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蔚来开了一场媒体沟通活动,董事长李斌、总裁秦力洪回答了外界关注的问题,比如换电、销量、第二品牌、出海等。
活动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车头条整理了李斌发言的关键信息,以飨读者:
关于换电
换电不是蔚来的包袱,是蔚来的护城河。
换电服务赔钱,主要是电费太贵。如果换电只在上海,一个换电站每天有60单就盈利。
蔚来现在换电开放和财务状况没关系,蔚来做换电,终局就是对外开放。
下一代蔚来电池包有三种,一种是为高端市场提供;另一种是针对大众市场,就是第二品牌使用;第三种是入门级的电池包。
蔚来最近已经与专门做换电站的资产投资公司完成了一些协议,由他们来建换电站,加入蔚来的网络。
关于NIO Power
蔚来汽车的换电业务(NIO Power)或许会独立融资。
引入合作方会为NIO Power增收,换电合作肯定能挣钱,但是明年赚不了钱。
有一些投资人对NIO Power感兴趣,蔚来也不排斥,但是现在没有什么可以披露的。
关于自动驾驶
蔚来不会放弃自动驾驶订阅制度,订阅制对用户是最合理的方式,是检验技术能力的手段。
关于MPV
MPV已经立项了,但是没那么快。反正做晚了,就不用着急。
关于新旗舰
蔚来下一代的旗舰车型,会在智能化、电动化等方面,成为全球最领先的一款。一些汽车的科技在旗舰车上都会变成现实,智能驾驶方面可以实现反超。
关于NIO phone
NIO phone的销售情况符合预期。三年才能看蔚来做手机这事是对的还是错的。
关于出海
两年前蔚来就开始在挪威尝试,而且是全直营。去年开始,蔚来宣布在欧洲另外四个国家布局。
北美地区团队从2017年就在做规划,但现在还在讨论,要考虑风险问题。
一到海外市场就能立刻打开局面,这(想法)太天真了。
关于高端市场
在30万以上纯电车市场,蔚来的市场份额一直没有低过。从7月份开始,蔚来在上海的销量超过了30万以上的所有品牌销量。11月份,蔚来比宝马多卖了一千台,销量是奥迪的两倍。
2024 年、2025 年会是高端纯电市场爆发的两年。明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关于第二品牌
蔚来第二品牌的VB车一个月前就下线。第二品牌肯定不叫阿尔卑斯。第二品牌的名字已经注册了,很接地气。最近李斌要求内部不要叫(第二品牌)阿尔卑斯,叫「大别山」。
第二品牌的生命周期里,只有三款车。第二品牌立足家庭市场、效率导向。第二品牌不会放弃直营。
关于销量目标
一个用户顾问成为熟手需要6个月的时间,蔚来现在有3000人的队伍。到明年二季度,绝大部分的同事都会变成熟手,蔚来对明年二季度以后的销量提升非常有信心。
李斌希望等一季度过后,随着销能建设到位,蔚来早点回到2万的基线,进而保持40%以上份额。
关于毛利
不管销量是多少,最终还是要看毛利。这两年纯电行业里,毛利是困扰大家的一件事。
去年,蔚来少了100亿的毛利总额,研发费用是大头。去年是108亿的研发费用,今年基本上每个季度是30亿到40亿的研发费用,蔚来会保持这个研发费用,保持产品与技术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研发换毛利,是蔚来的高优先级;固定资产换毛利,能推就推;规模换毛利,是一个该做的事情;管理换毛利,也是必须的事情。
活下去不是唯一目的,参与决赛也不是目的,决赛得赢才行,现在只能往前冲。
关于降本
在今年三季度的电话会议上,李斌提到,蔚来将对三年不能改善财务表现、或对毛利提升没贡献的项目进行调整。
蔚来近期没有启动新一轮裁员,但是持续地去优化组织和效率,是每个公司该做的事情。
关于长期主义
蔚来今年将五年战略规划调整成了两年。
长期主义不是不做好短期执行的借口。长期主义容易在公司里面衍生出一种文化,不看短期交付,这肯定不行。
NIO品牌要继续向上,产品、服务、社区是我们品牌的基础。蔚来的基础理念就是,技术创新带来的感性体验,是高端品牌的机会。
关于造车资质
如果获得自己的独立工厂,蔚来对制造成本本身降10%,不是指整车降10%。
江淮一线的操作工,早就跟蔚来是同岗同酬。
关于“现在没必要买燃油车”
李斌称,这是这两年他最后悔的一件事。本来是很小的一个场合说了这么一句话,现在变成了李斌的一个标签,感觉让他成了一个狂妄无知、不食人间烟火的人。
李斌承认说错话了,话说的太早了,可能再过五年会合适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