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游戏那点事 Sam
放在两三年前,如果听到「投资游戏股」之类的观点,大多数人可能都会避之不及、当作骗自己进去当韭菜割的陷阱——毕竟就算忽略不景气的行业环境,游戏股本身也时常给人以“惊弓之鸟”的印象。
似乎只要游戏股上了新闻,大多时候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但就是这么个被长期看衰的“烫手山芋”,如今却反过来成为了A股市场带头领涨的明星:数据显示,反映游戏股集体走势的游戏ETF(516010)过去一年净值增长率高达103.62%,远超代表大盘的沪深300指数(34.32%),将此前一路走低的涨跌曲线硬生生拉成了「V」字型。
具体到相关个股,我们此次以最新收盘价(8月26日)为标准,对总共35家A股游戏上市公司的股价走势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与2024年8月末的收盘价对比,其中有多达33家公司股价实现上涨,几乎称得上是“全线飘红”。
经历长久的寒冬之后,游戏股乃至整个游戏行业,这回真要彻底摆脱阴霾,“硬气”起来了?
01 33家游戏股向上猛冲 有人大涨了300%?
从数据来看,本次统计的35家上市公司当中,共有11家股价上涨超过100%(对比2024年8月31日收盘价),涨幅超过50%以上的则多达26家,占比将近四分之三。
其中最为夸张的,当属涨幅高达336.39%的世纪华通——这甚至还是他们从去年11月起顶着「ST」帽子,单日最高涨跌幅都被限制在5%以内的前提下打出来的成绩。
而助推世纪华通股价连翻三倍的最大“功臣”,自然是旗下点点互动的两个现象级爆款《无尽冬日》与《Kingshot》。
在SensorTower近期发布的7月中国出海手游收入Top30当中,这两款SLG就力压《Gossip Harbor》《崩坏:星穹铁道》等一众产品,在榜单前二成功“会师”。加上首次挤进出海收入Top30的三消《Tasty Travel》,完成了「三游同框」的罕见场景。
配合另一个游戏业务支柱盛趣游戏的持续发力,今年4月发布的2024全年财报显示,世纪华通去年总营收达到22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27%,打破自身记录的同时稳居A股游戏板块第一。
这也为世纪华通过去一年的股价“狂飙”,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业绩支撑。
股价涨幅达到243%的巨人网络,今年在国内市场的表现也同样亮眼。从产品侧来看,这家老牌大厂近期最大的增长来源自然是《超自然行动组》。
4月初以来,这款以“民俗微恐题材+联机搜打撤玩法”为卖点的产品就开始在畅销榜上逐渐走高,上周甚至一度冲进了国内iOS畅销Top4,大有成为今年手游市场最大“黑马”的势头。
今年Q1成功实现扭亏为盈的冰川网络,股价自5月份起也经历了一波急剧拉高,截至目前收价43.59元,相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200%。
一季度财报显示,冰川网络年初的净利润大幅增长“得益于营业收入的增加以及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包括强化预算管理,降低固定成本等降本增效措施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A股素来有“游戏茅”之称的吉比特,股价则从去年8月的183.44元一路涨回到了458.5元(8月26日收盘价)。不久前发布的最新一份半年报显示,吉比特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25.18亿元,同比增加28.49%;归母净利润6.45亿元,同比增加24.5%。去年遭遇上市以来首次营收下滑之后,吉比特很快就用一份触底反弹的成绩单,证明了自己没有「躺平」。
财报显示,吉比特本轮业绩反弹主要源于年内上线的两款新品《问剑长生(大陆版)》与《杖剑传说(大陆版)》。
其中,《问剑长生》总共取得了5.66亿的流水成绩,而《杖剑传说》则在报告期内拿下了4.24亿。考虑到后者今年5月29日才在国内市场上线,这一数字大概率与游戏的首月流水相差无几。
涨幅同样排名前列的另外两家老牌大厂恺英网络和完美世界,股价也分别录得了147%与122%的同比增长。
今年以来,二者在国内市场都有着相当“能打”的重点新品——比如恺英网络与盛趣游戏联合发行的《龙之谷世界》,就在2月份上线后成功杀进了国内iOS畅销榜Top10,首月流水预估超过3亿元人民币。
而去年12月公测的仙侠MMO《诛仙世界》,则为完美世界在今年上半年带来了一波强劲的业绩增量。据第三方机构预估,《诛仙世界》上线首月流水超过4亿元。
另外像日服表现出色的《女神异闻录:夜幕魅影》,以及近期刚刚结束二测的《异环》,也均为完美世界的股价上涨提供了一定的市场信心与支撑。
其余厂商里面,股价涨幅在100%左右的几家A股游戏上市公司还包括游族网络(116.11%)、点触科技(110.27%),以及天舟文化(98.56%)、浙数文化(98.52%)等。
而作为A股游戏股“龙头”之一,三七互娱的涨幅虽然相对而言没有那么夸张,但在昨天2025半年报“新鲜出炉”之后,上半年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10.72%的中期成绩单,也让这家华南大厂迅速收获了一个涨停版,股价达到2023年12月以来的新高。
而带动股价上涨的利好,有时还不一定和具体产品或游戏业务的市场成绩相关。
比如今年6月份,星辉娱乐旗下的西班牙人足球俱乐部就发生过一笔转会交易,从球员霍安·加西亚支付的单方面解约金当中直接获取了不低于1875万欧元(约合1.56亿人民币)的税后净利润。公告发出后,星辉娱乐当天股价随即大涨超过15%。
后续不久,星辉娱乐又宣布拟将西班牙人俱乐部99.66%的股权转让给 VELOCITY SPORTS LTD,对价为1.3亿欧元(约合10.88亿人民币)。
据公告称,星辉娱乐将通过本次交易剥离足球业务回笼资金,以进一步将资源与精力集中在游戏研发与发行等核心业务当中。
出海厂商易幻网络(Efun)的母公司宝通科技,则是搭上了“人形机器人”概念的快车:今年2月25日,宝通科技曾在公告中披露公司和国内头部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的合作计划,并表示双方正“探讨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应用落地”。
随后两个交易日里,宝通科技股价连续录得20.07%与17.32%的大幅上涨,直接出现了“一字型”的涨停。
