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大众半年利润降33% 奥博穆:我们会王者归来
大块机器 2025-07-28 15:40
7月26日,大众集团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

二季度,大众全球累计销量达227万辆,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6.6%;但销量回升下,大众二季度营收、利润不增反降,单季度营收808.1亿欧元,同比下滑3%,营业利润38.3亿欧元,同比下滑29.4%
继一季度经营利润大跌39%之后,大众二季度经营效益依然承压。
财报会上,大众取消了年度5%的增长目标,2025年的发展目标调整为与2024年持平;一季度财报会上,大众还保持了这一增长预期,时隔仅3个月,旧的信仰在崩塌,但新秩序还没有重建。
半年利润降33%  净现金流转负
“2025年上半年,大众处在矛盾之中”,大众集团CFO和COO Arno Antlitz 在财报会上如此强调。
一方面,稳健的新品组合和规模增长,助力大众呈现出稳中向上的态势;但另一方面,上半年经营利润却跌了33%,经营利润率仅4.2%,低于预期下限,净现金流同步由正4亿欧元转为负14亿欧元。
上半年,大众集团累计销量达436万辆,较2024年略微增长0.5%,总营收达1583亿欧元,微降0.3%,经营状态是稳定的;但不确定的关税因素和正在实施的组织效率重组,给经营利润和净现金流都带来巨大压力
2025年上半年,美国关税给大众集团带来的利润影响达13亿欧元;同时,大众、奥迪、保时捷、Cariad的业务重组消耗了7亿欧元,此外还有为欧盟减碳预备的“罚款”,累计利润减损达到了22亿欧元,其中17亿欧元出现在二季度。
图片
如果将这些损益扣除,大众集团上半年的营业利润下滑幅度降至10%以内,营业利润率可达5.6%,二季度营业利润率甚至高达6.8%,为预期的最高值;净现金流也和去年相当。
因此,很难说大众集团2025年上半年出了什么大问题,更准确的说法是——这世界太“动荡”,欧盟又离美国太近。
展望下半年,大众预计欧盟和美国之间会达成关税“和解”,奥博穆如此强调:“从我的角度出发,我非常希望美国和欧盟之间能寻找到‘平衡点’,以允许区域间的公平贸易,我们期望的关税比例是15%(和此前日美之间确定的关税比例相同)。”
在奥博穆看来,大众在美国的大规模本土化投资(现有约140亿美元规模布局,还投资了Rivian 58亿美元,计划在南卡新设工厂)会成为谈判中非常有吸引力的筹码。
但在财报预期中,大众依然将影响的关税比例规划在现行的30%左右,“关税预计会成为长期阻碍”,Arno Antlitz和奥博穆均如此定调。
7月28日,特朗普官宣欧盟与美国达成了15%的关税协定,汽车行业包含在内,大众在下半年开始终于迎来了一个重要的确定性
在业务重组方面,从大众开始的规模化裁员、降本正从率先动刀的大众品牌蔓延到集团的各个部门,奥迪、保时捷、Cariad等都在积极规划降本增效。
自去年底和工会达成共识以来,大众目前已累计裁员约4300人,节省了10亿欧元的开支,还有20000人的离职已确定,预计此后将带来每年40亿欧元的降本效果;奥迪在今年6月与工会达成了7500人左右的裁员方案,员工绩效工资也会进一步调整,预计此后将带来每年10亿欧元的成本降低。
自2023年底以来,大众(品牌)累计裁员达到了9000人,2024年底以来,整个大众集团累计裁员已经超过了1万人(财报中显示为裁员达1.23万人)。
图片
Arno Antlitz明确表态:规模化的降本带来的效益将在未来几个季度的财报中呈现”;奥博穆同时定调,必须更高效地执行降本举措”。
回看大众集团的上半年,在结构层面的优化在持续,但也面临着不可优化的贸易关税难题,应对未来的方案在执行。
具体到市场、品牌、产品端,大众的2025年同样“矛盾重重”。
欧洲电车之王  中国、美国负增长
财报会上,奥博穆对大众集团在欧洲的表现连番称赞——半年销量超209万辆,增长3.3%,西欧销量突破164万辆,同比增长1.4%,占比集团总销量规模达到了近40%;上半年,大众超越特斯拉,成为西欧第一纯电车企,上半年西欧市场纯电动汽车市占率达28%;西欧订单同比增长19%,需求强劲,目前已经排产到四季度
今年上半年,由于马斯克的个人行为造成的负面影响,大众在西欧纯电动市场强势崛起,半年销量超13.5万辆,同比大涨78%,前十畅销的纯电车型中,大众占据了5款(ID系列三款,斯柯达两款)。
这也成为大众2025年上半年西欧增长的核心引擎。
但在全球其他市场内,大众并没有保持增长势头,大众在中国市场交付新车达131万辆,同比下滑2.3%,北美市场销量42.6万辆,同比下滑6.9%,南美实现了21.1%的同比增长,但规模只有26.7万辆
