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Vision Pro国行版上市:货源充足 「黄牛」消失
沈毅斌 IT时报 2024-07-03 20:10

6月28日,苹果Vision Pro国行版正式开售,三种可选版本和售价分别为256GB 29999元、512GB 314999元、1TB 32999元。国内多家Apple Store线下直营店设置体验区,为预约顾客提供一对一体验指导。

图片

首发当日,《IT时报》记者在上海南京东路苹果直营店发现,现场体验者多于购买者,企业消费者多于个人消费者。店员告诉记者,顾客可以线上付款,体验后直接提货,门店货源还很充足。


此时,距离2月2日发售Vision Pro美版已过去近5个月,相比美版预购就售罄的情况,尽管线下门店的预约体验已经排到三天后,但国行版Vision Pro并未激起太多水花。3万元的高价,视觉疲劳、精准度欠佳的操作体验,让“买单人”开始纠结。有受访者表示,入手三天后选择了退货。

IT时报

,赞1


图片

“三天后我选择退货”

6月28日首发当日,周超(化名)在店员的掌声中,兴高采烈地拿着新买的Vision Pro走出苹果店,“苹果能拿得出手的产品,想必不会太差。”他告诉《IT时报》记者,作为资深“果粉”,他一直期待Vision Pro在中国上市,所以等到现在才出手。


可接下来的三天里,周超对国行版Vision Pro逐渐感到失望。


“国内App Store适配的软件少得可怜,视频网站也仅限测试影片和部分电视剧。”他表示,相比美版Vision Pro,国行版Vision Pro中只有6款沉浸式影片。7月1日,周超选择了退货。


内容成国产版Vision Pro的短板,并不意外,因为这是国内VR/AR产业的普遍痛点。尽管微博、抖音VR直播、咪咕视频、淘宝、京东、腾讯视频、微博和钉钉等中国互联网App都先后发布支持Vision Pro的版本,但从实际体验来看,除了6部定制影片,其他内容都很“悬浮”。

图片

为了顺利进入中国市场,苹果很早便开始为Vision Pro铺路。去年11月,苹果宣布在中国区举行针对Vision Pro的开发者活动;今年3月,苹果又宣布扩建上海实验室,并设立新的深圳应用实验室增强对Vision Pro等产品的测试和研究。前不久苹果召开的WWDC大会上,苹果CEO库克对国行版Vision Pro也表现出十足的信心。在国行版Vision Pro发售前夕,B站、微博等开屏广告都变成开售倒计时。

图片

然而,预期的惊喜并没有到来,Vision Pro首发当日,有些静悄悄。今年2月底,在美版Vision Pro发售一个月之际,《IT时报》曾报道《炒至9万元的Vision Pro跌回原价,消费者失望退货》,消费者、黄牛、VR内容开发者三大群众中的多位受访者给出了失望、脱手、研究的三种态度。


如今国行版开售,与美版发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经在闲鱼上将美版Vision Pro炒至9万元的黄牛,如今不见踪迹。在此前采访中透露有计划囤一些货的黄牛峰哥(化名)告诉记者,这次国行版Vision Pro上市在拿货方面设置了一道门槛,苹果店采用线上付款购买,线下预约体验并提货的方式进行,加上线下门店库存充足以及Vision Pro的定制属性,黄牛基本不可能有转卖赚钱的机会。

图片

VR内容开发者开始行动

从目前情况来看,可支持Vision Pro的国产App并不多,尤其是与头显设备功能高度重合的“电影、比赛、纪录片、游戏”等内容应用,还很难实现真正沉浸的效果。


兰亭数字CEO孙文博认为,从国行版Vision Pro发布的应用来看,大多数都还是以手机、平板等2D内容移植为主,而已经存在于App上的电影、电视剧等影视场景本身就缺乏3D沉浸的效果,这才是让用户感到“悬浮”的主要原因。


不过,这也为VR 3D内容开发者提供了发展机会,他们从最初美版上市时的观望变为行动。


“我们正在将PICO上的VR演唱会软件GoNow移植到国行版Vision Pro上,预计8月底可以上线。”孙文博告诉《IT时报》记者, 将内容移植到Vision Pro最主要的改变是交互方式,此前的VR/AR硬件产品都有力反馈的手柄,而Vision Pro手眼配合交互需要对整个UI设计(软件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等整体设计)进行全面改造和升级,同时3D显示效果、美术等方面也要针对VisionOS系统进行调整。而GoNow App一开始就是专注于制作3D沉浸式线上演唱会,无论是使用方面,还是技术方面,落地Vision Pro都有了准备。

