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的战场上,百度与其他玩家们之间的距离,正在一点一点地被缩小。
这或许是李彦宏并未预料到的。
他并未预料到玩家们对于大模型的布局会如此之激进,更加无法预料到玩家们有关AI的落地和应用会如此之快速。
当百度的先发优势被一点一点地消耗殆尽,百度急了。
从萝卜快跑的快速落地,我们便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这一点。
尽管萝卜快跑代表着AI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但是,以如此激进的方式来推开,并且以类似互联网价格战的方式来开启,未免有些太过简单和武断了。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萝卜快跑的强势推出,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反弹,这并不仅仅只是体现在传统司机的反弹上,同样还体现在百度竞对的反弹上。
按照以往互联网的逻辑,如果百度的萝卜快跑以如此快速的方式推开,那么,百度无人车将会顺利占据一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并且迅速地确立自身的市场优势地位。
当这样一种规模优势在无人车市场上形成,百度的市场地位将是无法抵抗的。
对于百度来讲,无疑这是一个最优解。
很显然,这非但不利于整个市场的良性竞争,甚至还会对整个AI市场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百度试图通过率先布局AI的方式来进行AI落地的布局,并以此来延续自身在AI市场上业已确立的优势地位。
然而,当它用互联网式的规模增长的模式来套用AI落地和应用的新商业时,开始遭遇到了诸多的非议和反弹。
于是,当国外的AI狼族们并未到来的时候,百度激进式的发展模式,彻底让自己变成了那个大喊「狼来了」的小男孩。

01
事实上,李彦宏以及他所带领下的百度是完全没有必要如此着急的。
原因在于,纵然是在当下的市场背景下,纵然是在各色玩家都在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AI的大背景下,百度在AI上的优势依然是无法被追赶的。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心一言和ChatGPT的并驾齐驱上看出一丝端倪;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AI对于百度的重新激活上看出一丝端倪;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百度AI生态的构建逐渐完整和完善上看出一丝端倪。
对于百度来讲,只要它按照业已确定好的发展路径来发展,只要它可以避免陷入到与互联网时代相类似的怪圈之中,那么,它必然会是AI时代不可被低估的一股力量。
然而,当越来越多的玩家们开始布局大模型,当越来越多的玩家们开始开始推出类似文心一言的应用,当越来越多的玩家们开始对百度的闭源逻辑提出挑战,李彦宏和百度原本淡定的心,开始起了波澜。
如何避免像互联网时代一样被其他的玩家们反超,如何让自身业已确立下来的优势尽可能长久地延续,成为了李彦宏以及他所带领下的百度首要思考的问题。
于是,我们才看到了李彦宏在大模型开源还是闭源上的频繁发声;
于是,我们才看到了萝卜快跑在感受到AI市场上的阵阵寒意之后的快速落地。
不得不说,这样一种方式的确是可以确立百度在AI上的领先优势的,的确是可以让外界看到百度在AI布局上的前瞻性的。
然而,如果仅仅只是凭借着先发的优势,如果仅仅只是依靠着封闭和固守的模式来发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竞争对手们对于百度的追赶,但是,等到百度仅存的所剩不多的优势被消耗殆尽的时候,伤害最大的,或许正是百度自己。
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从萝卜快跑的激进式的落地以及它所引发的反弹与质疑上,看出一丝端倪。
对于百度来讲,如果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来落地AI,应用AI,真正将自身定义为一个孵化更多优质的AI玩家们的母体,而非将自己看成是一个和后来的AI玩家们同场竞技的玩家,或许,它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确立更加强大的优势。
无论是在互联网时代,还是在AI时代,其实都是如此。
百度在互联网时代之所以会走上下坡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试图通过建立一个庞大的、封闭的生态来保证自身业已确立的先发优势,但是,却不想落地到了自身做编织好的茧房之中。
02
百度之所以会如此早期地投入到AI的浪潮里,并且早早地喊出了全面拥抱AI的口号,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在互联网的竞技场已经没有了任何的优势。
