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外卖大战秋季攻势:一场失去的胜利
亿邦动力 2025-08-18 17:04

几个月来,由于外卖大战补贴,茶饮门店的线上订单一直在涨。8月7日立秋当天,许多门店迎来一年的巅峰。营业短短半小时,它们就被订单淹没。


在北京丰台,一家茉莉奶白的店里,甚至更加疯狂。等待的骑手按捺不住,直接挤进操作台,对着瀑布般的小票找订单,找完塞给店员,催促赶紧做。


场面一度陷入混乱,店长终于爆发了。“赶紧都出去!机器坏了,谁的餐都出不了。”她冲着骑手大喊。在混乱和咆哮声中,店里的手机铃声响了一遍又一遍,但店员根本没有时间去接听。别说接听手机,就连吃口饭的时间也没有。


图片


忙碌从早上九点开始,一直持续到夜里。上午10点,商场开门迎接第一批顾客,许多店铺还处在慵懒的张望之中,茶饮店早已进入战备状态。尽管店员和骑手心里早有预期,但无尽的卡餐、催餐、超时和罚款还是让一切陷入混乱。


10点半,开门半小时,几十平方米的茶饮小店就被骑手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又来一单,疯了吧!”一位骑手对着手机大声说,此时他手上正拎着七份外卖,五份是奶茶。


“做不动,但是不敢停,”一位茉莉奶白的店员说,“已经饿过劲儿了。”一直到晚上6点多,茉莉奶白的店员们才轮换着吃一口饭,然后又投入到制作中。


门店爆单,店员忙疯,骑手超时,消费者漫长等待换来错过时间的外卖。当补贴导致价格扭曲,“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不再是一次普通的营销活动,反而成了内卷时代的不堪隐喻。这是现实版“长安的荔枝”,无人知晓或者也不被重视,为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人们失去了什么,又失去了多少。


骑手: “该死的立秋”


“美团259!” “美团34!” “饿了么159!”叫喊声此起彼伏,但店员的手速,显然跟不上系统的派单速度。门店外,十几个骑手举着手机,等待他们的订单。


“这么多单都做不出来,外卖关了得了。”一个穿粉色衣服的骑手盯着手机,忍不住飙了一句脏话。他已满头大汗,T恤后背已经湿透,黏在皮肤上。


此时是上午11点,也是订单高峰期。


8月7日,亿邦动力在北京丰台等区域调研外卖大战秋季攻势,当天看到的争执和听到的脏话,几乎是半年多以来的总和。除了争执和争吵,有些门店甚至出现骑手和骑手、店员和店员、店员和骑手之间打架。 “主要是因为平台不在,不然就是我们和商家联手打平台。”


十一点半,骑手小张已经来回跑了三趟,每次得到的答复都是“再等等”。他举着手里的奶茶订单告诉亿邦动力:“这都是我求爷爷告奶奶拿到的,打包都是我自己来的。”对于更多的订单,他找店员催促,店员头也不抬说“单子太多,按顺序来”


事实上,崩溃的不止骑手。尽管茶饮店店员们对8月7日的大战做好了预期,但连绵不绝的小票订单,以及左右环绕的催促声,还是让他们逐渐接近崩溃边缘。营业后第三个小时,店员的耐心明显下降,语气中带着烦躁,但手上动作一点都不敢停。


下午两点,高峰仍在持续。“你点了一杯,我给你随便拿两杯行吗?店里订单实在太多了,根本做不过来。”骑手开始给顾客送“盲盒”,不管是大杯中杯,加冰不加冰,不管是美团、京东还是淘宝闪购,随手一拿,挂在手腕上,开始配送。


商场外,骑手们还在争分夺秒。“不等了,这样下去都得超时。”一位骑手等了二十几分钟,终于等不下去了。他手上还有九单要拿,如果因A订单导致B订单超时,骑手同样也要被扣钱。


图片


“没办法,乱套了,你想按订单拿,但你的单子可能早让别人拿走了,不能死等着超时被扣钱吧。”一位骑手说。但为了避免差评,骑手一般都会通过电话或平台提前跟顾客打声招呼,“只拿贵的,不拿对的”。


