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鸿祎拍卖迈巴赫的990万到手,交完税,都捐给王选基金会,要不是这一出,我都快忘记这个人了。
今天你去大街上问100个人,90个人不知道王选是谁,99个人说不出来王选到底怎么厉害。
做媒体的得有人站出来,接过周鸿祎这个顺水人情。他把流量引给王选,至少觉得这个人接得住,大家都有面子。
把王选搞明白了,就把周鸿祎的狐狸尾巴看清楚了。
20年前中国评建国以来最厉害的科技,排第一是两弹一星,以一票之差排第二的,是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计算机是老外搞出来的,直到今天每个人都在用的字母键盘,就是为了输入和输出英文设计的。
英文所有单词都是26个字母依次排列而成,但汉字太难,常用汉字有几千个,每个汉字由笔画立体构成,它不是平行的,其中变数太多。
王选当时还是北大一个小研究员,身体也不太好,但他摸出来一条路,就是把汉字的笔画和结构用数字来代替,这个过程叫编码,用数字来代替汉字,输入输出的问题解决了。
王选之前,我们印刷书刊还用的是n年前毕昇那一套,用铅给每个汉字制作字模,字体不同,字大小不同,就要另外做一套字模,每个地方每个印刷厂,都要有一套。
每天印刷新报纸,工人都要人肉把这些字码一遍。
这是一个很笨,很累,污染还大的活儿。
所以王选彻底让这个行业起飞。八九十年代,中国95%的书刊报纸用的都是这个系统,让出版物的周期缩短到之前的1/3,知识的传递大大加速。
所以汉字照排技术能跟两弹一星一比高下。
两弹一星是结果型的科技,汉字照排是过程型的科技,它能加速知识流动,可以激发所有的科技研发。
就像马斯克和奥特曼有个争论,马斯特觉得去火星是人类最重要的事,但奥特曼觉得人工智能才是最重要,因为有了人工智能才能让去火星真正实现,至少是加速。
所以周鸿祎卖车这个事,终于拴了个尾巴,算是网红周的成人礼,因为他第一次闭环搞完了一个最小套路。
周鸿祎上一轮大流量,是因为被90后网红怼,但这件事容易,因为矛盾的起点不在周鸿祎本人,而是外面来的,他只是见招拆招而已。所以基本上没风险,做什么都是对的。
但卖车这回是周鸿祎自己要挑事,要兴风作浪,凭空掀起一股流量,而你知道,流量的背后全是情绪,没有情绪就没有流量。
被动卷入,是弱者,所有人同情你。但主动搞事,是强者,所有人都防着你。
过程中每一次出点篓子,每一次情绪失控,你都要负责任,你都要兜底。
比如卖车这个事一开始就有槽点,你做企业的不干正事,然后人家还没按时打钱,怎么看都像白嫖的。
所以自导自演要比见招拆招难十倍,自己造势还要善终,要比顺势而为难十倍。
最后周鸿祎拴了两个尾巴。
第一,卖出去的是外国燃油车,捧起来的,蹭到流量的是一批国内电动车,华为极氪什么的,不下几十亿次的曝光。
第二,大几百万的真金白银,真贡献给了基础科研。
进来的流量是好奇,是无聊,最终套现给了一个朝阳环保行业,几个国民品牌,还有一个科研基金。有点像大禹治水,水没有成灾,反倒做了好事。
这是周鸿祎的狐狸尾巴,流量不能都拿在自己手里,要分出去,给朋友,给产业,给未来,雨露均沾。
王选成立了北大方正,而周鸿祎创业之前就在方正上班,所以周鸿祎是想说,我是念旧的。
不吃独食才不被嫉妒,才能保平安,才能成为流量枢纽。王选的技术是为所有科研服务的,周鸿祎的流量是可以为大家所用的。
不在少数的人说,做企业的不该出来做网红,我觉得是错的。
网络上每天都有情绪,每天都有废水,这是个常数,人离不开这个东西,那这个战场我不占领,其他人就占领。
如果我能带来更多正反馈,能从废水里提炼出更多好东西,巩固朋友圈,那论公论私,都应该来占领这个战场。
你可以说周鸿祎今天企业没做好,但真做的不好的人都消失了,你再也看不到他了。
我们说周鸿祎没做好,无非是说他没马化腾好,没张一鸣好,但战斗了25年,1/4个世纪,他还在,没下桌,已经是凤毛麟角。
2
玩流量是个极危险的事,因为流量背后是情绪。