曾经和百度并驾齐驱的阿里、腾讯成为了互联网行业的「两极」自然是不必说的,就连后来的字节,同样不断地给百度发起挑战。
真正导致百度陷入到这样一种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并不是以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方式来发展自身,它并不是以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方式来看待对手,而是想要通过这样那样的方式来巩固自身业已确立下来的优势。
事实证明,李彦宏带领下的百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让百度的优势得以延续,但是,最后依然逃不过被其他的玩家追赶,乃至超越的宿命。
欲要终结这样一种宿命,欲要让百度跳出自身发展的周期率,百度首先要做的,便是以一种反互联网式的方式和模式来发展。
无论是在大模型的开源和闭源的争论上,还是在AI的落地和应用上,百度都应当拿出敢于向自我开刀的勇气,通过倒逼自身的发展来找到更多新的发展新机会,而非仅仅只是一味地守成。
试想一下,如果百度将自身定义成为一个孵化和培育更多优质的AI选手的角色,如果百度将自身定义成为一个助力AI在更多场景和行业落地的形象,那么,百度所释放出来的想象空间,或许远比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仅仅只是基于百度本身所触发的想象空间更大。
说到底,百度还是需要更多地关注自身,而非仅仅只是将目光聚焦在外部的竞争对手和假想敌上。
当百度真正以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来看待其他的玩家,当百度以一种自我审视的思维来看待自身,那么,百度或许将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一个不一样的外部市场,百度所释放出来的发展后劲,或许要比现在还要强大。
03
事实上,现在的AI市场,早已过了仅仅只是依靠主打AI的概念,仅仅只是依靠先发优势来获得关注的阶段。
无论是从资本市场来看,还是从商业范畴来看,无一不是如此。
看看每一个玩家身上所携带着的AI底色,看看每一个玩家对于AI的关注,我们都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这一点。
在这样一个阶段,真正能够引发外界对于自身想象,真正能够找到AI发展的新路径,需要做的是用AI来孵化和孕育出更多的商业范式,而非仅仅只是一味地主打AI概念。
从这样一个视角来看,百度借助萝卜快跑的落地来找到AI落地的新范式,乃至打开AI商业化的新天窗,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如果说,文心一言的推出,让百度站在了全球一流AI大厂的位置的话,那么,萝卜快跑的落地,则让百度真正成为了首屈一指的AI商业化的玩家。
然而,百度最大的错误在于,它仅仅只是用AI来放大自身的商业价值,而忽略了商业价值之外的人文社会价值。
于是,商业价值和人文社会价值开始产生冲突,当这样一种冲突无法调和的时候,百度便开始又走入到了以往的发展怪圈之中。
当AI的发展进入到深水区,作为率先入局者的百度,并不需要仅仅只是一味地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商业价值上,而是需要更多地找到的是AI技术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平衡点,让AI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发展产生正向促进的存在,而不是一个起到负面消极作用的存在。
当百度找到了AI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平衡点,特别是当百度不再像互联网时代那样唯商业至上,而是更多地去讲求社会价值,那么,它才能彻底走出以往互联网时代的迷雾,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光明。
结语
当AI遍地开花,特别是当百度与竞争对手们之间的差距,被一点一点地缩短的时候。
百度,急了。
于是,百度开始自我编织茧房,不断地走向封闭守成的迷途。
无论是其在大模型开闭源上的保守,还是萝卜快跑的激进上,我们都可以看出这一点。
这其实是百度在互联网时代之所以走下坡路的根本原因,同样是百度率先布局AI的根本原因。
对于百度来讲,真正要避免自身再度走入到互联网的迷局,或许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对于现在的百度来讲,真正需要做的,并不是将自身定义成为AI市场的同场竞技者,而是需要将自身定义成为AI市场的布道者和孵化器。
对于现在的百度来讲,真正需要做的,并不是一味地去找到AI的商业价值,而是需要找到它在互联网时代没有找到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平衡点。(转载自; 孟栖笔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