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名创优品做IP,「活」在泡泡玛特的影子里
新立场Pro 2025-09-17 18:10

叶国富一直热衷于模式创新。


哎呀呀的平价连锁在 2005 年已属新异,到 2013 年的名创优品,再到今年的“胖改永辉”,叶国富永远走在寻找新故事的路上。如同他十年前在一个商业模式峰会上的发言,“今天中国 99% 的企业,商业模式都要淘汰,都要重构。”


名创优品在当年也属“标新立异”的一类,其创造性的“带店加盟、零库存、甩手掌柜、天天分钱”的直营托管模式,得到了加盟商认可,也迎来过飞速开店扩张的上升期。


市场需要持续不断的给到新刺激,尤其是走在消费前沿的零售行业,而时过境迁之后,名创优品过去的那套故事多少有些“不够新”。


当前大部分传统消费的终端需求不如“新消费”赛道表现突出,尤其今年上半年,以泡泡玛特、蜜雪冰城为代表的企业市值增速跑赢不少互联网企业。因此,向“新消费”所映射的概念集靠拢成为一门显学。


2023 年的名创优品全球品牌战略升级发布会上,这种创新诉求被整理为新的品牌定位和符号,在成立十周年之际,宣布要做“以 IP 设计为特色的生活好物集合店”,也是与“十元店”的标签切割。


今年 7 月初亦有媒体报道,寄托了名创优品渠道升级期望的 MINISO LAND 全球壹号店开业 9 个月后实现单店销售额突破 1 亿元,其中 IP 系列产品贡献了 79.6% 的销售占比。


但从最近一个季度的财报来看,名创优品上半年实现收入 93.93 亿元,同比增长 21.1%;期内利润则下降至 9.06 亿元,同比减少 23.1%。其中一方面是受投资永辉超市的影响,另一方面,IP 战略能否撑起长期发展也还在证道之途中。


情绪消费多有崛起之像,名创优品似乎站在了脱胎换骨以适应代际更迭的前夜。不过无论是做 IP 还是拓渠道,这一轮名创优品的创新并没有“质变”,既没有脱离“十元店”的实用逻辑,也没有偏移“渠道为王”的路径依赖。



01、“经济适用型”泡泡玛特



好莱坞电影《侏罗纪世界:重生》7 月 2 日国内上线,中国首映礼在上海举行,名创优品 MINISO LAND 全球 1 号店借势将门店升级为“侏罗纪世界”主题门店并同步上新联名产品,更邀请电影主创光顾门店造势。


这便是典型的 IP 借势打法,跟踪热点、迅速换新、营销同步。尽管外界经常将同在 IP 潮玩赛道的泡泡玛特和名创优品引为对比,但二者其实有明显的定位区分。


整个潮玩品牌序列中,少部分专注追求艺术性和收藏价值。比如专门生产影视剧收藏级可动人偶、雕像的 Sideshow,其合作项目包括漫威、星球大战等知名 IP,又强调手工雕刻与数字渲染制作。这类商品通常在专业收藏或潮店渠道贩售,IP 产业化程度不高,更多是艺术衍生品。


另一大类则是近期被广泛讨论,以泡泡玛特的 Labubu 为代表,希望兼顾艺术设计与商业性,有一定限量策略和品牌溢价空间。这类品牌通常有意识的建立品牌资产和 IP 矩阵,包括设计原创角色和世界观,追逐时尚、个性等时代美学情绪。来自日本的 Sonny Angel 也在此列。


名创优品更像以平价、大众化为目标,兼顾性价比、IP 价值和工具性。一个典型表现是,其联名产品会尝试与实用功能结合(如文具、家居、生活用品等)。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渠道广、受众广、更新快,当然,独立造血能力偏弱。这使得名创优品更像一个“潮品渠道”而非 IP 塑造者。


泡泡玛特创始人在 2023 年的一次分享中谈到,“很多人不理解潮玩,大家可以想一下,假设 MOLLY 娃娃的头拔掉是个 U 盘,你还会不会买这么多?”这实际上从侧面定义了潮玩的本质,以“无用”为线索通往精神消费和情绪价值。王宁认为,产品只要有了功能属性,都意味着生命周期的短暂和与生俱来的衰变。


而在大多数价格敏感人群的消费观里,商品不仅要实用,更要多用,收纳盒要多功能,充电器要多合一。再看名创优品的多款联名产品,除了常规的玩具挂件,不乏印上了图形的冰箱贴、钥匙圈等等日用百货。相比泡泡玛特,名创优品锁定的是一种情绪与实用消费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在追逐潮流的同时,不放松对性价比的紧绷。


当然这种非独占 IP 的也有着天然的脆弱性”。


“对名创的店员说一句吉伊太扁,就能解锁隐藏服务,他们会手搓擀面杖齐上阵把玩偶揉捏成蓬松可爱的模样。”这些趣味互动,是近期能在社媒上刷到的一个 IP 联名切面。然而名创与 Chiikawa 去年就上线的联名,激起过购买热潮,也出现过波折。