图片

价格难以跨过消费级门槛

“整体体验感很好,重量、操作等问题也都能接受,但这3万元的价格,让我不得不再考虑一下。”一位Vision Pro消费者在结束体验后表示。


6月28日首发当日,不同于以往苹果新一代产品发售,南京东路苹果旗舰店门口没有了熟悉的“黄牛”脸孔。


美版Vision Pro上市时,曾因昂贵的价格劝退过一批消费者,如今,国行版上市,同样的场景重现。价格比美版还高出一部iPhone15的国行版Vision Pro,阻挡了很多人“剁手”的冲动。

图片

此前美版上市时,《IT时报》记者采访发现,当时国内首批买家大多是个人发烧友或Vision Pro生态开发者,而这批用户被消化完之后,愿意出高价为“苹果信仰”买单的消费者还会多吗?


此前,北京一位经营电子产品销售商店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当前美版Vision Pro的价格比国行版便宜,因此即使国行版上市,美版可能也会继续挤压市场。


相比之下,Meta旗下的VR头显Quest 3起售价500美元(约等于3600元人民币),Quest 2将售价下调至200美元(约等于1500元人民币)起售;抖音集团旗下XR品牌PICO 4和PICO 4 Pro价格分别为2000多元和4000多元;XREAL五月底发布的新品Beam Pro,价格甚至已经下探至千元出头。


与这些“先来者”相比,Vision Pro国行版的售价可谓“天价”。


即使在全球范围内,Vision Pro的销量都不算理想。有消息称,苹果已经通知至少一家供应商,暂停第二代高端Vision头戴设备的研发工作,苹果一位前员工也向媒体透露,苹果在过去一年里逐步降低Vision Pro的开发优先级,并减少该项目员工。知名分析师郭明錤给出的预期是,2024年全球Vision Pro的出货量维持40万~45万部。


整个AR/VR市场也开始放缓。IDC最新发布的《AR/VR头显市场季度追踪报告》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AR/VR头显出货10.7万台,同比2023年下滑37.8%。其中AR出货0.8万台,同比上涨119.2%;ER出货4.4万台,同比上涨136.2%;MR出货3.4万台,同比下滑52.7%;VR出货2.2万台,同比下滑72.6%。 


或许,这将加速“廉价版”Vision的面世。有消息称,苹果将效仿Meta,专注于开发功能更少且价格更实惠的Vision版本,计划于2025年底前发布。

图片

记者体验

“不可承受之重”

不可否认,苹果Vision Pro的确是目前AR设备中3D效果和沉浸感做得最好的产品。体验前,《IT时报》记者先通过面部、眼镜的扫描,确定头带尺寸和眼镜夹片度数。然后,Specialist专家如同“端菜”一般,将Vision Pro用托盘送至记者面前,并指导记者一一体验各种软件。

图片

首先是苹果相册,通过Vision Pro拍摄的照片和视频,3D效果最好,正面视角下可以清晰看到拍摄对象的细节,拍摄一个聚会视频更有互动感,但画面边缘还是能看得到一些重影;全景模式下,上下左右旋转头部可以看到不一样的景色,到达画面边缘时会出现黑框,沉浸感最佳;而使用iPhone15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则以悬浮框的形式展现在眼前,没有任何3D效果和沉浸感,如同一块悬浮的屏幕。


在娱乐软件体验时,记者打开了一款滑雪小游戏,通过手势进行操控。在手势识别灵敏度方面,Vision Pro做得非常棒,甚至不需要将双手放置在头显前就能自动感应手势变化。另一款作为Vision Pro宣传视频的游戏《邂逅恐龙》,将3D效果和互动性相结合,转动头部可以看到多角度观看恐龙,伸手还能召唤蝴蝶停留。


但视频软件体验时却出现了bug,记者多次尝试打开腾讯视频都没有成功,Specialist专家表示,可能是不同视频软件兼容性有点问题,咪咕视频便能顺利打开。


记者体验的20多分钟里,全程操作方式为眼睛注视和手势操控,尽管操控较为容易,但逐渐感到眼部疲劳,最后阶段甚至会出现眼花,识别的精准度也会因此下降。


此外,重量问题是一直被消费者所诟病,此次记者体验发现,他人诚不欺我。戴上Vision Pro以后,首先会感受到一种前倾的配重感,鼻子也承受一定压力。为了能让头显精准追踪眼球,头带绑得非常紧。


几乎每个体验者结束体验后,脸上都有被头带压出的红印,颈椎也有一定的压迫感。显然,Vision Pro想真正成为新一极消费品,还需要彻底解决这个“不可承受之重”。(转载自:IT时报)

扫码下载app 最新资讯实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