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宝马退出价格战后,微博上居然出现#BBA涨价后卖更好了#之类的热搜。一些销售表示,涨价后,店里的客流量和成交率都有所提高。懂车帝榜单显示,自年初开启价格战后,打骨折的宝马i3,销量节节攀升,6月份卖了6952辆车,创历史新高。但从7月开始,入门版i3 35L,从19万不到涨到21万多。结果当月销量环比暴跌41%,只剩4083辆。5月和6月销量都在1.3万辆以上,7月却变成了11384辆,环比跌幅超过15%。宝马X1,环比跌了约20%;宝马X3,也跌了18%。至于其他车型,要么基数太低,要么销量波动太小。扩展到整个宝马品牌,6月销量为55580辆,而7月仅有48951辆,环比跌幅约12%。就这,还是因为有大量7月前签下的订单,8月份的成绩,可能会更难看。「涨价后首次进店客流下降超过20%,订单减少了30%,尤其是电车,订单减少了75%。因为有之前留存订单的缘故,交付量降幅较少,但本月留存订单交完,8月份就会很明显。」「这个月怎么了?客流断崖下降,有钱人都哪里去了」。另一位宝马女销售,发出的7月工作总结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没客户,或者没客户遭领导批评......随着7月前订单交付完毕,接下来宝马销售的日子,会更加难熬。
8月已经过半,但小红书上,一堆宝马销售吐槽,自己都还没有开张。理想汽车最新发布的榜单显示,8月第二周(8.5-8.11),宝马上险量只有7200辆,已经不在豪华品牌第一梯队。这边BBA和一些合资车企在涨价卖车,那边自主新能源品牌,又开始了新一轮「内卷」。7月29日,比亚迪宣布,方程豹豹5全系降价5万元,起售价低至23.98万元。
8月6日,享界S9正式发布,售价39.98~44.98万元,较45-55万元的预售价,最高降幅超过10万元。
8月15日,2025款极氪001/007车型发布,配置增加的同时价格又降了。而接下来的半年里,自主品牌还将发布多款重磅车型,包括小米SU8、方程豹豹8、腾势Z9 GT、仰望U7......此前BBA加入价格战,并不是它们在主动进攻,而是被动防守。这种情况下涨价卖车,面对越来越强的竞争对手,后续销量如何,不言而喻。BBA的品牌价值确实很高,但品牌的背后终究是产品力做支撑。一旦销量暴跌形成趋势,那可就是一泻千里,到时库存指数涨起来,还是得降价卖车。过往无数行业的价格战显示,从「降价保量」到「降量保价」后,下一个阶段往往是「量价齐跌」。(转载自科技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