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终将老去,接班人是挥之不去的话题。
近日,关于李书福的吉利接班人话题再次浮出水面。尤其是眼下,娃哈哈接班人宗馥莉的遗产争夺战弄得满城风雨。
对吃瓜群众来说,娃哈哈好事件只是多了个热议的谈资而已,而对李书福他们来说,宗庆后的后事给了他们足够的警醒:
接班人和遗产的问题处理不好,不仅让自己毕生打造的人设崩塌,还很可能让企业跌入万劫不复的险境。这是企业创始人最不想看到的。
“汽车就是一个沙发加四个轮子”,言犹在耳,但说这句话的李书福已然老了,他用30年的时间,凭借一己之力,将吉利汽车从一家民营企业打造成世界级车企。
如今,摆在李书福面前的最重要的课题,那就是谁来接班,带领吉利赢得下一代战争。
在一次采访中,李书福曾明确表示,“接班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体系”,暗指吉利可能采取集体领导模式。
聪明如宗庆后,没有输给任何一个对手,只是输给了时间输给了自己的后事安排。
轮到李书福了,他此刻在做何打算呢?尽管他说接班不是一个人的事,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须有一个人站出来接班,组建以他或她为核心的领导团队。
网上有些不同的说法,尽管未经证实,但多少有些道理。
首先,李书福的儿子李星星是个绕不开的人。和宗馥莉一样,李星星也有光鲜的留学背景。
2016年,李星星出任吉利集团副总裁、吉利集团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21年,李星星在领克的发布会上首次公开亮相,彼时的他又多了吉利控股董事会监事、领克汽车亚太区总经理等身份。2022年,李星星又砸下30亿收购拥有磷矿资源的ST澄星。
聪明如李书福,在接班人的问题上不可能在一棵树上吊死,除了李星星,李书福还有一个备选接班人,那就是李星星的妹妹李妮。
和哥哥一样,李妮也曾经在英国读书,在诺丁汉大学念完本科,拿到财务管理学士学位。与哥哥不同的是,李妮更精通的是在投资领域。
也许有人会说了,就不能让职业经理人接班吗?中国有句老话“富不过三代”啊。如果你站在李书福的位置上很容易就会想明白这个问题,自己一辈子打下来的基业怎么可能舍得给外人呢?
当然,没有外人也是不行的,职业经理人要做的就是辅助家族传承人。
李书福也曾多次强调“去家族化”,但这只是理想状态而已,吉利的未来,很有可能形成“家族控股+职业经理人运营”的混合模式。
职业经理人团队中,首当其冲的是安聪慧。安聪慧自2020年起担任吉利控股集团总裁,2021年成为极氪智能科技CEO。
在2025年5月的人事调整中,安聪慧正式接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全面负责集团运营管理工作。
这一任命标志着安聪慧从单一业务负责人向集团核心管理者转变,可能预示其将成为吉利未来战略规划的关键人物。
还有李东辉,他自2020年起担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和并购经验。
此次调整中,李东辉卸任CEO职务,转任副董事长,负责董事局日常管理和投融资事务,继续在资本运作和重大项目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管理层调整包括,桂生悦继续担任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CEO)。淦家阅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CEO,负责银河事业部和极氪科技事业部的整合管理;戴庆被任命为吉利控股集团轮值总裁,培养年轻管理者。
再说几句
李星星、魏紫涵、张正萍等等,这些车二代有个共同的特点:拥有海外留学背景。他们面临的挑战也是有共性的:如何带领企业打赢下一代战争。毕竟,如今的汽车产业已不再是父辈们那个草莽英雄的时代。
甭管谁接班李书福,宗庆后的教训都必须重视。当然了,现在说李书福退休也可能是咱们咸吃萝卜淡操心。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如果老李不服老,也可以借鉴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创始人七老八十了还在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呢。(转载自:车轱辘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