美国市场的下滑,主要原因还是关税,在下半年关税缓解之后,预计大众在美国市场能逐步回温;中国市场的下滑,在预期之中,奥博穆强调,由于大众在中国执行价值稳定战略,没有打价格战,在激烈的本土企业竞争中会让出一部分市场空间
图片
从南北大众上半年的表现来看,虽然上半年大众在中国下滑,但仍保持韧性:一汽大众上半年终端销量达74万辆,同比下滑3.6%,是中国前十厂商中唯一负增长的品牌,但一汽大众在6月又强势反弹,单月销量超16万辆,同比大涨15%;上汽大众上半年终端销量达52.3万辆,同比增长2.3%,6月销量达9.6万辆,同样实现了15%的大幅增长。
在自主品牌一轮又一轮的绞杀面前,大众中国上半年的市场表现还是可圈可点,尤其是考虑到,这一结果是在大众启动电动化、智能化变革之前,依靠燃油车守住大盘,非常不容易,伴随着奥迪A5L等系列智能化和电动化产品逐渐上量,大众下半年很大可能在中国市场重回正增长。
奥博穆明确表态:“上海车展上,我们展示了大众中国多款全新车型(到2027年推30款新车、到2030年推50款新车),广受好评;大众在中国的前景是光明的,我们能和本地车企在技术领域竞争、满足用户的本土化需求,同时在成本端做到足够的竞争力(成本已降40%,还要再降10%);我们在中国有超过5000万用户、强大的经销商和服务网络,相比很多新品牌优势很大,基于此,未来1-2年,大众在中国的总体量和新能源市场都会‘王者归来’”。
奥迪、保时捷遇冷  斯柯达逆势创历史
在品牌端,大众2025年上半年同样“反差感十足”。
奥迪、保时捷两大豪华品牌下行,斯柯达和大众品牌上扬,其中斯柯达还在二季度创造了单季度利润历史新高7.4亿欧元,营业利润率达到9.5%,超越奥迪和保时捷,成为大众“赚钱效率最高”的子品牌(销量不足大众品牌四分之一,但营业利润接近大众(11亿欧元)的三分之二)。
上半年,奥迪全球累计交付量达78.4万辆,同比下滑5.9%,保时捷累计交付新车14.6万辆,同比下滑6.1%(销量为13.5万辆,同比降10%);大众品牌全球累计交付量达232万辆,同比增长4.5%,斯柯达品牌全球交付量达50.9万辆,同比增长13.9%,领涨大众集团旗下各大品牌。
对于奥迪和保时捷的低迷(不仅销量降,营业利润率也急速下滑),大众官方的解释是关税的贸易影响加上部分市场豪华车销量的收紧,以及纯电动车型的需求不及预期
由于奥迪和保时捷主要通过进口进入美国,所以两品牌在美国的销量上半年受阻;在中国市场,豪华车市场下行,跌幅超过50%,保时捷上半年仅交付了2.1万辆新车,同比下滑28%,被调侃为小米暴击保时捷。
图片
但在奥博穆看来,保时捷更多是在经历阵痛,保时捷最大的两个核心市场中美上半年都处在结构性需求调整中,夹缝中的保时捷,短期低迷。
目前,大众已经在对保时捷进行组织架构优化(和前文提到的集团重组同步),同时还将进一步推动降本增效,力争增强保时捷的产品技术弹性,在燃油、混动和纯电多领域都做足准备
奥博穆直言:“保时捷会触底反弹”。
大众品牌,2025年上半年稳中向上,营业利润增长了20%,营业利润率也回升;斯柯达的表现超出了预期,早在一季度,斯柯达就交出了一份惊艳的财报,二季度再创新高,并在经营效益端超越保时捷和奥迪。
Arno Antlitz指出,“这意味着,大众的产品、组织架构调整在生效
新能源车大涨40%  备战Robotaxi
最终的产品和技术端,大众也已蓄势待发,在9月的IAA上,大众将下一代旗舰车型集体展出,这是继上海车展公布中国产品、技术图景后,大众在全球产品局部的新形态。
从2025年上半年的表现来看,新能源、数字化依然是大众下半年的产品重心。
前6月,大众累计实现纯电车销量达46.5辆,占比集团渗透率达11%,同比增长47%;插混车型累计销量近20万辆,同比增长超40%,在美国和西欧市场,大众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都实现了长足增长
在奥迪、大众四季度在华集体转型后,预计大众在中国的新能源业务也能收获增量。
除了新能源之外,大众还在二季度发布了旗下首款L4级自动驾驶量产车ID.Buzz。
图片
财报会上,大众对Robotaxi的商业化运营也进行了阐述,2026年,大众将先进行有安全员的Robotaxi试运营,2027年转向全无人,测试区域主要在德国汉堡、慕尼黑,还将进入美国奥斯汀,与Uber的合作将在2026年进入到洛杉矶,同时中东等领域的市场也会进驻。
Robotaxi为特斯拉带来的近50%的市值增量,我们相信大众的Robotaxi也能带来这样的效果”。
此前DK已经分析过大众的自动驾驶优势,不仅有车辆、技术方案,还提供用户管理等系统方案,相当于一键式外包。
纵观大众2025年上半年,维稳、优化、转型起势是三个关键词,大象转身总是很难,但好在大众已经接近蜕变的尾声,变革即将进入检验期。
财报会上,奥博穆总是谈到触底、回归、储备充足,一场革命,即将抵达验收的时刻,大众能否穿越风暴,我们拭目以待。(转载自大块机器)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