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数月的外卖大战,让不少人提前 “耗尽” 了全年的奶茶配额。互联网巨头们在这场较量中,不仅推高了订单量、开拓了市场增量,也让吃货们的脂肪和血糖悄悄 “飙升”。
不过,作为外卖大战的“急先锋”,奶茶行业无疑是短期最大受益者之一。今年上半年,多家新茶饮上市公司交出了业绩大幅增长的期中答卷。
只是,补贴带来的消费刺激向来“来得快去得也快”。当市场回归常态化经营,新茶饮行业该如何找到长远增长的突破口?
业绩两极分化
如今,各大城市的奶茶店密布,热门街区、商圈多个品牌茶饮店同场竞技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随着大城市市场日渐饱和,各新茶饮品牌的扩张速度已远不如前些年,但这丝毫不影响它们超强的吸金能力。
8月底,多个上市新茶饮企业陆续披露今年上半年业绩,总体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雪王”仍然是当之无愧的王,无论是收入还是利润,在新茶饮行业中,均一骑绝尘。
今年上半年,蜜雪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48.75亿元,同比增长39.3%;归母净利润26.93亿元,同比增长42.9%。
在营收规模上,仅次于蜜雪集团的是霸王茶姬。最近几年,霸王茶姬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市场热度,今年4月,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新茶饮美股第一股”。
今年前6个月,霸王茶姬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6%至67.25亿元,但公司业绩没有实现同步提升,归母净利润反而同比大降38.5%至7.48亿元,为新茶饮上市公司中唯一业绩下滑的品牌。
业绩增速最快的是古茗。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63亿元,同比增长41.2%;归母净利润更是大增121.5%,达到16.25亿元。
茶百道和沪上阿姨总体表现中规中矩。两家公司上半年营收分别同比增长4.3%和9.7%,但因经营效率的提升、各项成本的压缩,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7.5%和20.9%。
在头部新茶饮品牌中,率先完成资本化的“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始终面临着较大的业绩压力。
受关店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奈雪的茶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4%至21.78亿元,为新茶饮行业上市公司中,唯一营收下降的企业。经过壮士断腕般的持续调整,奈雪终于迎来了业绩大幅好转,但上半年仍然亏损1.17亿元。
外卖大战短期刺激
专注于平价市场的蜜雪冰城,之所以能称王,是因为它背后有庞大的门店规模支撑。
截至今年6月末,蜜雪集团已在全球开出5.3万家门店,较上年同期增加了近万家。对于加盟蜜雪冰城和幸运咖,市场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蜜雪集团加盟商的数量,从去年6月末的19310名增至今年同期的23404名。
“雪王”门店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有很多加盟商选择了退场。2024年上半年和今年上半年,加盟门店关闭的数量分别为799家和1187家,关店的绝对数出现较大的增长。
蜜雪冰城之后,谁会成为新茶饮行业第二个万店品牌?这个答案,终于在今年上半年揭晓。
古茗继续以其独特的区域高密度开店模式快速扩张。今年前6个月,新开门店1570家、关闭305家,净增1265家,期末门店总数达到11179家。
沪上阿姨和茶百道,都已走在冲击万店的路上,但双双呈现出扩张速度放缓的趋势。
今年上半年,茶百道的扩张几乎停滞不前,加盟门店仅净增48家,期末门店数量为8430家,较上年同期仅增加了54家。同期,沪上阿姨新开加盟店905家、关闭645家,净增260家,期末门店数量为9412家,距离万店仅一步之遥。
在新茶饮上市公司中,奈雪的茶是唯一一家以直营为主的品牌。正是因为模式的差别,导致奈雪的茶扩张速度缓慢,且业绩始终承压。为此,公司不得不通过关店来缓解压力。今年上半年,奈雪的茶直营门店数量净减少132家,期末直营店数量为1321家。
今年,多家互联网巨头掀起的外卖大战,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茶饮消费,短期补贴拉动了新茶饮门店的销售额。
古茗财报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旗下门店各项主要运营指标,都较上年同期呈现了出不同程度的增长。单店日均GMV,从6200元增至7600元;单店日均出杯量从374杯增至439杯。
奈雪的茶也表现出同样的同比增长趋势。其直营店单店日均销售额从7200元增至7600元;单店日均订单量从265.9单增至296.3单。
对于外卖大战短期补贴对市场的刺激,各茶饮品牌都有清醒的认识——有利更有弊。补贴一旦退潮,各品牌都将继续回到正常的经营节奏中。
长远的增长在哪里
新茶饮品牌在各大城市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热门区域的点位已基本被占据,行业如何寻求更长远的增长?
重点布局低线城市,到乡镇去,下沉、下沉再下沉,几乎成为了行业共同的选择。
相比大城市,低线城市消费者的“奶茶自由”,还远没有得到满足,大量空白市场等待去挖掘。而在低线市场,加盟商可以较低的成本开店,日常运营费用可控,有望实现更大的获利空间。
用低价霸占下沉市场的蜜雪集团,仍在进一步下沉。截至6月末,其在中国内地的4.83万家门店中,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量为2.78万家,占比57.6%,较上年同期提高了0.4个百分点。
古茗旗下81%的门店集中在二线及以下城市。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继续强化对低线市场的布局,四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占比达到25%,较上年同期增加2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茶百道在一二线城市的门店数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收缩,仅有三线及以下城市保持增长,尤其是四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量占比已达到26.1%(去年同期为24.2%)。
通过下沉扩大市场版图的同时,多个新茶饮品牌正在加大对咖啡的布局,试图以品类的拓展,来寻求更大增长。
蜜雪集团旗下幸运咖,运作模式与蜜雪冰城如出一辙,主打低价、主攻下沉市场。据了解,目前幸运咖的门店数量已突破7000家,已成为蜜雪集团的第二增长曲线,正加速向万店迈进。
古茗则选择了在旗下茶饮门店增加咖啡品类的供应。截至今年6月末,已在超8000家门店配备了咖啡机,今年上半年,已上新16款新咖啡饮品。
出海,是各新茶饮品牌寻求增长的更长远布局。目前,各主流茶饮品牌均已在海外市场落子,但更多的是试探性开店。真正算得上初步完成海外布局的只有蜜雪冰城,截至今年6月末,其海外门店数量已超过4700家。(转载自斑马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