我从2003年入行,断断续续跟周鸿祎打了20年交道,这个人在中国互联网如果不是最懂舆论的人,肯定也是前几名。
讲几个真事。
2006年,我写《生于80年代》,要捧戴志康和李想这么几个人,去采访周鸿祎,本以为他会很高兴,因为他是戴志康的天使投资人,但没想到他说,“你不要捧杀他们,他们还没那么强大。”
入行不到三年,我对这句话是没感觉的。人人都想找媒体曝光,写一篇文章而已,怎么算得上捧杀,不要搞那么玄好不好。
结果谁也没料到,我们瞎打误撞踩到一个超级风口。一篇文章对一个创业者来说没事,但1000家媒体在两年里每天狂轰滥炸,那一定会成为很多人的不可承受之重。
太上老君的八卦炉,只有孙悟空一个人活着出来了,其他的都在里面化成了渣。
那五个人里,有一个创业很快失败,有一个犯了事短期进了监狱,有一个在很多年后自尽了。
我才见识到舆论的可怕。
舆论一定是盲目的。舆论多是人心阴暗的匕首,或者烟幕弹。
人为什么要把那么大的注意力放到这几个80后身上,因为有人恐惧,担心,更多人是妄想,既然他们行,那我也行,或者就算我不行,他们可以代替我行,所以他们不行也得行。
这是一种权力欲望。很多人都把没被满足的对权力的渴望投射到他们身上,表面看是希望,其实是欲望。
笔杆子就是刀把子,所以有个说法叫刀笔吏。
又过了几年,2008年左右,有天周鸿祎看了我的文章有点生气,就说,我看你写我的文章,看不出我有什么毛病,倒能看出你有什么毛病。
有点被震撼到,这又是周鸿祎第一个点出了我的命门,从没第二个人说过,这大哥挺直的。
这也体现了他的风格,不回避,不躲,直接上,有什么大不了,所以今天他敢做网红,我不意外。
动笔这个事实在是险。
一旦一个人成为公众人物,被人写出来,那他就失去了自由,他只能被绑架。
我写的一切都是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并不是世界本身。以此类推,下一步更险。
另一个人来看我写的东西, 他看到的也不是我写的,而是他内心里想要看到的那个东西。
这个世界被我写,被你看,经过了至少两次转折,早已经面目全非。
我们一定活在无数的平行世界里,即使我们面对同一个人,同一个事,同一篇文字。
当我们说孔子有什么毛病的时候,并不是孔子真有,而是我们把对这个世界的不满堆到他一个人身上,谁让你是圣人呢,圣人要为所有人的蠢和坏负责。
所以在西方,苏格拉底被投票投死了,耶稣被犹太人威胁罗马总督钉死了,这是你揭露群众既蠢又坏的代价。
又过了两年,2010年3Q大战,当时我在腾讯负责科技新闻,见识了周鸿祎的厉害,3Q大战腾讯是产品完胜,技术完胜,但舆论完败。
当时老周完美运用了柔道战术,柔道是借你的优势来打你,你躲不掉,你越强,那你就越弱。
老周把自己扮成一个挑战大势力的创新者,当然事实也是这样,再把腾讯在中国互联网的强势地位烘托出来,让群众中形成一种打土豪分田地,主持正义,替天行道的潜意识,所以舆论上腾讯基本被一边倒的吊打。
当时我们在内部绞尽脑汁,想要用一般人听得懂的话去解释,腾讯的二选一是被迫的,无奈的。但很少人听的进去,群众不会去理解一个强者在想什么,只会去理解一个弱者需要什么。
社会大众一定是弱者心态,天生本能要去对抗强者,都害怕自己是下一个。
这股势跟当年把80后吹起来的那股势是一样的,人为了自己的恐惧和欲望,会创造出一个主观世界,对外部世界摧枯拉朽。
腾讯被这股势开了天眼,马化腾开始思考,我们要做人认可的事,而不仅仅是对的事。
然后腾讯开放了,定下来移动互联网后面十年的基本版图。
所以腾讯不是360打开放的,是被360借到的那股人心震醒了而已。
所以你看有几个企业家出来说话呢,正是经济周期,卷的厉害的时候,每个人都要给自己的不舒服找外面的理由,你说什么都不要紧,我都可以拿来当靶子。
所以我看任何老板出来做网红,都必须有两手准备,明知山有虎的劲头,还有狐狸的狡黠。
3
当网红基本等于火中取栗,所以蛇有蛇路,鼠有鼠路。
抽眼下比较火的四个网红,董宇辉,俞敏洪,周鸿祎,雷军。请问如果给他们分组,你怎么分?
