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腾讯等合资收购48座万达广场
王健林终于等来“白衣骑士”。
近日,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披露,太盟(珠海)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高和丰德(北京)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市潘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直接或通过其各自关联方共同设立合营企业,并通过合营企业收购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的48家目标公司的100%股权。
图源:市场监管总局官网
其中,北京市潘达商业管理公司,于2025年1月14日成立于北京,主要从事投资控股业务,最终控制人为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而此次被收购的48家目标公司,分别涉及北京、广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汉等多个一二线城市的万达广场项目。
公告并未透露这一交易的具体金额等情况,不过有市场消息称,此次交易金额将达到500亿元。
据澎湃新闻消息,此次收购将通过专项基金平台完成,由太盟来主导进行投资。其中,太盟计划注资约50亿元认购基金次级份额,承担主要风险并获取超额收益;一些国有大行组成的银团将提供300亿元贷款授信,剩下的150亿元将通过夹层融资渠道募集,目的是吸引险资、产业基金等多元主体参与。
交易完成后,万达商管将继续负责这些万达广场的日常运营,但其所有权将彻底转移,预计会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完成交割。
过去几年里,万达的债务压力日益加剧。天眼查信息显示,今年以来,大连万达集团又新增多条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信息。截至目前,其被执行总金额已超75亿元。
为此,万达主动优化资产结构,向轻资产模式转移,多次出售万达广场项目,两年内卖出近20个。
今年以来,坤华(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相继收购了位于铜陵、宣城、安阳、四平、扬州的5座万达广场。加上此次的48座,年内被卖出的万达广场将超过50座。
而从此次“接盘”的5家公司来看,几乎都是万达的老熟人。像是太盟已经第二次牵头对万达的投资,腾讯曾多次出手帮助万达缓解流动性危机,阳光人寿前两年就已接盘至少6家万达广场。
相比之下,京东与万达之间的交集其实不算多。不仅刘强东和王健林几乎没有同屏出现过,刘强东还曾在2017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调侃过后者:“今天我们一部分人已经富起来了,富到了赚一个亿都是小目标”。
而如今京东愿意向万达伸出援手,一方面是为了实现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可能也是看在腾讯的面子上。
2018年1月,已经出现危机的万达在官网公布了一项战略投资协议,腾讯、苏宁、京东和融创四巨头联手战略投资万达商业,总金额340亿元。据悉,当时是王健林亲自给马化腾、张近东、孙宏斌和刘强东分别打电话沟通,在和4人基本敲定后,再交给各家的投资部走流程。
图源:京东黑板报
从公开信息来看,这应该是京东第一次和万达合作,且主要是在腾讯的撮合下投资了50亿。毕竟在此之前,不仅腾讯投资了京东,双方也曾联手投资过唯品会、永辉超市等多个项目。
当时有京东内部人士透露,虽然京东组建了专门的投资委员会负责投资业务,但是像投资万达这么大金额的一般都是刘强东亲自操盘,并且他也是京东投资委员会成员,“刘强东之所以愿意点头,可能还是因为马化腾的关系”。
如此看来,京东如今再次向万达伸出援手,背后可能也有腾讯牵线。
当然,如此重大的投资,仅靠“面子”肯定还是不够的,京东也要对自己的投资人负责。因此刘强东这次愿意接盘万达广场,很大程度上应该也有自身业务发展的考量。
事实上,2018年首次投资万达后,双方的合作也让京东得到了不少好处。
比如2022年,京东与万达商业管理集团就3C通讯领域签署全渠道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围绕京东旗下品牌“京东之家”在全国商圈范围万达广场的入驻、市场营销、会员体系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实现市营销和会员体系的协同和打通,携手构建多端、多场景的一站式购机服务体系。
图源:京东之家
自此,京东之家陆续入驻万达广场,覆盖全国18个省份、48个城市,后续还计划进驻万达集团旗下在建或规划中的商业项目。
作为京东3C事业部的线下门店,京东之家此前主要与沃尔玛的门店合作,后者当时也是京东的大股东。而随着京东与万达达成合作,依托万达广场全国范围内的布局,京东之家的规模扩张实现了进一步提速。
此后的2024年,京东和万达的合作愈发紧密。先是6月,京东物流与万达商管达成深度合作,基于商圈及社区场景设立 “万物快闪计划”,首批在广东共计7 城22座万达广场试点;10月,京东物流又与万达广场达成年度营销合作,万达广场可借助京东物流平台增加曝光,获得营销资源补贴,双方还将共同探索为场内商户和周边客群建立寄送服务台;
最近的一次是在去年11月,万达智慧商业与京东超市战略合作,于北京东坝万达广场、上海江桥万达广场两地打造“万达智慧商业×京东超市线下空间站”,助力线上零售和生鲜品牌在线下展示。
从京东之家到京东物流,再到京东超市,万达广场无疑为京东的业务探索提供了优质的试验田。如今随着京东再次参与接盘48座万达广场,包括京东MALL、京东电器在内的一众实体项目,或许又将迎来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5月初,京东物流刚刚联合胖东来商贸集团打造了首个河南供应链产业基地——京东物流(许昌)供应链产业基地。
图源:河南广播电视台
据悉,项目运营后,将依托胖东来8大种类100多个自有品牌系列产品,通过京东物流线上收发、转运一体式的智能物流仓储服务,来满足全国各地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从胖东来到万达广场,京东近期以来可谓动作频频,不断加强与实体业态的紧密联系。
自2017年开始尝试大量线下生意拓展工作时,刘强东就强调过:“电子商务不是法外之地,在告别粗放式增长之后,现在亟需在法制和规则的轨道上与实体经济达到共促、和谐、平衡。”
也是基于这一点,长期以来京东一直坚持“新型实体企业”的定位。用刘强东的话来说,京东作为新型实体企业具有着“三高一低”的特征:“技术研发投入高”“员工薪酬支出高”“企业纳税额高”和“企业利润低”。
就像今年“京东外卖”爆火,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京东作为平台方,愿意主动给商家、骑手让利。
随着如今的京东体系员工数量超过72万人,其早已不再是一家传统意义上轻资产的“互联网公司”,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实体经济做出贡献。
可能正像刘强东当初说的那样,真正能活过百年的企业都是实体经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如果想持续地成功下去,都会逐步朝重模式发展。(转载自电商派P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