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谷歌财报里的token经济学,撑起AI军备竞赛2.0了吗
未尽研究 2025-07-26 08:18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台积电突破1万亿美元后,又到了硅谷巨头们交财报的季节。市场试图从中挖掘,每次token处理背后的成本结构、价值创造和资金流动,也即token经济学。

谷歌已经跨越了创新者窘境,在token的价值创造上表现不错。无论是964亿美元营收,还是282亿美元利润,都超出了华尔街的预期。谷歌的搜索、YouTube和云业务,在二季度分别同比增长了12%13%32%,相比上一季度有所提速。

与以往相比,谷歌也更愿意分享运营数据了:


  • token处理数量:从5I/O大会的480万亿,增长到980万亿;
  • Gemini应用月活:超过4.5亿,日请求量环比增长50%
  • AI Overviews搜索:月活用户突破20亿;
  • AI Mode搜索:在美国与印度的用户超过1亿;
  • Circle to Search:已登陆超3亿安卓设备;
  • Google Lens搜索:同比增长70%
  • 使用Veo 3生成视频:超7000万个;
  • Youtube Shorts:日浏览20亿,每小时营收接近平台平均;
  • 云服务新客户:季度环比增长近28%,大单翻倍。


谷歌公布的数字,都是它近两年来面临激烈竞争的核心业务。在搜索与浏览器领域OpenAIPerplexity动作频繁;在短视频领域TikTokMeta则是自己的劲敌。它都凭借着强大的TPUGemini 2.5挡下来了。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高兴得在X上多分享了几句,马斯克在下面连连跟帖。特斯拉对AI的宏大叙事,与它的基本面之间,横亘了巨大的鸿沟。它还处于极大消耗token却很少创造价值的阶段,想要robotaxi体现在财报中,至少得等到明年底。

下周,Meta与微软将在当地时间30日发布财报,31日则轮到了苹果与亚马逊。大家关心它们将如何演绎自己的token经济学,口袋有多深,以及愿意为此付出多大的筹码。

硅谷巨头会陷入新一轮算力军备竞赛。谷歌已经明确将2025财年的资本开支,从750亿美元提升到850亿美元。明年可能进一步增加。加大投入,是为了缓解算力供给紧张局面,毕竟仅仅一个月,它的token消耗就暴涨了1倍多。更完整的技术栈与更充沛的算力储备,也是留住员工的底气。

图片

美国正在跑步进入百万卡时代。奥特曼表示今年年底,OpenAI将要上线100万块GPUxAI远期目标是5年内上线等效5000万块H100AI算力;近期目标则是完成55Blackwell架构芯片的Colossus二号集群;Meta也有泰坦系列集群,仅目前透露的两个就达到了6个多GW,以GB200合计差不多300万卡。为了资金与算力,Anthropic决定向中东低头,放弃了所标榜的不应该让坏人从我们的成功中受益的核心原则。

特朗普政府的大漂亮法案”“AI行动计划,助长了这股气焰。研发支出税收抵免,资本开支加速折旧,为硅谷巨头额外释放更多的自由现金流(FCF),谁都不想错过这个为期三年的烧钱合法化的时间窗口。建设基础设施已经成为了美国AI行动的第二支柱。

问题在于,这些token将创造多少价值。尽管AI应用可以解决的问题越大,整个价值链的价值就越大,但是,与其说是AI在推动经济,不如说是现阶段对AI信仰的动员推动了经济。2025年,围绕AI算力的相关资本支出,整体将占美国GDP2%左右,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了0.7个百分点,如果没有这一切,美国一季度GDP可能将收缩2.1个百分点。关于人工智能和开发者生产力的大胆言论比比皆是,但噪音与信号并存。

谷歌的token变现能力是真实的,但同时也是局限的。它的token消耗,除了被外部应用调用之外,还包括旗下业务用户体验的改善。一次AI问询(query)要比一次搜索问询更贵;在收入方面,AI概览广告达到了基准水平。也就是说,边际成本仍然大于边际收入。在回答分析师提问时,谷歌声称“Gemini 的原生多模态性,正在帮助将离线音频和视觉世界带回到在线世界,为搜索创造了许多机会。言下之意,谷歌现阶段更倾向于扩大市场份额,而非提升利润率。

而且,谷歌AI搜索对token的变现,也是对存量价值的转移。这削弱了AI之于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与文艺复兴的宏大叙事的力度。回顾近二三十年来成立的目前市值最高的公司,它们中的绝大多数,要么创造了自己的行业,比如谷歌的搜索、Meta的在线社交网络,要么以重塑行业的方式大举扩张,比如特斯拉的电动车。但目前,AI仍然没有深入到这样的境地。

流向谷歌AI搜索的广告收入,原本有不少是本该流向网页内容拥有者的。网民点击传统搜索结果的频率,大概占所有访问量的15%,但点击AI搜索结果的,只剩下了8%。如果谷歌只是从网页这里转移走收入,那么长此以往,谁为它的AI搜索提供内容呢?

创造价值,不仅依赖于模型在基准测试中获得了多少得分上的提升,而在于在用户复杂的需求与约束下,寻求在正常运行时间(Uptime)、延迟(Latency)、单位推理成本与用户满意度上的平衡。在财报会议上,谷歌也承认,目前,智能体仍然成本较高、耗时,且有时较脆弱,也许智能体时代要等到明年才会到来。

美国的“AI行动计划,点名批评了医疗保健等关键行业行动太慢。但是,今年以来,FDA可是已经太要进步了,先是允许在临床前阶段利用AI模型替代动物实验,后来又全面启用AI助手Elsa,旨在优化药品和医疗器械审批流程。结果,最近,人们发现Elsa“幻觉严重,捏造了不存在的研究、歪曲了研究成果。消耗token并不自动带来价值创造,它的边际回报甚至可能是负的。

目前最成熟的变现领域之一,仍然是编程。最显著的例子之一,就是Anthropic。年初,它的年化收入约10亿美元,预期今年增长到20亿美元以上,但现在已经达到了40亿美元。编码需求被Claude4彻底验证了。但是,构筑于单一垂直场景的经济体系是相当脆弱的。

最让美国担心的威胁之一,就是开源赤字。美国前沿模型提供商为了最大程度的兑现token价值,将自己封闭起来,结果又无法保持足够的领先距离,将更大的市场暴露于单位推理成本更低的开源模型之下。目前,全球排名前四的开源模型,都来自中国的实验室。

本周,阿里Qwen正在泄洪式更新,发布了基础模型Qwen3-2507、编码模型Qwen3-Coder与翻译模型Qwen3-MT,统统完全开源。尤其是Qwen3-Coder-480B-A35B-Instruct,具备智能体能力,性能对标Claude Sonnet-4,但平均价格只是Claude 41/3。如果还嫌贵,可以自己部署。

上一轮军备竞赛过后,不少大模型初创企业消失了,或被收编了;当时,更多是关于前沿大模型训练的竞赛。这一轮军备竞赛,也将决定硅谷巨头或AI巨头命运的分歧,更多将是关于token价值创造的。(转载自未尽研究)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