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半年报中,上汽集团透露的一个数字格外显眼: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上,公司累计投入已超1500亿元。
作为一家背靠上海国资委、1997年就在上交所上市的正厅级地方国企,上汽是最早坚定投资新四化的车企之一。
早在2001年,上汽便开始了新能源的探索,是国内首家全面实施“纯电、插电、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的企业。
长期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龙头老大,上汽自然站得高,看得远。
2014年,上汽首先提出“新四化”的发展趋势,并在2018年正式确认以“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和国际化”为核心的新四化战略。
其中,电动化和智能化,作为核心战略的前两位,自然成为了上汽重金投入的对象。
时至今日,其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战略布局依然极具前瞻性,而这累计高达1500亿的投资,也堪称魄力十足。
在转型这件事上,上汽确实称得上是努力奋进的“好学生”。
最初,“新四化”战略也确实给上汽带来了直接的效果,其销量连续跑赢了大盘。
2017年,中国汽车总销量为2887.9万辆,同比增长3.0%,而上汽总销量达693.0万辆,同比增长6.8%。
到了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为2808.1万辆,同比下跌2.8%,上汽总销量却逆势增长1.8%,达到705.2万辆。
2018年,是上汽销量和市值的双高光。
这一年3月,上汽集团市值一度冲破4300亿元,达到历史高点。但此后,其市值K线就跟销量一起,不留情面地逐年下探。
尽管销量下滑,上汽依旧是中国车企Top 1的存在。
中国车企老大的位置,上汽一坐就是18年。
直到2024年,比亚迪以427.21万辆的年销量,超过了上汽401.3万辆的销量成绩,一把夺走了上汽的铁王座。
中国车企的销量王座,正式易主了。
像是早就嗅到了危机一样,贾健旭透露,他在2024年就开始找华为合作了。
贾健旭的动作之快,不可谓不努力。
他找余承东那天是个周六。因为就在前一天,贾健旭刚拿到了董事长王晓秋的首肯。他几乎不带一丝犹豫的,立刻向余承东表达了合作造车的想法。
用贾健旭的话说,“我们已经是第五界了,再慢就更晚了。”
他必须足够快,足够努力,才能拿到这已经慢了“四拍”的第五个席位。
“老余当时拒绝了我,他说四界已经把他折腾得不行了。”但耿直的贾健旭没理会这份拒绝,最终还是成功拿下了合作。至于贾健旭是以什么样的筹码说服了余承东,并与华为达成的交易,外界不得而知。
直到2025年4月16日尚界品牌正式官宣时,上汽的筹码才浮出水面。
彼时,上汽已经为尚界投入了60亿资金,聚集了5000人的队伍,并在上海打造了一座专属尚界的超级工厂。
余承东后来也坦言,他看到了贾健旭和上汽团队的决心和实力,“贾总是一位做事非常靠谱的领导,上汽也给予了华为信任和信心。”
“两个有趣的灵魂总归会相遇的,S(上汽)和H(华为)总归会相遇的。”在接受采访时,余承东身旁的贾健旭双手比划着碰到了一起,随即大笑了起来。
在今年4月尚界的官宣活动上,贾健旭别出心裁地准备了一段总结词:“在上汽的超级工厂里,流动着华为的代码;在华为的算法里,镌刻着上汽的匠心。我相信,尚界能成为鸿蒙智行中最靓丽的一笔。”
话里话外,他无不透露着上汽与华为是天作之合。
他甚至对着余承东直接“表白”:“你负责顶天立地,我负责铺天盖地。”
上汽团队也确实拼。
为了尚界能在今年9月顺利交车,上汽和华为团队紧密合作,连春节都在加班。“他们除夕都是在办公室过的,”贾健旭说及此事时,有些哽咽。
正是因为贾健旭和上汽团队展现出的这种努力,深深打动了余承东,才能在四界席位已满的情况下,硬生生地努力出了第五界。
连余承东都不禁感慨,“贾总的团队太有战斗力了,一点都不像国企。”
1500亿,上汽投在电动化和智能化上的这笔巨款,并不白花。
目前,上汽已拥有近26000项有效专利,涵盖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及电池、电驱、超混系统和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的“七大技术底座”,实现第一代固态电池、“银河”全栈智能车解决方案、整车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平台(VMC)等技术的量产装车,并推进“算法+软件+芯片”的协同开发,以及AI大模型等新技术的上车应用。
除了以上技术沉淀之外,飞凡与智己也是这笔巨款的两大吞金兽。
尽管上汽全心全力托举着飞凡与智己,希望其成为集团品牌向上的双翼,结果是一个折戟回归荣威,一个上半年亏损超过了18亿。
二者虽未成功,但也难言失败。
因为正是有了飞凡与智己这两块试验田,上汽才能在争取第五界时,有更多的筹码。
2020年,上汽集团成立飞凡汽车和智己汽车两大品牌。飞凡汽车脱胎于荣威,诞生即具备量产能力;智己汽车更是背靠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团,手握三方的资源与技术。