联动上线不久后,因官方抖音号发布的一则宣传视频中出现了对 IP 角色不恰当的称谓,引发其直接受众的不满甚至抵制,名创优品专门发布了致歉信作为回应。


图片

图片来源:小红书


由于彼此都缺乏对对方品牌文化的深入理解,大量外部 IP 联名难免产生运营疏漏。但除此之外,由于 IP 非独占,不同授权款之间的对比也客观存在,授权款属于“正版”的价值附着较低,自然也很难借鉴泡泡玛特那种制造稀缺的策略。


泡泡玛特的成功影响了市场包括名创优品对 IP 的认知。就像叶国富在业绩会上的发言,自有 IP 是集团今年和未来的重大战略。过去,名创优品在与国际 IP 的合作中具备开发、营销和渠道优势,唯一缺的就是自有 IP。


但换个角度,名创优品的发力点或许从来就不在潮玩的独占性,就像叶国富对 IP 自有其解读。



02、渠道决定的下限与上限



6 月媒体报道了叶国富在朋友圈的一则分享,除了对 IP 运营的方法论做了四步陈述,他还直言,市场上签约艺术家 IP 或者自己孵化 IP 的潮玩公司如果没有自己的门店形成闭环,进入分销渠道必死无疑,只是早死还是晚死而已。


图片

图片来源:新浪科技


渠道之于零售的重要性不必多言,结合前文的分析,名创优品的 IP 打法又尤其突出与渠道结合,建立实时反馈体系。如同叶国富的核心论点强调"门店闭环"是 IP 存活的必要条件,不能将其视为孤立的内容资产。


换言之,IP 是上层建筑,其价值能否充分发挥,关键在于渠道基础是否牢固。


渠道广度算是名创优品的核心资源这源于其诞生之初就开始推行的独特加盟体系。近期财报显示,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名创优品集团层面的门店总数为 7905 家,同比净新开 842 家门店。包括公司 2015 年就开始推进全球化战略到如今覆盖全球 112 个国家和地区,其对出海寻增量的敏锐度也高于行业平均。


大量化用各类 IP 知名度加上广覆盖的门店体系,就注定了这是一个下限不会太低的生意,只是渠道深度(质量)会影响其上限。就像“IP 广撒网”战略也需要更高效的渠道转化,以平衡持续增长的授权费用。


于是相比死磕 IP 原生叙事和稀缺价值,名创优品的“高端化”任务更多还是落在了渠道身上。一边是主动关停低效或老旧的门店,一边则将开大店、精品店,列为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比如今年 6 月将 MINISO SPACE 开进奢侈品商圈——南京德基广场,已经开始探索一些零售场景的"空间叙事",用乐园式的线下消费体验唤起对潮流生活方式的想象和认同。


这也有过去的一些扩张思路的影子。早期名创的店铺选址策就是从三流商圈转换到一流商圈之后,大型商场对名创优品起到了巨大的品牌背书作用,让消费者打消顾虑、店铺迎来增长。而近期财报也着重强调了大店对增长的贡献。


所以名创优品的自有 IP ,重心大概率还是会落在“自有”、自循环、自强化,用渠道去托举符号,以求取稀缺价值和大众消费的最大公约数。就像今年表现优异的自有 IP “右右酱”设计师所言,名创优品像蒲公英一样,能把 IP 种子撒到钢筋森林、戈壁小镇的每个角落。


而回到“创新”这个话题,当下即时零售热战正酣,出于加固渠道竞争力的目的,名创优品也在其中表现出了极高的参与度。


去年 10 月,名创优品就与美团签订深度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美团上线超过 800 家闪电仓形态的“24H 超级店”,与“30 分钟万物到家”的即时需求同步。不过根据当时的数据,去年 1 月开设首店至 10 月,500 家 24H 超级店累计业绩破亿,暂时还没有突出的营收贡献,有待进一步观察。


于名创优品而言,当过往依赖的路径开始出现“失灵”的迹象,比起彻底转向,修补和改进显然更为保险和安全。



03写在最后



名创优品的英文名字 MINISO,其拆分的英文内涵指向了“小而美”——提供精致、轻型且多样化的商品,但它当下所期许的未来显然已经不是“小而美”能够概括。


名创优品旗下潮玩品牌 TOP TOY 创始人孙元文在接受 36 氪采访时提到,团队认为与大 IP 合作,独特性不是很重要,但 IP 的独特设计很重要。用大 IP 二创,用自己的渠道、设计、供应链来把这个 IP 做好才是关键。比起自有 IP 这种“绝对的玄学”,确定性才是目标。


泡泡玛特不是名创优品的“升维”对标,后者大概会继续在零售行业那些经典命题(坪效、周转、复购等等)上攻坚,来打消市场对其经营波动的顾虑。


IP 可以作为流水的“菜品”,名创优品想要的仍旧是其渠道本身,就是存在感最强的品牌。(转载自新立场Pro)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