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短剧男主因店主忘打彩票错失400万!网友:营销太假了
新腕儿 2025-08-26 18:12

8月26日消息,出现一条“男子因店主忘打彩票错失400万”热搜。这是一条关于短剧的热搜,讲了男主李天长期在同一家彩票店购买彩票,并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让彩票店店主帮自己购买。在与女友李薇薇约会时,李天发现他投注的号码中了400万大奖,便将这一消息告诉女友,当即给女友买豪车和包。

李天踏着愉快的步伐找店主拿彩票后发现,店主竟然忘了出票。那一瞬间,李天富豪梦破碎,随即将彩票店店主告上法庭。

法院判定彩票店代销商虽有一定过错,但购买彩票中奖是小概率事件,最终判定代销商给李天赔偿24万。

该微博热搜写到,这则故事是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接到的一桩真实案例,被拍成短剧《现在宣判》。关于这条微博热搜究竟是真事件,还是短剧为营销所构的虚假新闻,成了剧情之外的关注点。

网友留言:“哪有先买车有买包的,都是先拿票的再领钱。太假了吧”“对,哪里敢提前消费,我和对象刮了25万刮刮乐出来,都是等到账了才反应是真的,才去消费了一点”。

图片

“天天发这种剧本热搜”“现在已经懒得写体彩还是福彩了,反正随便编,你们信就买,不信他们也不亏什么,能骗一个是一个”“中大奖+忘了出票是两个超级小概率事件”。

图片

“彩票又滞销了吗?”“换不同的剧情刺激想不劳而获的人”。

图片

“买了,中奖号码就不是这个了”“你这个说法很对,但也不对,因为这本身就是一条广告”。

图片

“女朋友消费得好着急”“一看就是编的新闻”。

图片

还有网友发微博表示:

短剧宣传就别写的像新闻了吧?以后媒体都不用自己编新闻了,让编剧做记者就行了。

图片

该条热搜留言区几乎所有网友直呼短剧为了宣传,编造假新闻换流量。

一个细节是,该热搜还at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官微,打开官微,在荔枝新闻在今早10点整发布后,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官微在10点31分跟进了这条微博及短剧视频。

图片

也就是说,源头是荔枝新闻。

按理说,一条短剧的营销宣传,如果是假新闻,为什么会引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来为此站台?

进一步来看,这部名为《现在宣判》的短剧是由江苏高院、明理说法和零距离视频三方共同创作的。江苏高院是作者,明理说法是编剧,零距离视频提供创作支持,后两者均为江苏城市频道的账号。

图片

也就是说,可以确定《现在宣判》为江苏高院提供拍摄支持的短剧。

新腕儿进一步查询后发现,这条店主忘记买彩票,导致彩民错失400万的新闻属实,不过是2023年的事情了。当年,多家新闻平台对此事进行跟进。

图片

时隔近2年,这条新闻引搭乘短剧流量快车,再次上了热搜,而荔枝新闻在没有查清新闻源情况下,直接将短剧剧情作为新闻事实来发布。

这条热搜,是由于哪些特征会被网友们认定“假新闻”?

其实这条热搜的内容,本就是半真半假,为了短剧营销而营销。

彩民因店主忘了给自己买彩票,痛失400万,店主最终被江苏高院判彩民获赔24万的事件属实。只不过,创作方为了增加该新闻的短剧剧情色彩,增加了不符合常理的内容设定,而荔枝新闻直接将剧情作为新闻事实发布。

上述几条留言中都能看到,网友们觉得这位彩民还没拿到奖金,就给女友大手笔买包、买车的行为很假,完全不符合常人行为逻辑。

正常来讲,一个人中奖了,还没有拿到奖金,怎么会大手笔消费?

再者说了,这条新闻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了,可是,无论是该条热搜,还是江苏高院的微博中,都没有提到该案件发生的年份,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近两天发生的事情。

为了短剧营销效果,保证新闻新鲜感,还杜撰了短剧剧情,嫁接彩票热点话题和争议话题,利用时间模糊、情绪嫁接,再断章取义后“升级新闻”。

一条短剧营销宣传的真假新闻,就这样诞生了。

短剧行业利用彩票假新闻炒作,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就在去年6月,新腕儿曾跟进过一则同样关于剧组中彩票500万的短剧剧组营销事件,名为《短剧剧组开机中奖500万系假新闻:出品公司与拍摄基地均已删稿》,经新腕儿核实,该剧组中奖500万信息为假新闻。

各家短剧为了上线效果炒作营销剧情,是正常操作。可是,如果为了短剧博眼球,一再用假新闻炒作,或者将两年前的新闻做剧情升级,模糊时间线,炒冷饭,就属于另一种性质了。

从新闻的角度来讲,这条“炒冷饭”新闻对公众也造成了误导。新京报在四个月前发布一篇名为《有些媒体又在“炒冷饭”》的文章,同样一则关于彩票事件,将“旧闻当新闻”:

旧闻当新闻“炒冷饭”,绝非小事,希望媒体能从过往发生的案例中吸取教训,让真实、有价值的新闻回归大众视野,真正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而非流量游戏中的提线木偶。

还记得网红“猫一杯”吗?别让类似的事件重演。(转载自新腕儿)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