上一次游戏股出现普遍大涨的情况,还要追溯到“版号寒冬”刚刚结束、ChatGPT横空出世不久的2023年初。
但彼时游戏股的爆发,更像是乘上了AIGC这股“东风”,加上行业刚从长期压抑情绪下完成释放的触底反弹。
相比之下,过去一年间游戏股的全面抬头,目前来看则更多是基于厂商业绩的普遍复苏,用实打实的营收数据赢回了投资市场对游戏行业的信心。
就像文章开篇提到的研报判断一样,游戏逐渐成为「强势行业」,或许已经在成为一种新的共识了。
02 大环境“撑腰” 集体爆发有迹可循
当然,无论是一众游戏股强势走高、还是游戏行业整体性的业绩回暖,除了厂商自己足够“争气”之外,很大程度上也离不开环境因素的助推。
从游戏ETF的走势曲线能够发现,去年8月份可以说是A股游戏股集体发力、“由衰转盛”的一个核心转折点。而同期发售的《黑神话:悟空》,或许正是那支逆转局面的“强心针”。
时至今日,《黑神话:悟空》在商业上的成功已经无需再过多赘述。更重要的是,作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黑神话:悟空》的广泛破圈不仅体现了游戏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正向价值,也让电子游戏长期以来偏负面的社会形象得到了一定改观,间接推动了后续多个利好游戏产业的政策出台。
今年4月份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等十部门印发的《网络出版科技创新引领计划》提到,「支持网络游戏与图形处理器等基础产品的联合研发适配,鼓励头部企业聚焦底层核心技术突破,中小企业加强细分领域技术研发,支持网络出版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加强涉人工智能、游戏引擎、虚拟现实、芯片等网络出版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创新主题合法权益,激发创新活力。」
具体到省市地方,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多地,今年也先后出台了多份明确扶持游戏行业的政策措施。
比如此前业内关注度颇高的广东“政策包”,其中《关于推动广东网络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就围绕支持原创精品和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产业集群等方面提出了13个政策要点,并将对“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俱佳的优质项目”,以及“在游戏科技领域取得显著突破的优质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的一次性扶持奖励。
除此之外,单是在今年6月份,利好游戏行业的地方政策就包括浙江省商务厅等17部门印发的《关于支持游戏出海的若干措施》;深圳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深圳市推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及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北京市游戏电竞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办法(暂行)》……包括AIGC、电竞、出海,乃至终端硬件等细分领域都有相关政策进行覆盖。
而在带有行业“风向标”性质的游戏版号方面,截至目前,2025年国家新闻出版署累计发放的版号数量已经达到1119个(国产版号1050个,进口版号69个)。刚刚下发的8月份版号更是有多达173款产品获批,单月数量创2022年版号恢复下放以来的新高。
(图源:财联社)
作为对比,2024年全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共发放国产网络游戏版号1416个,2023全年则为1075个。以现有数据作为参考,今年发放的版号总量很可能将高于2024年、甚至超越2019年第一波“版号寒冬”结束后的水平(1570个)。
政策扶持带来的松绑效应,外加AIGC、小游戏等风口劲吹,无疑为一众游戏公司的“挂挡加速”提供了充足信心。从长期充满不确定性的焦虑情绪中走出后,如今的游戏行业,显然正处在过去几年间最为积极、也最为「友好」的大环境当中。
03 捷报频传 游戏行业真要好起来了?
不难看出,A股游戏股这段时间的“集体飘红”并非某个新政策出台、某个重大利好落地带来的肾上腺素刺激,而是在各方因素助推游戏行业显著「回暖」的趋势作用下,以月甚至以年为时间单位的稳步上涨。
而在股价之外,近期各家游戏上市公司陆续发布的半年报,也带有不少“捷报频传”的味道。无论A股或港股,多家上市游戏公司都先后拿出了颇为亮眼的成绩单,包括友谊时光、中旭未来、创梦天地等都早早对外发布了盈喜公告,而像完美世界、冰川网络等老牌大厂,也成功实现了大幅度的扭亏为盈。
将时间线再拉得长一点,还有去年Q4实现上市以来首次单季度盈利,今年Q2净利润与调整后净利润均创下历史新高、游戏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的B站,以及去年实现近五年来首次规模化年度盈利、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超7.9亿,同比暴涨215%的心动……过去一年里,像这两家一样成功“翻身”、证明自己的案例,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多。
过往每每提及游戏行业“冬去春来”,从业者们将信将疑的情绪总是会挥之不去。毕竟行业回暖的温度不一定能辐射到所有人身边,幸存者偏差带来错误认知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但如今,各种各样的“证据”就摆在那——除了股价、财报这些与上市公司挂钩的数字之外,游戏工委前段时间发布的《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中也指出,2025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08%,增速创下历史新高。
一条贯穿多年的“微笑曲线”,足以证明不仅是少数头部大厂,整个游戏行业实际上都在回到上升轨道。
而这一次,也许我们真的可以重拾信心,等待着“太阳”逐渐升起了。(转载自: 游戏那点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