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印度时报》报道,英伟达对美国国会最新通过的《保障国家人工智能访问与创新法案》(简称《AI GAIN法案》)发起猛烈抨击,称该法案将通过"国内优先"原则人为割裂全球芯片市场,其破坏力堪比拜登时期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
这项被业界称为"芯片版排华法案"的政策,要求美国芯片制造商必须优先满足国内先进处理器订单,否则将面临出口限制,直接冲击英伟达占全球78%的AI芯片业务。
法案的核心条款要求企业在获得先进芯片产能后,必须首先满足美国本土客户需求,剩余产能才能出口。
英伟达指出,这一规则存在双重悖论:作为全球最大AI芯片供应商,英伟达85%的H100/H200芯片产能已部署在美国本土数据中心,根本不存在"优先外国客户"的问题。法案试图解决的"虚假问题",实则是为政治叙事创造靶子;法案将"总处理能力≥4800"的芯片定义为"最强大AI芯片"并禁止出口。但该指标既未明确计算标准(如FP32/BF16算力),也未考虑内存带宽等关键参数,导致英伟达A100(FP32算力624TFLOPS)与H20(FP32算力92TFLOPS)可能被一刀切限制。这种模糊定义为官僚主义审批留下巨大寻租空间。
法案的出台暴露美国芯片政策的路径依赖。2023年拜登政府推出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将全球国家划分为三级算力配额,导致英伟达在第二等级国家的市场份额缩水 34%,而华为昇腾芯片借此机会在沙特、马来西亚等国斩获 12 亿美元订单。此次《AI GAIN法案》更进一步,不仅复制了 "算力分级" 机制,还将内存带宽门槛从3.35 TB/s提升至4.8 TB/s,直接针对英伟达H100的4.8 TB/s 规格,试图将中国排除在下一代AI芯片市场之外。
黄仁勋在财报电话会时表示:"美国政府或许能暂时限制芯片出口,但永远无法限制数学规律。"当算力不再是AI发展的唯一瓶颈,《AI GAIN法案》或将成为美国亲手为自己挖掘的"科技坟墓"。(转载自AI普瑞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