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的热潮带火了大模型,也加速了人类通往AGI时代的步伐。
伴随而来的,也是不得不回答的问题——即人与AI如何共处的问题,这个问题现阶段在行业内并未形成共识。
就在日前,孕育ChatGPT的OpenAI,这家非营利性组织,就因为AI的加速与安全没有对齐,进而引发创始团队宫斗,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一度联动董事会赶走了CEO Sam Altman。
在此之前,11月初,Sam Altman 在英国剑桥出席活动发表演讲时,就被反AI活动人士强烈抵制,前者核心观点是通过算力门槛,来降低蓄意犯罪的风险。
图灵奖得主,Meta首席科学家杨立昆(Yann LeCun)与Sam Altman的观点则截然相反,他认为“如果他们成功,你我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一场灾难——少数公司将控制AI。”
杨立昆口中的他们,矛头直指Sam Altman口中所谓跨过“算力门槛”的公司。
虽然业界暂时没有对AI的安全达成共识,但这并不妨碍人类对AGI时代,对超级智能的探索和设想,尤其是人与AI共处相关的伦理和治理问题。
日前,知名科幻作家韩松在腾讯新闻“20年20人20问”策划提出了一个问题——“人工智能、元宇宙未来会对两性关系产生什么影响,家庭概念会消失吗?”
爱与家庭,这通常被认为是传统社会人文情感的核心领域,是属于人类的私隐。
韩松这个问题的潜台词则是:新的智慧生命,有可能进入人类意识的这个核心地带。用更直白的话来说,未来20年,我们有没有可能与AI组建家庭,收获“AI亲密爱人”?
对这个问题,马斯克今年早些时候也提供了自己设想,他宣称将推出猫女机器人,成为男性消费者的“完美伴侣”。这种机器人有着猫女的性感外表,据称可以包揽家务、打理主人的生活,甚至可以生孩子。
但是没有人会问“我能和猫女机器人组成家庭吗”,因为它依然属于某种AI设备,是没有人格的商品,而不是与人对等的智慧生命。
AIGC输出的马斯克与机器人“女伴”共舞,来源:网络
当我们讨论爱情与家庭的时候,涉及的AI必然是突破图灵极限、产生自我意识,甚至在智慧上远远超越人类的“新物种”。
尽管业界对AI的安全与监管问题还未达成共识,但却普遍认为,AI将拥有自主意识,即“意识觉醒”,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袁洋甚至认为,AI的意识,可以与其“肉体”分离。
在袁洋看来,大模型的成功已经验证了未来智能和肉体是可以完美地分离的假设,而且而AI的智能比人类的智能更稳定、更容易复制和调整,“地球上的动物都是自负盈亏的个体,大脑的能量需要由身体觅食补充,这会给我们带来一种错觉——生命体一定要有物理本体,才可以有自我意识。”
AI的自我意识是什么?袁洋认为这取决于AI接受到了哪些信号,需要处理哪些任务,未来AI甚至能拥有一个组织的自我意识。他强调,如果人类给AI连上一个本体,并配备很多传感器,那么AI很容易就会把本体当做自己的一部分,甚至未来AI可以把本体映射到更大的组织上去,比如一栋大楼。
回到与AI组建家庭这个伦理问题上来,目前这个概念在部分科幻电影中偶尔被提及,但更多的只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机器人女友”形象。
人类就是这么有意思,作为不完美的“造物主”,我们对自己的造物充满了戒备和恐惧,但依然义无反顾地在制造一种可能超越自己的“机器”。
所以……造物主会爱上自己的造物吗?显然是有可能的,AI是人类的“超我”,而人类来说,爱上“超我”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
《三体》中罗辑画出了自己的完美伴侣庄颜,那是他最倾慕的样子,女神与AI,本质上都是人类为自己画出的“庄颜”。
回答完人类是否会爱上AI之后,我们就需要面对另一个问题,超级AI会爱上人类吗?
人类有不少爱上AI的理由,比如它们可以幻化俊美的外表,拥有超凡的能力,因为它们满足了人类的“超我幻想”,但AI爱上人的理由是什么呢?
正如北大智研院院长黄铁军在回答腾讯新闻“20年20人20问”问题时所说,在超级智能出现以后,问题是很复杂的,除了 “我们能否相信AI”,还有“AI如何相信人类”的问题。
黄院长说,就像人与人之间建立互信的过程一样,人与AI需要经历磨合期,需要“听其言”、“观其行”,也就是是通过共享人类用语言构建的知识体系,并且在实践中检验AI所言是否符合实际,来确认是否可以与AI建立相互信任——实际上,人类社会的信任体系,也是这样逐步构建起来的。
关于人与AI相恋的问题,答案也是也类似的,AI会不会爱上人,不仅取决于AI的运行与进化方式,也取决于人类自身。
南方科技大学马兆远教授在“20人20问”中,也给出过一个基于感性的答案: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知道,人类之所以在浩瀚的宇宙中依托这么一个渺小的星球航行,是因为作为人的智慧的伟大。
这样的智慧,包含理性,但不为理性所束缚。因为我们知道理性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需要人的感性来弥补,需要人的感性来引导。这也许是我们未来与机器共生的常态。
我们引导它们,与它们分工合作,它们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靠谱(可信),也因此让人的感性获得越来越大的自由。
我们或许可以据此猜测,超级AI也是有可能爱上人类的。
正如AI智慧的生成方式对我们来说还是不可知的“黑盒”一样,人类对AI来说,也会存在一个单纯理性无法理解的“黑盒”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