有一种分法,专业网红是一种,企业家兼职网红是一种。
但这只是表面的分法,我觉得根本的方法是,他有没有一群活跃的死忠粉?
有死忠粉的是董宇辉,他有饭圈丈母娘,听了几句行云流水的读者文摘就走不动路。
雷军也有死忠粉,买过红米手机,尝过性价比甜头,也就是享受过揭竿而起,打破有钱人垄断的那群人。
我自己写文章,每次遇到董宇辉和小米,一定是争议最大的,他们确实有一群死忠粉,有时间在网上跟人掐架,寸土不让的。
俞敏洪和周鸿祎就是没有活跃死忠粉的孤家寡人。
他们肯定有粉丝,但他们的粉丝不会天天没事干,在网上跟人吵架,相当于有没有一个常备军团,随时作战,这对网红是一个分水岭。
有死忠粉常备军团,就有十倍的安全度。你可以做很多事,挑起争端,一旦擦枪走火,常备军团会马上扑上来。
就是当年80后引发的那股心理,因为我不行,你可以代替我行,所以你不行也得行,我可以花钱花时间,让你行。
而如果没有常备军团,你做任何事都要小小心心,就算钢铁直男面对前辈谦虚吐个槽,我公司还做的不好,股价也会掉10%,没人会站出来挺你。
拿董宇辉和俞敏洪对比是最合适的。
现在俞敏洪里外不是人,丈母娘会骂他,你就一老而不死,不喜欢董宇辉的人也会骂他,骂他太软弱,太瞻前顾后。
但拉得足够长来看,董宇辉无非是读了很多书,这两年说了很多漂亮话,而俞敏洪是从90年代,以一己之力扛起出国留学这个产业。
90年代去美国读书,跟现在完全是两样,现在只要家里有钱就可以出去上个野鸡大学,那时要考G考托,学分要靠前,拿到全球前100大学的奖学金,才出得去。
这群人里就有张朝阳,梁建章,李彦宏,王兴,黄峥,留学回国干大事的人。
1999年我上俞敏洪的课,学怎么写托福作文,上徐小平的课,怎么选学校,上王强的课,怎么写自我推荐,后来拿到nus的全奖,免学费,一个月发1500新币的生活费,nus现在最好排名是全球第八。
今天的舆论给了俞敏洪公道吗?我觉得没有。一群没见识的闲人,几个忘恩负义的坏人,我生气。
董跟俞,就是心灵鸡汤跟实干兴邦的差别,但心灵鸡汤引来的是丈母娘,实干兴邦后面还是实干兴邦,这些人不可能吃饱饭就聚集起来,拉无数个群,一致行动,下单的下单,骂人的骂人,严密安排,如何保护宝宝,如何安全撤退,一系列战术打法。
为什么要防饭圈,因为这是一种组织起来的权力团体。
上了新东方拿到奖学金出国留学的人,干了大事的人,有几个站出来说话呢。
所以俞敏洪成了个孤家寡人。
将军墓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我不是鄙视戏子,演戏演的好是本事,替人疏解情绪也有福报,我是替将军不服气。
在一个家里,挣钱的主力大部分是老爸,但中年男人的消费能力却最低,仅好于狗,或者连狗都不如,花钱最多的恰恰是不挣钱的。
这也是今天互联网舆论的状况。忙着干活的人没时间在网上吵架,恰恰有时间网上吵架的掌握了舆论的主流。
在这个环境里,没有常备军团的人要当网红玩流量,是个极大的考验,十倍级的难度。
我想看看俞敏洪这个62年的,几生几死的老匹夫怎么玩下去,怎么撑下去,真的会有绝处逢生的童话吗。
想看看周鸿祎卖车这一关算是过了,接下来怎么玩一个十倍大的事。
但恰恰因为没有常备军团,随时可能被生吞活剥,所以安全第一,不要做当年单挑BAT的战神了,把朋友圈搞大,雨露均沾,不要做狮子王了,做九尾狐狸。
这个世界真奇妙。我也说不清楚,到底是强人被驯服了,还是强人成熟了。(转载自:卢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