收益为10美元。据此推算,小红书最新的估值将达到460亿美元,超过市值412.8亿美元的百度和406亿美元(港币3154亿)的快手,正式跻身“互联网大厂”行列。

图片

作为一个专有名词,互联网大厂是很难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的,毕竟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心目中互联网大厂的名单。但在我来看,互联网大厂必须满足两个标准:第一,是互联网,也就是说,他的主要业务在互联网领域,主要收入也是互联网;第二,要足够大,业务类型多,市值(估值)大,员工人数多,薪水高,这些要素都得在一定水平之上,才能称得上大厂,而不是中厂,小厂。

因为第一个标准,所以小米、华为不算互联网大厂,你可以说小米是手机大厂,汽车电厂,但不能说他是互联网大厂,毕竟互联网业务知识小米业务中很小的一部分;华为则是IT大厂,通信大厂,甚至汽车解决方案大厂,但偏偏不能是互联网大厂。同样的道理,为什么我不认为网易是互联网大厂,也是如此。虽然它有门户网站、音乐、邮箱等业务,但真正撑起网易业绩,占据网易80%收入的来源是游戏,而游戏和互联网行业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第二个标准,则是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不是大厂的理由,比如微博(包括新浪),虽然微博是一个很好的社交媒体,但微博业务比较单一,同时,近几年受到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其他社交媒体和短视频的影响,收入一直不是很高。根据2025年8月14日的最新财报,微博2025第二季度的营收是4.44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2亿元,而快手同季度的营收则是350亿元,截至10月20日上午10点,微博的市值只有27.39亿美元,只有快手的1/16,这样的公司体量显然是不能算大厂的。B站的营收和市值虽然比微博好不少,但目前的情况,离大厂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这里面有个例外就是携程,根据最新财报,2025年第二季度,携程营收148亿人民币,利润48.8亿,最新市值为458亿美元。这个数据超过百度和快手,但一般来说,外界都不把携程作为互联网大厂。理由是虽然它的财务数据很好,但这家公司专注的领域还是相对细分,属于闷声赚钱状态,同时,在从业者中被提及的次数不多。还有一点就是,携程员工的收入水平跟目前的主流互联网大厂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就是小米和网易不是互联网大厂的原因之一)。

目前,中国互联网行业有11家大厂,根据他们的市值(估值)大概分档如下:

第一档:字节、阿里、腾讯(市值>2000亿美元)

根据最新的期权回购价格,字节的估值约为3300亿美元(人民币22000亿),阿里(市值3986亿美元),腾讯(5.68亿港币,折合美元7311亿),社交、短视频、电商这三大互联网主流赛道中的No.1,同时在云计算、AI、协同办公等领域占据很好的位置,员工人数众多(10W+),同时,员工的职级和薪资体系也是大厂的标杆,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厂,或者说“巨厂”。

第二档:拼多多、美团、(500亿美元<市值<2000亿美元)

拼多多(1824亿美元),美团(5873亿港币,折合美元756亿),拼多多虽然不是第一,但在国内电商、跨境电商以及社区团购领域均抢占了不错的位置,同时,以相对少数的员工(1W+)创造了超高的价值,是众多大厂模仿的对象;美团作为即时零售(到店团购、外卖到家)领域目前的王者,虽然受到了抖音到店和淘宝闪购的冲击,但目前还属于守城阶段,也意味着他还是王者。

第三档:百度、快手、京东、滴滴、小红书(300亿美元<市值<500亿美元),外加一个蚂蚁集团

虽然百度、快手、京东的市值曾经达到过1000亿美元,滴滴刚上市时期的市值也在700多亿美元,但持续的时间相对比较短,目前基本维持在300-500亿美元之间。其中百度经常为外界成为“互联网大厂守门员”,不过能成为标准,也是一个能力(手动狗头)。滴滴退市后,目前在粉单市场的市值约289亿美元,但这个数字显然不能完全代表滴滴的实力,毕竟他2025年第二季度的营收为564亿,比百度、快手还要高一些。

逻辑上,最新估值在6350亿人民币的蚂蚁集团也属于这个区间,但由于蚂蚁集团上市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现在也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而且,蚂蚁集团专注互联网+金融,跟其他互联网大厂的主营业务区别较大,因此也归在第三档。

虽然,互联网大厂有这个所谓的分档或者分层,但从职级对标以及员工跳槽的角度来看,基本没太大影响,从第三档的百度、快手跳槽到第一档的字节、阿里,也完全不会有问题。(转载自申妈的朋友圈)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