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Pippit AI
从某种角度来说,Pippit 或可以被称为“究极缝合怪”,将 Link to Video(产品链接转短视频)、AI 产品图工作室、数字人生成、灵感模版推荐等主流 AI 工具功能一网打尽。尤其在 Link to Video 这一核心功能上,Pippit 打破了其他平台对链接来源的限制,几乎可以从任意网页提取内容并快速生成视频,大大压缩了电商营销内容生产的时间和门槛。
凭借CapCut强大的视频编辑能力和 TikTok 社交平台的无缝衔接,Pippit 为用户打造出一站式创作闭环。从初稿生成到深度剪辑,从模板推荐到数据分析,它在内容创作、投放与反馈三端实现了系统联动,尤其对人少钱紧的中小跨境卖家而言,成为极具性价比的 AI 营销基础设施。
在技术层面,Pippit 融合了字节自研大模型(如豆包、即梦)和外部领先模型,叠加剪映在视频处理上的多年积累,形成了强劲的多模态生成能力。在生态上,所有由 Pippit 生成的内容几乎都获得了 TikTok 和 CapCut 的商用授权,构成了覆盖素材生成、发布到变现的全链路系统。这不仅是一款工具,更是一个内容生产和分发的基础平台。
此次 Pippit 的上线,标志着剪映团队将 AI 技术落地到商业内容领域的新尝试,也是字节在 AI 原生产品矩阵中的又一颗重要棋子。
自2024年初张楠由抖音CEO调任剪映CEO以来,剪映团队在年底经历了一轮人事变动。据内部消息,剪映的技术负责人王学智与产品负责人张逍然已先后离职。根据字节内部职级体系,两人离职前的职级可能在4-2或5-1之间。
与此同时,原零一万物出海生产力产品PopAI负责人曹大鹏已回归字节跳动,出任剪映AI视频生成产品「即梦」的移动端负责人,直接向张楠汇报工作。
相比Flow多线开花式的产品模式相比,剪映在推出新产品的节奏上显得更加谨慎。2023年,剪映团队推出名为「Dreamina」的文生成图AIGC工具,在5月将其更名为「即梦」,升级为基于视觉大模型的AI内容平台,支持自然语言及图片输入生成高质量图像与视频。在此之后,剪映便没有再推出新产品。

公开信息显示,剪映和CapCut在2024年实现了超三位数的收入增长,总收入逼近百亿元人民币大关。与此同时,两款产品的全球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突破8亿,为其在创作工具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再添助力。
剪映的核心业务近年来受到字节集团高层的密切关注和支持。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字节跳动推出的AI对话类产品「豆包」的人均使用时长仅约十分钟。对此,字节管理层研判认为,AI对话类产品可能只是AI技术发展的“中间态”,而非终极形态。
基于这一判断,字节计划大幅提升AI创作工具「即梦」的产品优先级,探索通过创新路径,打造AI时代的全新“抖音”。内部对于「即梦」普遍抱有很高期待。他表示:“从长期看,即梦的潜在价值空间可能是剪映的十倍。”(转载自:Z Fina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