某平台兼职群里站长一连发了四五条通知:金桥的沪上阿姨卡餐严重,别穿平台工服也别戴平台头盔,看好单子是几杯,进去就拿另两家的单子,跟客户说商家不出餐,我拿啥你喝啥。


下午四点,高峰渐渐过去。此时,老刘已经跑了六个小时,共计42单,还没有平时跑的单量多。爆单导致卡餐,拉长了骑手们等待的时间,也增加了延误和被投诉的概率。


“该死的立秋。”老刘骂道,“大厅里全是奶茶单,商家卡餐单多也没用,顾客又一个劲儿催催催,实在没法我点了好几次下线,生怕再给我派几个奶茶单。”


再次见到前述穿粉色衣服的骑手时,他已经是出现在同一家店第三次,与前两次被汗水浸透的T恤不同的是,衣服的后背已经留下了一圈白色汗渍。


图片


商场扶梯上,亿邦动力问一位骑手跑了多少单,对方回复一句“五六十单吧”还没等问出下一个问题,他紧接着说,“你慢悠悠站着吧,我得用跑的。”他手攥着一堆外卖,消失在商场的人群中。 


商家:“妥妥的都在给平台打工”


在北京丰台,万达广场两公里范围内,蜜雪冰城、茶百道、沪上阿姨、喜茶等品牌都有两家及以上店面,但一点点、茉莉奶白只有一家店。8月7日,一点点、茉莉奶白的订单并非最多,但卡餐却最为严重。


下午四点前,老刘就用完了20次免责取消机会。光一点点的订单,他就取消了12次,因为商家卡餐过于严重。


立秋当天,所有茶饮店几乎都调动比平时多两倍的员工。其中,丰科万达里霸王茶姬的店员最多,七八个人负责制作,两人负责打包,还有三人专门帮不同平台的骑手找对应订单,以及两位现场指挥统筹的店长或领导。


图片


图片

从十点半开始,霸王茶姬、喜茶、一点点等都陆续暂停小程序点单,有的也停掉了外卖。“京东关了吧!他们来得太早了,烦人!”一个店员对店长说。骑手立刻回呛:“送单快的时候怎么不嫌烦?”没人有精力继续争吵,因为订单还在堆积。


一点点的店铺位于万达金街,街道两侧均是餐饮小店。站在街头,你甚至不需要走到店门口,光看街边等待的骑手,就能猜出哪家是茶饮店,哪些店爆单了。


图片


茶百道店长在店门口打电话笑道:“冰都干没了,再给我调一点儿吧。”挤进隔壁的一点点,空气中蒸腾着汗酸味。六个店员如流水线般机械地操作。在杯里加入果糖、浓缩汁和冰块,再加入茶底、封口、打包。同样的动作,不断重复。


空气中的燥热,机器的轰鸣声,骑手的催促声,全部搅在一起。“别喊了!已经在努力做了!”店员的嘶吼给这份喧嚣按下了短暂的暂停。几分钟后,又有几位骑手挤进来,争抢着喊出单号,全然不知刚刚发生了什么。


图片


截止到8月7日晚六点,据亿邦动力不完全统计,北京丰科万达的沪上阿姨店,饿了么共计324单,美团134单,加上小程序一共做500多单,五位店员平均每人至少做100杯。茉莉奶白店饿了么订单更多,5位店员平均每人至少做200杯以上。霸王茶姬订单总量最高,美团饿了么京东分别为1081单、940单和80单。


图片


晚上十二点,店员小胡终于回到了出租屋,给我发消息:“14个小时,燃尽了,现在躺在床上手都还在抖。”


一位商家告诉亿邦动力,立秋当天,两个店扣掉平台抽成实收63896元,共在岗19人,每个员工发了300红包。


“为什么发红包? 因为员工早饭都没吃干到了下午4点,被我按着吃的饭。”除了人工水电材料费之外,商家还要承担顾客退餐费用和骑手乱拿餐重新做的成本费用。


“平台啥也没干直接抽走4成,除去各类开销,确实真的挣不了多少钱,妥妥的都在给平台打工。”出单机一直吐,餐也一直做。店员跟机器人一样一直做,对于骑手的呐喊声也早已麻木。


