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核心竞争力是服务互联网时代,信息更容易发酵和传播,大幅提升了车企公关的难度,哪怕是4S店曝出的丑闻,也有可能影响到车企名誉。新能源汽车行业初期,许多造车新势力坚持直营方案,除了不想分蛋糕给经销商,官方门店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更容易展开,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也是原因之一。只不过受限于资金压力,越来越多车企放弃了纯直营模式,选择直营与经销并行。小米汽车入局时就选择了“1+N”模式,其中“1”是小米汽车官方交付中心,承担车辆交付和售后服务,N为经销商,主要负责车辆的销售和部分售后服务。业务划分后,小米汽车能够减少经销商与消费者的接触,车主交付产品、售后主要由小米汽车官方提供服务。与传统经销商相比,小米汽车经销商利润空间小了一些,但不用花钱买车分担车企的压力,自身风险也会小一些。小通不反对车企与经销商合作,但车企应该承担起培养和强化4S店员工的服务意识的责任,给消费者更贴心、完善的售后服务体验。服务内容方面,尽管现阶段不少车企取消了终身换电免费、三电终身质保等服务,但其中的原因是新能源汽车业务开销太大,除了特斯拉、比亚迪、赛力斯(今年第一季度)、理想等部分车企,其他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暂时无法盈利。等到车企新能源汽车业务逐渐扭亏为盈,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小通相信这些终身免费的服务还会回来,甚至带来更多项目,例如高阶智驾免费。极越汽车推出的高阶智驾免费送活动可以看作一次试探,如果对于产品销量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未来可能会真的完全免费。已经实现盈利的理想汽车,早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就宣布,AD Max 3.0高阶智驾终身免费,证明高阶智驾存在完全免费的可能性。另外,近几年因汽车降价导致消费者维权的事件时有发生,不少品牌的声誉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小通认为,从2010年成立时就以“始终坚持与消费者交朋友”的小米公司,有可能率先开辟“汽车保价”这一赛道,让消费者不担心“买车三天血亏三万”。新能源汽车时代,硬件层面的内卷存在瓶颈,电机的功率和转速达到一定程度后,对于体验提升将不再明显,电池容量达到消费者的要求后,技术再升级的影响也会减弱。智驾、智能座舱、价格、服务,才是未来车企竞争的关键。从经销到直营,再到小米的“1+N”模式,车企正一步步探索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相信在车企的内卷之下,售后服务也会像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质量一样稳步提升。(转载自:电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