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拿「骑手」起号,爷们还要脸吗?
三表龙门阵 2025-07-11 20:50

人呐,起号和脸面只能拥有一个。

当代社会一大怪景:好好一个人,说起号就起号了,然后就变得面目全非,人设有了,人格没了。

套路也很简单:骑老奶奶过马路——玩的就是反差。

最近不就有个事炒的挺热吗?

一个叫丁远昭的博士后失业后在美团送起了外卖。

在我看来,你爱送不送啊,你是超级赛亚人,愿意送外卖那也是个体的选择,你送来的黄焖鸡米饭又不会比小学生送来的更香。

送就好好送,我不会接过你的饭,再拉着你的手,泪眼婆娑的问:「孩子,你咋的了,你可是个博士后啊?!」

实际上呢,这哥们外卖送的并不踏实,美团公布的数据是:「注册 4 个多月仅跑了 6 天,送了 34 单,但高考期间集中发布的 13 条穿骑手服的视频却让他的账号流量暴涨。」

你瞅瞅,订单没爆,流量爆了。

我有个自媒体同行叫潘乱,也体验过送外卖,他再苗条点的话,一天都不止送这么点。

答案很清晰了,这个丁远昭不是想送外卖,而是想把人设往外卖送。他耕耘的不是车轮滚过的城市大道,而是网红这条挤破头的康庄大道。

卖——从博士到骑士的人设

卖——学历贬值的焦虑

卖——脱去长衫的辛酸

美团外卖不过是道具罢了,如果他愿意的话,甚至可以是个捏脚小妹,博士后+捏脚,流量又爆了。

这个事件本质上是将自身的中年焦虑转化为全社会的道德负担,若还能起号,那简直血赚了。

它还是对「骑手」这个职业最深层的异化与羞辱,试图构建一个「学历」与「骑手」不应错配的叙事逻辑。

可「骑手」这个职业作为社会就业的一个解压阀,不应该成为隐形学历歧视或学历贬值的话柄,无论你是什么出身,什么学历,遇到了什么困难,只要勤勤恳恳工作,就能获得回报与社会尊重,这才是大众应该秉持的、称道的价值观。

可现实是有多吊诡呢,流量驱使下,媒体或舆论喜欢的单一叙事变成——xx名高学历人士在送外卖。

这种哀叹既夸大了事实,又对社会就业问题的根源诉诸错位,徒留博眼球,整个「大新闻」的意义。

美团处理了太多类似——「30 万本科生 7 万硕士生送外卖」的谣言了。

如果一个社会不追求真相,满脑子都是「起号」,如果一个社会不尊重劳动,满脑子都是「人设」,这不仅是思想的滑坡,也是道德的滑坡。

「骑手」是一份兼具灵活性和过渡性的工作,它或许不如高楼大厦里的格子间那么光鲜亮丽,但它为好多人生活艰难前行时亮起了一盏灯。

它不该是博流量的标签,它不该是摆拍玩段子时的道具,它不该是割韭菜前擦拭的镰刀,它不该是人生不如意时的出气筒。

有个网友在吃了丁远昭精心打造的人设后,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一个人,他先是去了清华,又去了北大,然后是新加坡,最后是牛津。他走了世界上最光鲜的一条路,读了三十年的书。然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他开始送外卖了。」

朋友,请擦干你的泪水,故事实际上是这样的:

「一个博士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刷了无数短视频后,想到了一个起号的好办法。」

朋友,接下来,这门《网红实战课程:从 0 到 1 》,你要不要考虑一下?

朋友,世界上最光鲜的一条路叫真诚——真诚劳动,真诚表达。

思考题:你怎么看拿骑手起号的行为?学历和骑手要必然挂钩吗?(转载自三表龙门阵)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