下午四点,珊珊终于喝到了十一点点的奶茶。骑手换了三四个,虽然也有骑手打电话通知她商家卡餐严重,问她要不要申请退款,但因为实付只有4.9元,所以她觉得什么时候到都无所谓。“羊毛不薅白不薅。”


“规范促销”下的狂欢


8月8日,立秋后的第二天,亿邦动力又重新走访了以上茶饮店,发现单量明显减少,也没有店铺再出现卡餐情况,店里员工大多数也恢复了往常数量,店员们也终于有时间和精力说说笑笑。一切又都回归到了原来的样子,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但真的什么都没发生吗?下午三点,骑手小孙准备下线休息,手里还拿着一杯茉莉奶白。“昨天他家的东西我都喝够了。”他笑着说,“超时顾客取消的,店里做多顾客没拿的,喝了好多杯。”


图片


这当然不是个例。小胡说,在关店前,家家茶饮店都摆放着不少做完的茶饮,顾客上午点的订单,晚上要关门都还没拿走。有的被店长分给店员和骑手,有的直接扔进垃圾桶。


小孙手里这杯,是平台请骑手喝的“秋天第一杯奶茶”。立秋前一天,他换了一杯,大战后又换了一杯。


8月7日上午一连超时了六单后,小孙特意跑到了茶饮店少的一片区域送外卖。晚上六点回到丰科万达时,一下又接到11单,8单是奶茶。好在当时单量已逐渐减退,11个订单全都按时送达。但上午超时的订单除了两单茶饮免责,其他四个订单虽说也是因为茶饮店卡餐导致的超时,但申诉了几遍平台也没通过,还是被扣了钱,“相当于白跑了五六单。”


据了解,8月7日当天,所有平台几乎都把茶饮订单送达时间适当延长,从接单到送达,平时一般需要四五十分钟,立秋当天延长到一个半小时;其他餐类也适当延长了十到二十分钟。


小孙说:“那也没有用,送不到。”最后,站长发来通知,所有茶饮超时订单骑手全部免责,瑞幸订单除外。因为立秋当天瑞幸并没有像其他茶饮店一样爆单。


图片


早在立秋前一周,美团、淘宝闪购、京东先后发布声明,承诺将“规范促销”,同时提出多项限制补贴行为的举措,包括规范促销行为、合理规划发放补贴、不做非理性促销活动、不以显著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和服务等。多家平台同时发声,或源自于上一轮约谈的政策延续,不少人认为在立秋这个外卖传统营销节点平台会有所收敛。


然而,淘宝闪购于7月31日就已宣布邀请金晨作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活动代言人,也是淘宝闪购在参与外卖大战以来,邀请的第七位明星代言人,同时还发布“满18减18”的营销活动。大部分饮品用过优惠券后集中在六七元左右。这也是不少品牌茶饮店饿了么单量超过美团的原因之一。


美团则上线6.8元奶茶兑换券抢先囤、百万份满20减20奶茶神券、以及立秋奶茶1分抢的活动,提供几款1分钱限时抢购的饮品,用户还可以参加第二杯半价的活动。算下来每杯饮品的价格只要四五元。除了参加活动的饮品外,其他饮品的价格也不高,大部分集中在10元以内。


京东秒送虽然没有关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的促销字样,但首页就有外卖百亿补贴专栏,大部分奶茶等饮品的价格都在10元左右,消费者付款时还可以选择优惠券,最低一档的是满6元就可以使用的5元优惠券。此外京东秒送还推出了“秋天第一口炸鸡”活动,1.68元限量抢购,试图与两家打出差异化。


可见,平台早已将“理性促销”的承诺抛诸脑后。当系统性的欲望被点燃,必然需要有人付出代价。为保鲜荔枝发明出来的“分枝植瓮,隔水换冰”方法。像极了今天平台为提升效率设计的种种机制。用算法压缩配送时间,用奖惩制度倒逼骑手冒险,用促销刺激非理性消费。


于是,每个人都成了系统的一部分。商家不得不参与补贴大战,骑手不得不超速行驶,消费者难以抗拒低价诱惑。这种结构性困境,似乎比唐代的荔枝贡更难以打破。(转载自亿邦动力)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