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磅,腾讯于今天(10月14日)正式启动“腾讯青云奖学金”,每人20万人民币现金,外加30万元的云异构算力资源。
注意,本次的激励金额,不是常规项目奖励的几千块,也不是安家费的几万块,而是几十万,真金白银!而归属方式也很直接,20万完全是现金,不是期权,也没有大饼,没有归属时间,拿到手就能花。
也就是说:
可以拿这20万开发个小型AI应用,前端+后端全搞定,还能剩下MVP的市场推广费,圆自己一个AI创业梦。
或者购买几张高性能的GPU,再配上服务器主机,用于模型训练和推理,显著提升计算效率,提升科研进程。
甚至搭建个人技术实验室,采购传感器、开发板等硬件设备,把算法构想落地成实物原型,让创新从代码变成可触摸的成果。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次的青云奖学金中还有30万元的云异构算力资源。据说可以供最前沿GPU实例24小时不间断使用整整3个月,实际可根据科研需求灵活配置算力方案。
这跟「AI副本免费刷」没什么区别了,如果科研成果真的因此而诞生,对个人履历的帮助毋庸多言。
除了奖金方面,青云奖学金的配套研发及算力资源也多,这背后全完是对科研人才的尊重,因为创新是试出来的,科研是需要算力作为养料的。
有了这些充足算力,对科研人来说是一种“AI科研自由”,这跟老百姓的“面包自由”一样,对科研者意义重大。尤其是腾讯还有大模型的多元应用场景,借以实现学术科研与落地的平衡,理论和实战兼顾,可以给到人才科研话语权。
其实仔细想想,腾讯今天这波操作不只是发钱和资源,更像是在给科研人才搭了个“无压力搞创新”的全栈舞台,把大学实验室搬到了大厂里 ——同学们依旧是那些同学们,但不用为钱纠结,不用为算力发愁,还能借着腾讯的场景把研究落地。
而这对行业也是个信号,大厂抢人才早不是只拼薪资这么简单了,而是比谁能给人才更适合生长的土壤,既要哄着人才还要提供环境,最终受益的还是那些想沉下心做科研的人。
对腾讯自己来说,今天投入的 50 万,可能明天就会催生出一个新的技术突破,反哺到产品和业务里,这和科研人也是双赢的结果,比单纯的短期福利要高明得多。
青云奖学金今日已开启报名,11月初将截止报名,对“鹅厂”光环感兴趣的人才,可以在PC官网投递了,令人心动的激励就在眼前~
(转载自大厂日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