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罗永浩退场,西贝能和食客和解吗?
锌刻度 2025-09-16 17:09

9月15日,西贝集团发出全网期待已久的道歉信后,罗永浩还不断发文表示“这件事还没过去”。但到了晚间,罗永浩却突然发声,宣布放弃追究西贝,这一戏剧性转折为持续数日的舆论战按下了暂停键。


几天前,罗永浩一句关于西贝预制菜的吐槽,如同一颗石子投进舆论池,溅起满屏讨论:有人站他“较真消费者权益”,有人替西贝“辩解行业常态”。但事到如今,整件事的讨论范围早已超出了“西贝是否使用预制菜”这一问题。


这场看似围绕预制菜展开的风波,慢慢露出了更有意思的内核——它像一面镜子,照出的不只是一个品牌的回应方式,更是当下餐饮行业里,消费者需求、品牌逻辑与市场规则正在发生的微妙变化。



亲子定位撑起线下门店上座率


罗永浩怒怼西贝事件后的第四天,锌刻度带着“线下门店客流是否受影响”“饱受争议的预制菜问题的真相是什么”等问题来到了西贝一家线下门店。


从中午12点30分至下午2点,该门店的上座率几乎持续保持在80%以上,与网上调侃的客流量大幅下降的情况相去甚远。


值得一提的是,据锌刻度观察,现场绝大多数的食客组合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核心围绕着2至15岁左右的儿童、青少年。这与西贝门店的布置、服务与广告标语高度契合,从桌面提供的babycare联名纸巾、特意布置的儿童用餐区到菜单中单独列出的“专业儿童餐”板块,皆体现出西贝是一家“亲子友好餐厅”。


因此,即便在互联网骂战如此激烈的背景下,西贝线下门店的消费者构成也仍然没有出现太大改变


图片

西贝为儿童设置“专业儿童餐”


当日,谢敏姗独自带着2岁零3个月的儿子在店内堂食,她告诉锌刻度网上的新闻她都看到了,她认为商场内绝大多数的餐饮店都会存在使用预制菜的情况,所以在难以避免的情况下,带娃出行的时候会优先考虑门店环境、服务态度以及是否亲子友好。从线下门店的情况来看,持有和谢敏珊同样观点的人应该不在少数。


与此同时,锌刻度也向该店店长表达了“西贝是否使用预制菜”的疑问,得到的回答是“西贝没有预制菜”。


对方向锌刻度展示了网上争议颇大的儿童餐中的西兰花原材料,他表示:“保质期确实是两年,但生产日期都很近。儿童餐中使用的有机西兰花清理和保存要求高,所以集团选择了能够提供冷冻锁鲜技术的供应商,而且这些西兰花也并不是开袋就能使用的预制品,到店制餐时仍然需要进行烹调处理。”


在这一波舆论纷争之下,仍然选择到店的消费者显然已经投好了票。不过,互联网上的站队却与线下门店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连罗永浩自己都调侃道:“我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以往我卷入公共事件的时候,支持我和反对我的基本一半一半,但这次支持我的人竟然超过了90%。”


图片

西贝门店处处彰显亲子友好餐厅定位


锌刻度从微博、小红书等平台也搜集了不少消费者的态度:“不反对预制菜,但不管用什么菜,标注什么,什么菜什么价位,让消费者吃得明白,吃得健康。”“小孩不吃辅食后,动不动就会吃西贝,黑金会员,过万充值,我知道是预制,但以为是西贝自己公司的预制,看到后面的东西快气岔气了,真是对不起自己的小孩”“没人说他食品有问题,甚至我觉得他家卖的比大部分干净,但不能骗人,一边说没有预制菜,一边用全冷冻预制菜材料。”


不难看出,对于西贝究竟有没有使用预制菜这件事,绝大多数消费者并没有较真,反而呈现出“即便是预制菜也无妨”的观点。使事件不断发酵,西贝口碑一落千丈的根本原因是西贝一直纠结于自证门店没有使用预制菜,而消费者只想要得到更透明、更明白的用餐体验。所以哪怕西贝的道歉信里提到要向胖东来学习,但大家也明白,两者之间的差距不止一个“预制菜事件”。



向左走是钟薛高,向右走是海底捞


新浪微博“大V”杜子建说:“罗永浩并没有准备网暴西贝,他甚至连攻击西贝的动机都没有。他只是饭后在微博上吐了个槽,这事,只要西贝没人接招,当天就会翻篇。”


此话不假,罗永浩也盖章认可。所以,不是预制菜本身惹了祸,而是西贝用一种令人意料不到的方式,撕碎了消费者的基本期待。这让人想起两个极端案例:从雪糕界的顶流到破产的“雪糕刺客”钟薛高,最终倒在了“富贵病”下;而海底捞一场“小便门”虽赔偿超过2000万,但却实现了流量与口碑的双丰收。


图片

大V杜子建评论


有一种可能,餐饮界的经营逻辑换赛道了


钟薛高的崩塌堪称当代消费市场的“皇帝的新衣”,披着高端外衣的雪糕一旦遇上添加剂问题,这场建立在信息差上的狂欢就悄然崩盘,这说明单纯依靠概念包装和价格定位来塑造高端形象的模式已难以持续。当产品本身的品质与宣传中的高端、优质等标签出现不匹配时,品牌营销的热度反倒成了加速品牌灭亡的助推剂。


而海底捞的“小便门”则上演了一场教科书级的“危机转化术”。无论是食品安全还是网络舆论角度,“小便门”的严重程度都足以让任何餐饮品牌崩塌,但海底捞的操作堪称精准踩中当代消费逻辑的核心:第一时间全额退款+十倍赔偿,涉事门店停业整改,管理层致歉。


海底捞没有纠结没有自证,也没有转移矛盾点,只用最朴素的动作传递一个信号:顾客的感受比辩解更重要,解决问题比自证清白更迫切。最终,2000万赔偿换来了有担当的口碑,流量与信任双丰收。


图片

网传西贝食材供应商


消费者真正愤怒的,从来不是预制菜本身。在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消费者早已不是只能被动接受的群体,他们是带着放大镜消费的监督者,是要求平等对话的合作伙伴。


钟薛高的倒下和海底捞的逆袭,其实早就揭示了新规则:餐饮竞争的核心,已经从卖产品变成了卖信任。谁能放下姿态,把消费者当回事,谁就能在风浪里站稳脚跟;谁还抱着“我说了算”的老黄历,谁就会被新逻辑甩出赛道。


再说回罗永浩和西贝此次纷争事件,其实多数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存在并非完全排斥,其核心诉求在于获得真实、透明的产品信息。


西贝的回应与消费者的这一核心诉求之间存在偏差,才导致争议持续发酵。而当前餐饮市场的竞争逻辑,已从单纯的产品和服务比拼,向更注重品牌与消费者之间信任关系的构建转变


西贝暴露的问题,本质上是在新的市场逻辑下,品牌与消费者之间信任构建方式的不适应。如何在经营过程中满足消费者对信息透明的需求,如何在面对质疑时采取符合消费者期待的回应方式,已成为餐饮品牌,尤其是老牌餐饮品牌在当前市场环境中需要重新认知的关键。(转载自锌刻度)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