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 40 亿美金收购沐瞳科技曾在出海圈引发了不小的轰动,而今又被传将以 50 亿美金的价格寻求买家,结合 PICO 裁员以及之前的一些动作,字节游戏业务收缩的言论更甚。
实际上,从我们的观察来看,字节这两年在海外还是做出了一些成绩不错的产品。例如之前跑出了头部 IP 授权卡牌手游「Marvel Snap」,以及不久前上线的 TRPG 新品「Dragonheir:Silent Gods」。这也让字节跳动在 data.ai 公布的 10 月出海厂商收入排行榜里上升 4 位,来到第 13 名,重回榜单上半区。此外被字节收购的沐瞳科技也上升两位,来到第 8 名。
那么相对矛盾的信号下,字节的游戏业务将转往哪个方向呢?
从 2021 年开始不断调整架构,
不分国内与海外
2021 年改组后的字节跳动业务
板块组成 | 图片来源:先闻道企业智库
海外业务发展快于国内,
打造国内爆款初见成效
相比「ROX」的迅速走红,朝夕光年 2020 年国内游戏业务的发展速度要慢上不少 | 图片来源:手游那点事
随后,朝夕光年又在 2022 年末与 Second Dinner 合作发行了卡牌对战手游(CCG)「Marvel Snap」。该游戏通过简单容易上手的机制以及漫威头部 IP 加持,成功打开了 CCG 这个一直被外界认为空间较小的市场。游戏总营收在今年 8 月接近 1 亿美元,成为朝夕光年旗下第二款营收突破 1 亿美元大关的产品。
此外,朝夕光年的 TRPG 游戏「Dragonheir:Silent Gods(以下简称 Dragonheir)」上线 2 个多月,点点数据显示双端营收目前(截止到 11 月 23 日)也已经达到 1545 万美元。不过在上线一个月后,「Dragonheir」就掉出了 iOS 美国畅销榜排名 Top 200,有点稍显后劲不足。能否成为「ROX」和「Marvel Snap」一样营收上亿美元的头部产品,还需要更多时间观察。
从 10 月 iOS 流水数据来看,朝夕光年的出海游戏目前依然有「Marvel Snap」和「Dragonheir」两款月流水超过百万美元的产品。
在目前朝夕光年的两个海外账号 Nuverse Games(上图)和 Nuverse(下图)中,已经有两款产品 iOS 单端月流水超过 100 万美元 | 数据来源:Sensor Tower
除了「晶核」之外,朝夕光年国内 iOS 端只有「航海王热血航线」的月营收超过百万美元 | 数据来源:Sensor Tower
自研并不香,基于投产比的业务思路
统计数据显示,从 2019 年朝夕光年成立到 2022 年为止,字节在游戏领域至少出手投资 22 笔,涉及 19 家公司,投资金额约 300 亿元。其中 8 起为 100% 的股权并购,把产品和团队直接纳入字节体系。那时的字节奉行的还是“买买买”策略,投入大量资金大量收购厂商,直接纳入自研体系。
这一思路和腾讯等大厂的策略相似。字节也希望通过大量收购已经拥有成功经验的团队,从头部企业“挖角”,在国内组建大规模自研团队并推出全民级别爆款,让朝夕光年真正跻身头部厂商行列。
而如上所述,自研团队在「晶核」之前都并没有拿出爆款,达到字节预期。从出海游戏来看「ROX」和「Marvel Snap」,都是代理发行,只有最近上线成绩相对不错的「Dragonheir」,是由旗下工作室 SAGR 开发,这款游戏能否成为字节自研打开海外市场的首款游戏,还有待观察,但目前来看,成绩下滑还是挺厉害的。
而在国内游戏上,此前也只有「航海王」这一个跑出成绩的产品,但 200 万美元的 iOS 月流水成绩和头部竞品也有很大差距。
面对这样的表现,朝夕光年从 2022 年开始裁撤团队,这距离其大举投资组建团队才过去 3 年。可以看出,字节在做游戏时,依然贯彻“基于回报做决策”的一贯准则。
而出售沐瞳,也是基于类似原因。
沐瞳科技旗下最头部的产品是「无尽对决(Mobile Legends:Bang Bang)」,这款 MOBA 游戏在 2016 年上线后一直在东南亚有很强的人气,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职业联赛。Esports Charts 的数据显示,2023 年「无尽对决」官方联赛 M4 World Championship 高峰收视率达到 420 万次,是东南亚观看量最高的电竞联赛。作为对比,「王者荣耀」东南亚的版本观看量最高的联赛 Arena of Valor's Premier League 最高收视率为 97.4 万次。
作为具有网络效应的 MOBA 游戏,「无尽对决(Mobile Legends:Bang Bang)」很早就拿下了东南亚国民游戏的称号,为此也和腾讯没少纠缠。
而且除了「无尽对决」之外,沐瞳科技在随后推出的几款新品都没有再现过类似的成功案例,这让花了 40 亿美元收购沐瞳的字节开始逐渐失去耐心。据悉,沐瞳科技并没有完成后两年的对赌协议。
写在最后
其实能够看到朝夕光年在海外,不论是欧美还是东南亚,已经摸到了一些发行门路,流水的长期表现也不错,国内也终于做出了「晶核」这一爆款。最近的「Dragonheir」虽然成绩下降,但有资料显示其背后的自研团队 2021 年才组建,表明字节一直在游戏业务上继续投入。
只是基因里自带效果导向的字节,给到业务的观察期很短,加之大环境如此,导致不断有裁撤的声音从朝夕光年传出。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效果导向基因,会让字节的代理发行游戏会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一直强于自研产品。
