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AI这条赛道,大家都在卷
傅里叶的猫 2025-07-08 11:24

现在大家都在说国内各行各业都太卷了,国内的牛马们羡慕国外的work life balance的生活。但硅谷目前也是卷的不行,正在上演一场史无前例的人才争夺战,焦点集中在AI领域的顶尖专家。

与此同时,AI芯片(GPU 和 AI ASIC)的厂商们,也都公开了自己的roadmap,几乎是每年都有一个新的AI平台。按老美之前的work life balance的节奏,完全是无法想象的。

现在B300已经出来了,国内也可以拿到货,我们可以开始接样品订单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文章后面的二维码了解。

按照英伟达的roadmap,在明年的下半年,基于Rubin架构的产品就可以出货了,再过一年就是Rebin Ultra.

AMD虽然现在的市场占有率并不是很高,但MI400明年上半年也出来了。

AI ASIC的厂商们,后面几年也都是一年一次平台的升级。

image-20250706225627146

image-20250706230439502

再来看AI方面的竞争,这个主要就是体现在抢人才。自2022年底ChatGPT的惊艳亮相以来,AI技术的突破引发了对稀缺人才的激烈竞争。Meta、OpenAI、Google DeepMind和Anthropic等科技巨头不惜重金,通过天价薪酬、股权激励和战略收购争夺能够推动技术革新的精英。

根据SignalFire的《2025年科技人才报告》,自疫情以来,入门级技术岗位需求下降了50%,而中高级AI人才的需求却急剧上升。硅谷和纽约作为AI生态系统的核心,吸引了超过65%的AI工程师,尽管高昂的房价和远程工作的灵活性并未削弱这些地区的吸引力。

顶尖AI人才的稀缺性是这场争夺战的核心,Sam Altman估计,全球真正能够推动AI技术突破的研究人员仅有几十到一千人,其生产力可能是普通工程师的10,000倍。这种稀缺性使得公司不惜一切代价争夺这些人才。甚至连苹果这样的科技巨头也难以招到顶尖AI专家。根据傅盛的说法,苹果等大公司因组织臃肿、效率低下,难以吸引AI人才,而像OpenAI和Anthropic这样的新兴AI创业公司则因高成长潜力、优厚股权激励和扁平化管理更具吸引力。

Meta近期在AI人才市场中的动作尤为引人注目,扎克伯格亲自领导了一场招聘热潮,成功从OpenAI挖走四名核心研究人员:Shengjia Zhao(参与GPT-4开发)、Shuchao Bi(多模态模型经理)、Jiahui Yu(前Google Brain和DeepMind高级研究科学家,擅长序列建模和计算机视觉)和Hongyu Ren(负责OpenAI o3和o4 mini模型后期训练)。此外,Meta还从OpenAI苏黎世办公室挖走三位开发人员:Lucas Beyer、Alexander Kolesnikov和Xiaohua Zhai。这些人才的加入显著增强了Meta新成立的“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的实力,目标是开发多模态AI和推理模型,弥补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Meta还从Anthropic和Google DeepMind招募了开发Claude和Grok等模型的专家,挖角比例在与OpenAI和DeepMind的竞争中分别达到8:1和11:1。此外,Meta尝试收购多家AI初创公司,如Perplexity AI、Runway和Safe Superintelligence,虽然多未成功,但小扎的抢人的决心可见一斑。

2025年6月,Meta以14.3亿美元收购了AI初创公司Scale AI 49%的股份,这是Meta历史上最大的外部投资之一。Scale AI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提供海量标注数据及定制化训练数据,是训练大型语言模型的关键供应商。作为交易的一部分,Scale AI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lexandr Wang加入Meta,领导“Superintelligence Labs”。还是按照傅盛的说法,这次收购,其实主要是为了Alexandr Wang,至于数据标注的业务,Meta本身并不需要收购。年仅27岁的Alexandr Wang被任命为Meta首席人工智能官,甚至连图灵奖得主杨立昆也要向其汇报。

Meta能成功挖来这么多人,基本都是通过天价的薪酬来吸引,Meta提供的签约奖金高达1.5亿美元,首年薪酬超过1000万美元,包括前置股权和奖金。Meta为OpenAI研究员提供的四年合同总值高达3亿美元,首年股权立即归属,这一做法在行业内极为罕见。尽管Meta否认了部分高额报价,但业内普遍认为其薪酬极具竞争力。此外,Meta还提供尖端芯片的无限访问权限。

而国内目前的状况,曾经的AI六小龙,自从Deepseek出来后,现在基本都挣扎在存亡线上,像kimi,笔者去年用的还比较多,但今年基本都在用豆包和元宝了,再也没用过国内的其他AI平台,app也早就卸载了。(转载自傅里叶的猫)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