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厂商试图将业务延伸到竞争对手的地盘,这无疑是国内市场一直在上演的戏码。比如,作为国内互联网行业明珠的社交赛道,就从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试图掀翻腾讯社交帝国的挑战者更是络绎不绝。
时隔7年后,支付宝方面也再次向社交赛道发起了冲锋。日前有消息显示,其已开始内测一项名为“兴趣社区”的社交功能,定位是发现有趣、找到玩伴,用户则可以在这个社区内体验潮酷生活,结识同频兴趣玩伴。
事实上,支付宝的兴趣社区在形式上更类似于腾讯QQ的频道,提供了以不同类型的兴趣爱好为主题的小组,用户则能根据自身爱好加入到不同的小组中。此外,支付宝还提供了“附近的热门活动”,可显示活动的时间、地点、详情和费用,用户在寻找到搭子后即可参与报名。
相比于上次栽了个大跟头的“圈子”,如今支付宝选择用兴趣来切入社交赛道,显然是个更加稳妥的选项。毕竟网络社交无论外在的形态如何变化,内在的三大核心元素“关系”、“内容” 和 “互动”始终未曾改变,让用户之间建立关系就是社交的开始,而基于共同的兴趣来建立社交关系则是捷径,而对于感兴趣的话题,用户天然就有更强的分享、讨论欲,也更期待与他人互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共同的兴趣往往也就意味着有了共同语言,因此很容易就能形成基于相同兴趣爱好的圈层化社交体系,即便两个之前在网络上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相同的兴趣也很容易就成为社交的起点。这也是为什么越垂直的领域反而越容易做成社区,比如说以二次元起家的B站、以篮球起家的虎扑、以游戏起家的NGA。
为了做成社交,在兴趣爱好之外,支付宝这次的“兴趣社区”也蹭了当下的热门概念“搭子”。“搭子”这种关系则是比同事同学好一点、却比朋友差一层,它并非以感情来构建的关系,而是以需求为原点来搭建一个轻度的社交联系。“搭子”也意味着社交关系的双方各自没有很强的承诺性,也无需提供很强的情感价值,只是互惠互利、平等互悦。
所以提供一个比微信、QQ更“轻”的社交体验,这可能就是支付宝此次切入社交赛道的核心。不得不说,在经过了7年时间的沉淀后,支付宝对于当下年轻人社交状态的认知相当清晰,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更快、工作压力更大,所以导致人们缺乏时间和精力去建立深入的人际关系,当下的年轻人更是往往处于事实上的独居状态。然而人类又是社会动物,可以享受孤独的毕竟是少数,这时候可以偶尔排遣一下孤独、又不会有太亲密的关系,更不会影响自己生活的“搭子”受到欢迎,也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因为共同的兴趣组成“搭子”,这无疑就是支付宝这一次做社交的王牌。此外,支付宝做兴趣社交还有一个大多数平台罕见的优势,即对于商业化的追求并没有那么强烈。
而兴趣社交之所以难做,并不是难在社区的搭建,而是后续的商业化变现。虽然“人以群分”的社交平台能够聚集同一属性的人群,但这也反过来会局限其自身的发展,毕竟共同的兴趣也就意味着“圈地自萌”,天然就是反商业化的。
与此同时,以兴趣为核心的社交产品打造的是一个想象共同体,兴趣社区的运营者如果想要打破圈层,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就会被部分保守的用户视为一种“背叛”。因此可以看到,无论是B站的破圈之旅,还是小红书向电商大踏步前进的过程中,都不乏各种“噪音”出现,用户的负面反馈更是始终不绝于耳。然而对于支付宝来说,做社交却显然不是为了挣钱。
以如今支付宝的用户规模和活跃度来看,在支付和消费场景下它对于用户时间的占据,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期。换而言之,除了支付场景之外,强烈的工具化属性就限制了它的上限,如果支付宝还有能力将金融科技玩出花,确实就没有什么必要再做社交,毕竟互联网金融科技的利润大家懂的都懂。但在金融科技这条路走不通之后,支付宝也遇到了与其他所有工具类App同样的困境,即手握流量却无法有效利用。
对于当年支付宝的“圈子”,用户可以不用、甚至可以站在道德高地去批判,但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在社交赛道站稳脚跟无疑是支付宝获得更高上限的有效途径,用芝麻信用分来帮助用户完成身份定位更是堪称神来之笔。如今,支付宝的现状是“有服务无生活”,几乎用户日常生活需要使用的服务都能一站式解决,但办完事情后,就会离开支付宝去刷抖音、看微博、玩游戏了。
所以无论是此前涉足短视频、还是现在做社交,核心目的都是希望用户能将更多的时间花在支付宝上。
但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支付宝能做好社交吗?其实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支付宝做社交最大的难关在于自身。毕竟过去十余年间,支付宝始终在强化自己的支付工具身份,并且最终也确实占领了用户心智,让两者牢牢的捆绑在了一起。
然而在社交赛道,支付宝此前建立的用户心智反而就成为了桎梏。由于支付是一个相对敏感的场景,与钱的联系过于紧密,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在用户眼中使用支付宝是严肃的事情。然而兴趣社交、寻找“搭子”的主题却与严肃显然不怎么沾边,大家寻找有共同志趣的陌生人是为了排遣孤独,这是一个带有消遣性质的场景,毕竟没有人会愿意天天拿着银行卡账号与其他人谈天说地。
故而,从兴趣切入社交赛道是好主意,但如何说服用户在一个离钱很近的场景去构建一段社交关系,这或许才是支付宝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