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realcommercial报道,澳大利亚的零售业中心正陷入危机,这种震动正在动摇商业地产市场的根基。
拥有 124 年历史的标志性百货商店迈尔 (Myer) 是几代澳大利亚人购物的象征,如今正面临生存威胁,其最近的财务崩溃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且不可否认的警告。
这不仅仅是一个苦苦挣扎的品牌的故事。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像 Temu 和 Shein 这样的中国电商巨头正在以残酷的竞争态势席卷传统零售业,并可能留下大量空置店面和房地产价值暴跌。
Myer 的暴跌:对实体店的可怕警告
就在本周,迈尔百货给投资者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截至 7 月 26 日的 12 个月内,其营业利润暴跌近三分之一。
据《每日邮报》报道,市场对此作出了残酷的反应,股价一天之内暴跌了 29%。
税后营业利润下降至 3680 万美元,同比下降 30%,此外还有高达 2.112 亿美元的法定亏损。
执行主席奥利维亚·沃思 (Olivia Wirth) 试图平息人们的紧张情绪,但零售专家加里·莫蒂默 (Gary Mortimer) 博士的评估却触及了问题的核心。
他告诉《每日邮报》:Dotti 等品牌很容易受到 Shein 和 Temu 等国际快时尚零售巨头的冲击。
未来 12 个月将决定老牌百货公司 Myer 的未来。
“如果他们希望人们在店内消费,就需要减轻一些生活成本负担。Myer 还需要对其服装品牌的广度提出更清晰的价值主张。”
迈尔集团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经营着 750 多家百货商店和专卖店,但近年来,它不得不关闭位于霍恩斯比、布里斯班中央商务区、堪培拉贝尔康纳和墨尔本诺克斯的旗舰店。
迈尔百货并不是唯一一家被迫削减成本和门店的全球零售商。
时尚巨头 H&M 于 9 月初关闭了其位于皇后街购物中心的门店,标志着该品牌在昆士兰州首家门店之一的 10 年经营的结束。
Retaildetail.eu三月份报道称,H&M 的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一半,实体店数量在一年内减少了 125 家,降至 4213 家。
包括Rip Curl 和 Kathmandu在内的澳大利亚标志性零售商最近也宣布,由于其母公司 KMD 遭遇了 1.05 亿美元的巨额年度亏损,他们将在全国范围内关闭至少 14 家门店。
澳大利亚各地的多家加德满都商店也将关闭。
此次巨额亏损包括对其 Oboz 鞋类产品线 4550 万美元的非现金减记。一年前,Rip Curl 因聘请职业冲浪运动员、变性女性 Sasha Lowerson 出演其新的冲浪广告而受到猛烈批评。
Rip Curl 因这一举措而遭到了消费者的强烈抵制,该公司还因与鲨鱼袭击幸存者、职业冲浪运动员 Bethany Hamilton 分道扬镳而受到批评,后者公开反对跨性别者参加女子体育赛事。
据天空新闻报道,其他宣布关闭门店的零售商包括 Accent Group,由于销售不佳,该公司将关闭 17 家 Glue Store,Ally Fashion 和 SurfStitch 也将关闭数十家门店。
中国电子商务的崛起势不可挡
根据电子商务营销平台 Omnisend 最近对 1000 名澳大利亚公民进行的一项调查,澳大利亚零售业格局无疑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调查显示,过去一年中,有 76.6% 的澳大利亚人在中国市场购物,这一数字较 2024 年的 70% 有了显著跃升。
这不是一种随意的调情;超过一半(51.6%)的人承认经常使用多个这样的平台,而令人震惊的是,14.9% 的人每周至少在这些平台上购物一次。
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的数据,澳大利亚人口约为 2750 万,每周约有 4,097,500 名澳大利亚人在 Temu、Shein 或其他中国市场购物。
Temu的统治
尤其是 Temu,它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零售巨头。
2025 年,63.1% 的澳大利亚人表示在 Temu 上购物,较上一年的 51.7% 呈爆炸式增长。
这一快速崛起使 Temu 成为澳大利亚访问量第二大的购物网站,仅次于全球巨头亚马逊。
Omnisend 的电子商务专家 Marty Bauer 直言不讳。
“这些电商平台不再是边缘玩家。Temu 现在是澳大利亚访问量第二大的购物网站,仅次于亚马逊,”他评论道。
“它的快速增长也提高了其他中国市场的知名度,给本土零售商和全球巨头都带来了压力。”
Shein的时尚狂热
这种颠覆性影响远远超出了日用商品的范围。
Shein 继续在澳大利亚时尚界不断进军,2025 年,近一半的澳大利亚人(46.9%)曾在 Shein 购物,这一数字较去年的 45.5% 持续增长。
这使得 Shein 成为澳大利亚访问量第二大的时尚服饰网站,紧随当地品牌 The Iconic 之后。
所有主要中国平台都呈现出参与度不断提升的趋势;全球速卖通 (AliExpress) 的澳大利亚客户群从 2024 年的 31.1% 跃升至 2025 年的 38.5%,而最新进入的 TikTok Shop 在同一时期从 14.7% 大幅飙升至 19.3%。
鲍尔强调,这不是昙花一现的时尚。
鲍尔表示:虽然每日使用量仍然相对较低,但真正的增长发生在每月和每周的购物模式中。
“这不是一个短暂的趋势——这些平台正在成为消费者购物习惯的一部分。中国市场正在提高定价和便利性的标准,这使得小型电子商务品牌的竞争更加激烈。但本地企业有机会在速度、服务和品牌信任方面取胜。”
中央商务区零售空置率
这场网络风暴现在明显影响了澳大利亚的 CBD 零售市场,在过去 12 个月中创造了好坏参半的复苏势头。
在最近的一份市场报告中,Ray White Grup 研究主管 Vanessa Radar 强调,虽然六个主要首都中有四个的空置率已经大幅改善,但传统上澳大利亚零售业重镇悉尼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逆转。
阿德莱德引领复苏,空置率从 2024 年的 10.9% 暴跌至 2025 年的 9.6%,其次是珀斯,空置率从 14.0% 大幅下降至 11.6%,布里斯班则继续改善,从 13.0% 降至 10.9%。
墨尔本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稳定迹象,空置率从 10.0% 改善至 8.8%,堪培拉则保持在 15.5%。
然而,悉尼的空置率从 2024 年的 5.4% 上升到 2025 年的 6.7%。Radar 将此归因于新零售空间的出现和明显的租户流失,这表明该国主要零售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
Temu 和 Shein 等公司提供的激进定价和便利无疑加剧了这种压力,直接影响了 Myer 等专注于时尚的零售商,尤其是在保持着全国时尚之都地位的城市。
服装和软商品占悉尼所有租赁的 31.1%,此外还有大量个人物品零售,尤其是珠宝领域,占 25.8%,其中包括大量奢侈品零售。
珀斯也呈现出类似的模式,服装零售占比为 27.2%,个人物品零售占比为 19.1%,这表明这些市场已经形成了更为复杂的零售等级制度来应对网络威胁。
实体店的生命线
至关重要的是,“体验式零售现象”正在成为实体店抵御网络冲击的重要生命线。
许多新店现在提供更丰富的店内活动或社交媒体活动。
雷达女士指出,PopMart 的收藏品商店在悉尼和墨尔本的中央商务区都排起了长队,吸引了大批游客,并在 TikTok 等平台上引起轰动。
这些概念利用社交媒体文化,展示了现代零售业的成功如何取决于创造互动体验,而不是单纯的交易购物——这是对网上购物便利性的直接反制策略。(转载自蓝洞新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