作为上汽集团的“双生子”,飞凡汽车、智己汽车在创立初期定位清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飞凡汽车主攻20万级,智己汽车定位30万以上,二者在不同价格区间进行错位竞争,共同驱动着上汽集团的品牌升级。
结果市场并不买单。
随后,飞凡与智己不再执着于各自的价格阵地,双双降价抢市场,便造成了狭路相逢的内战局面。
其中,飞凡主攻10-20万元价格区间,肩负起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销量重担;而智己的产品将定价在20万元以上,继续承担上汽集团品牌向上的重任。
可飞凡还是没挺过2024年的冬天。
2024年10月28日,上汽官宣荣威、飞凡两品牌合并。2025年9月10日,智己LS6以19.79万元的价格,正式下探到20万元市场以下。
在智能新能源汽车竞争最激烈的这几年里,上汽双子奋楫者先,留下了宝贵的“斗争”经验。
飞凡在10-20万区间打过竞争最激烈的仗,为尚界聚焦的价格市场提前探路;智己由上汽、阿里与张江高科共同打造,使得上汽有了联合造车的经验,为与华为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上汽的技术实力毋庸置疑,只是飞凡和智己没能将上汽的实力在市场中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上汽苦有一腔抱负和满腹才华,却无处施展,与华为合作第五界就成了必然之举。
9月23日,在鸿蒙智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上汽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尚界H5正式上市。 对于首款产品尚界H5,贾健旭风趣地总结道:“它拥有GL8的舒适、桑塔纳的素质、华为的智能和余承东的要求,是主流SUV市场的破局者。” 作为鸿蒙智行“第五界”的首款车型,这款中型SUV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系统,共六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5.98-19.98万元。 尚界H5,精准卡位15-20万元市场。 贾健旭透露,自8月25日开启小订以来,尚界H5订单已突破16万台,其中顶配版占比超过75%。 尚界H5全系标配7安全气囊与2.3米超长侧气帘,采用九横五纵车身框架结构,高强钢占比84%,搭载了华为乾崑智驾ADS 4系统,这是同价位车型中较为少见的配置。 该系统硬件包括1颗192线激光雷达、3颗4D毫米波雷达及12颗超声波雷达。官方宣称这些硬件组合可实现“全维感知能力”。 尚界H5支持车位到车位全场景贯通辅助驾驶功能,从车位启动到路边泊车,从环岛掉头到无保护左转,甚至拥堵通行、窄路避障等复杂场景,均可实现领航辅助。 座舱方面,尚界H5全系标配鸿蒙智能座舱。配备10.25寸全液晶仪表和15.6寸中控屏,集成3D人脸识别、手表控车等功能。 车辆支持超级桌面、前后排双屏互联等功能。HUAWEI MagLink车载屏支持双屏独立娱乐,中央扶手处设有50W无线快充面板。 语音助手支持大模型技术,可实现更自然的交互体验。尚界H5还配备了256色氛围灯、三档通风加热座椅等舒适性配置。 作为一款中型SUV,尚界H5车身尺寸为4780×1910×1664mm,轴距达到2840mm。后排腿部空间和头部空间均超过1米,椅背提供27°和32°两档可调。储物方面,后备箱容积为601L,二排座椅放倒后可扩展至1837L。纯电版本还额外提供124L前备箱。 尚界H5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选择。 纯电版搭载后置单电机,功率分为150kW和180kW两个版本,配备64.6kWh磷酸铁锂电池或80kWh三元锂电池,CLTC续航里程最高达655km。 增程版搭载上汽DMH 1.5L增程专用发动机,电池容量为32.6kWh,CLTC纯电续航235km,满油满电综合续航可达1360km。 尚界H5是当前鸿蒙智行产品线中起售价最低的车型,标志着华为智能汽车技术正式进入20万元以下主流市场。在首销权益期内(9月23日至11月3日),下订可享受最高43788元的优惠权益。 该车基于上汽星云纯电平台打造,融合了上汽的制造经验与华为的智能技术,试图在15万级市场打造“智能平权”的新标杆。 16万台的预售订单,一方面表明上汽这步棋走对了,正式在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上赢回一局,另一方面意味着,市场其实对智能技术平民化抱有高度期待。 贾健旭曾直言上汽要跪着做人,曾经睥睨中国车市18年的王者,低下了头颅,折弯了膝盖,放下了身段,却在销量和口碑上真正站起来了。 这个举措,真正让市场和消费者看到,上汽是愿意改变的,积极努力且奋进的,上汽是愿意为了赢,为了体面地活下去,而走下神坛的。 不得不说,上汽真的是太努力了。(转载自亿欧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